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用強大來形容不夠準確,用奇妙來形容才最為精確。
冰龍的作用,既有殺傷力,又有輔助的作用。
陸河使用冰龍對付實力比他底的修士,完全可以達到斬殺的效果,而且還是群體性的攻擊。
而陸河在面對實力比他強的修士,比如三天前追殺陸河的拳道仙等人,也可以使用冰龍將對手凍成冰雕,然后是跑是打,都可以靈活使用。
有了這玄冰劍,陸河的實力提升了很多,這種提升并不是陸河的靈力或者速度,而是陸河與敵人作戰時候的技巧。
“主人,等等我!”
君黑獄化作原形,腳踏黑焰,已經追了上來。
陸河收起斬妖劍,直接跨坐在君黑獄的背上,朝著大青山飛去。
在妖族領地,君黑獄終于能變回自己的原形,再加上剛剛突破了境界又得了陸河賞賜的功法,心情非常愉悅。
到了蛻凡境中階,君黑獄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很快,便來到了大青山。
“哈哈,孩兒們,本王回來了!”
到了大青山中,君黑獄便好似是回到了家一般,畢竟他在這大青山生存了一百多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歸屬感極強。
看到陸河與君黑獄的出現,大青山中的妖族們也都歡呼了起來。
“大人!”
斑紋蟒走上前來,手中拿著幾個乾坤袋,道:“這三日一共挖了一百八十萬斤玄青石,再加上之前兩天挖的,一共三百萬斤,屬下已經全部放進了乾坤袋中,請大人檢閱。”
“做的不錯。”
陸河點點頭,接過那幾個乾坤袋,只是掃了一眼便知道數量沒錯,的確是三百萬斤玄青石。
這三百萬斤玄青石,換成中品靈石,就是三百萬枚!
最重要的是,這是陸河自己的財產,不用給任何人分!
這大青山以后可以為陸河帶來源源不斷的靈石,每日產出六十萬斤。
陸河準備等下一次回來,便將鬼兵們調來一部分,再多建幾個開采的礦場,那樣每日就可以產出海量的玄青石。
而后陸河便將那三百萬斤玄青石全部放進了自己的乾坤戒指里面,而這幾個乾坤袋則還給了斑紋蟒。
陸河暗暗尋思,下次再與何道昌交易的時候也得買幾個乾坤戒指了,以后運貨什么的也方便。
陸河想了想,拿出一個小乾坤袋,里面裝著十萬枚中品靈石,遞給斑紋蟒,道:“這里面是十萬枚中品靈石,你拿去好好修煉,這些日子你一直負責開采玄青石的事情,修煉也肯定落下了不少。”
“大人,這,太多了!”
斑紋蟒嚇了一跳,他自己雖然也有中品靈石積攢,但也不過幾千枚,卻是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
陸河一笑,道:“莫要推辭,好了,我們走了,這里你多費心。”
言罷,陸河翻身坐在君黑獄背上。
君黑獄立刻會意,腳踏黑焰,沖向天空。
留下那斑紋蟒滿臉感激,跪在地上送陸河離開。
一點點的小恩小惠,陸河自然是舍得的,這斑紋蟒很是機靈,也是一個值得培養的手下。
雖然說陸河還沒有正式接受大青山妖族的效忠,但事實上卻早已經將他們當成了自己人,而大青山的妖族也早已將陸河當成了主人。
大青山有斑紋蟒在,可以幫助陸河處理很多事情,不管是玄青石還是管理這里的妖族,斑紋蟒都可以做的很好。
出了大青山,陸河直奔紫金山而去,心中暗暗尋思也不知道銀翼狼王那里準備了多少紫金礦。
“就這些了。”
銀翼狼王指著地上堆得整整齊齊的紫金礦,對陸河說道:“這三日我讓手下的人日夜挖掘,一共挖了十萬斤紫金礦,你都拿去賣了吧。”
地上,十萬斤紫金礦被分割成了一個一個小塊,一塊一斤,正好十萬塊。
陸河有些疑惑,道:“怎么才挖了十萬斤?”
大青山現在只是五千妖族就能每日產出六十萬斤玄青石,為何這銀翼狼王三天才挖了十萬斤。
等于說,一天挖三萬斤?
銀翼狼王看著陸河,哭笑不得,道:“你以為紫金礦是你們大青山的石頭塊啊?紫金礦脈在紫金山下很深的地方,而且并非是連綿成片,都是找到一塊,然后再繼續找下一塊,而且還要提純煉化,否則哪兒值一百枚中品靈石一斤?”
陸河不由得尷尬一笑,也是,那大青山的玄青石數量龐大,而且采礦也很簡單,也不需要提純煉化,這紫金礦的步驟卻麻煩很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紫金礦分部很散,并非是連成一塊。
不過,十萬斤紫金礦也很不錯了,大約能賣一千萬枚中品靈石。
而陸河能占兩成,也就是可以分到兩百萬枚中品靈石。
這一趟下來,陸河的乾坤戒指里面又多了十萬斤的紫金礦。
告別銀翼狼王,陸河便直接前往麒麟山。
走在路上,陸河的嘴角帶著一絲微笑,不知為何,他忽然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販賣貨物的商人,利用兩地的交流不便,當中間商賺差價。
但轉念一想,自己這可不是中間商,而是廠家!
想到那即將到來的大量靈石,陸河的心情變得非常好,連思維都開始有些跳脫。
麒麟山中,墨清三妖已經準備好了赤血樹。
一共有一千六百棵赤血樹,此外還有五萬斤的赤血果。
陸河沒有去稱,直接估算了一下,赤血樹經過烘干,按照平均每顆八十斤的重量來算,大概有十幾萬斤。
這些東西,若是換成靈石。
陸河的大腦有些死機,一時間竟然算不出有多少靈石。
總之,很多!
帶著眾妖期待的目光,陸河朝著麒麟山的邊界走去。
麒麟山與人族的交界處,有許多城鎮,而其中距離麒麟山最近的城鎮,名叫青龍鎮。
青龍鎮人不多,只有幾千人,而且因為距離麒麟山太近,非常貧窮,整個小鎮連一個修仙者都沒有,全部都是凡人。
大楚皇朝也是奉行皇權不下鄉的政策,一般的城鎮都是由當地的土豪鄉紳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