自然學家把哺乳綱分為幾個目。其中之首當屬靈長目,包括狐猴、猴子、猿和人。這一分類最初是基于生理上的相似,沒有考慮精神特點。
如今,靈長目的歷史在地理記錄中是很難解析的。其中的大部分動物像狐猴和猴子那樣生活在森林中,或者和狒狒一樣生活在貧瘠的巖石地帶。它們的遺體很少被水淹沒或被沉積物覆蓋,大部分靈長目的數量不多,因此它們的化石不像馬和駱駝的祖先的化石那樣數量眾多。然而我們知道,在新生代早期約四千萬年前出現了原始猴和類狐猴動物,它們的大腦不發達,不像后代那樣特點鮮明。
新生代中期世界的夏天終于結束了,地球再度進入冰期。在此之前還有另外兩個漫長的夏天,分別發生在石炭紀和爬行動物的時代。世界變冷,回暖,然后再次變冷。在過去的溫暖時期,河馬在茂盛的亞熱帶植被間打滾,擁有著利劍般牙齒的龐大的老虎——劍齒虎曾經捕獵的地方如今成為弗利特街記者們的往返之地。之后的時代越來越荒涼。很多物種滅絕了。適應了寒冷氣候的長毛犀牛、大象的長毛遠親猛犸象、北極麝牛和馴鹿曾在此期間生活過。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中,象征著酷寒和死亡的北極冰冠逐漸南移,幾乎抵達英國的泰晤士河和美國的俄亥俄州。曾有過幾千年的回暖期,之后則是更加劇烈的寒冷。
地理學家把這段嚴寒期分為4次冰川期,并把其中的間隔期稱為間冰期。如今我們生活的世界仍然受這段嚴寒期的影響而貧困潦倒,傷痕累累。第一次冰川期降臨在60萬年前,第四次冰川期在5萬年前達到鼎盛。正是在這場世界范圍的漫長寒冬里,最早的類人出現了。
新生代中期已出現了幾種具有類人的下巴和腿骨等特征的猿,然而只有接近冰川期才能發現可稱作“類人”的生物的痕跡。這些痕跡不是遺骨,而是器具。我們在歐洲這段時期(50萬~100萬年之間)的沉積物里發現了被刻意鑿磨過的燧石和石塊,一些巧手的生物用這些石塊鋒利的邊緣進行捶打、刮擦和戰斗。這些石塊被稱作“原始石器”(黎明石)。在歐洲我們沒有發現制造這些工具的生物的遺骨或其他遺骸,只發現了工具本身。根據已知的情況,我們推測這種生物可能根本不是人類,而是聰明的猴子。不過,在爪哇島的特里尼爾,我們在這一時期的沉積物里發現了一種猿人的顱骨、牙齒和骨頭,它的顱骨比現存猿類的顱骨更大,并且可能直立行走。這種生物被稱為爪哇直立猿人,它的一小堆遺骨為我們想象和探尋原始石器的制造者提供了僅有的幫助。
直到我們挖掘到存在了25萬年的沙時,才在其中發現了亞人的其他遺骸。然而工具卻有很多,順著記錄看下去便會發現工具的數量在穩定增長。這些工具不再是粗糙的原始石器,而是帶有一定制作技巧的像模像樣的工具。并且它們比后來真正的人類制作的類似的工具大很多。隨后在海德堡的一個沙坑里發現了一塊類人的顎骨,這是一塊粗糙的顎骨,沒有下巴,比人類的顎骨更重也更窄,因此這種生物的舌頭不大可能活動自如或用于說話。科學家從頜骨的強度推測出這種生物體重大,外表與人相似,可能擁有巨大的四肢和手,身上可能覆蓋著厚厚的毛發,并將其命名為海德堡人。
我認為這塊顎骨是對人類的好奇心的最大的折磨。看著它就像是透過一面破碎的玻璃看向過去,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撩人的影子蹣跚地走在荒涼的野外,爬上高處躲避劍齒虎,在森林里觀察著長毛犀牛。在我們能夠仔細觀察它之前,這個怪物便消失了。土地里卻堆滿了他們鑿刻的堅不可摧的工具。
在蘇塞克斯郡皮爾丹的礦層里我們發現了一種更奇妙的生物的遺骸,可能存在于10萬~15萬年前,一些專家認為它們可能比海德堡人的頜骨更古老。這些亞人的頭骨殘骸比現存猿類的頭骨更大,還有一塊像黑猩猩的顎骨,但不確定它是否屬于頭骨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塊顯然被精心打造的蝙蝠形的象骨,上面有一個鉆孔。還有一根鹿的股骨,上面有疑似用于計數的刻痕。這些便是全部。
這種會在骨頭上鉆孔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道森曙人。他和他的親族們——海德堡人和猿類相比十分不同。我們沒有發現類似的遺跡。然而此后十萬年間的礫石和礦層中的燧石等器具越來越多了。并且這些器具不再是粗糙的“原始工具”。考古學家目前已經能辨認出刮刀、鉆孔器、刀、飛鏢、拋石和手斧。
我們離人類已經很近了。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必須描述一下所有人類先驅中最奇特的一種——尼安德特人。他們幾乎是但又不完全是真正的人。
需要澄清的是,科學家認為這些生物——海德堡人或道森曙人都不是今天人類的直系祖先,他們最多只是與人類有血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