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就在德法兩軍于阿登叢林大打出手的時候,俄軍一個騎兵師也拔掉了東普魯士邊境上的木樁國界,拉開了東線戰(zhàn)爭的序幕。他們所取得的第一個戰(zhàn)果是德國境內(nèi)10公里的馬格拉波瓦小鎮(zhèn),駐守在此的德軍早已提前撤走。當俄國騎兵們躍馬鳴槍,在鎮(zhèn)中心廣場上歡慶勝利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場開局如此順利的東線戰(zhàn)爭,最終會將整個俄羅斯帝國埋入墓坑。
盡管這一位面的俄國在日俄戰(zhàn)爭中蒙受了遠超歷史的巨大損失,而歐洲戰(zhàn)爭又提前了一年多宣告爆發(fā),致使俄軍的總體實力較歷史上1914年8月同期大有不如;但由于法國人火急火燎的懇求催促,俄國司令部還是從進攻奧匈的西南集團軍群中調足了部隊,將用于對德作戰(zhàn)的西北集團軍群強化到了還算可觀的程度。目前,俄國西北集團軍群擁有2個集團軍,由在日俄戰(zhàn)爭中的俄軍前線總參謀長吉林斯基將軍指揮;他的核心戰(zhàn)略目的是揮軍攻占東普魯士,并一舉殲滅駐守在這片地區(qū)的德軍部隊。
駐防東普魯士的是由普里特維茨中將所指揮的第八集團軍。該部下轄4個軍、1個騎兵師和一些地方衛(wèi)戍部隊,總兵力與俄西北集團軍群的任何一個集團軍相當。拜俄國陸軍大臣蘇克霍姆利諾夫所賜,俄軍的火炮機槍數(shù)量都遠遜于德軍,因此在火力上反而是德軍占優(yōu)。小毛奇交給第八集團軍的任務,便是盡可能的在西線戰(zhàn)事結束之前守住東普魯士這片富饒之地;等到西線大軍收拾完法國人之后,再通過國內(nèi)發(fā)達的鐵路網(wǎng)調往東線,將俄國入侵者全部驅逐出去。
翻開自1871年來就確立的歐洲地圖,德國的東普魯士領土宛若巨獸突出的觸角,沿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立陶宛,因此德國總參謀部對俄國的作戰(zhàn)計劃也可以猜得**不離十了。一旦爆發(fā)戰(zhàn)爭,俄國人必定將會利用它們的波蘭突出部,從華沙向北進擊,從根部將東普魯士與柏林的聯(lián)系一刀砍斷。然而東普魯士卻是不可能在開戰(zhàn)之初就出動放棄的。面對這一情形。生性憂思謹慎、未算勝先慮敗的小毛奇便給第八集團軍司令普里特維茨下了一道命令,稱如果發(fā)覺自己受到“非常強大的敵人威脅,已處在萬分緊急的時刻,”就撤到維斯瓦河西面,將東普魯士放棄給敵人。小毛奇下這道命令的本意,是為了能讓第八集團軍得以保存實力、避免讓軍隊這一德國核心戰(zhàn)爭支柱受到大的打擊,畢竟有生力量遠較部分國土來得重要。然而他卻沒有料到這道命令竟然起了反效果,險些釀成了德國在東線戰(zhàn)場上不可挽回的失敗。
5月16日,由萊寧坎普所指揮的俄國第一集團軍主力從東面的立陶宛發(fā)動進攻,開始全面揮師進入東普魯士。兩天之后。由薩姆索羅夫指揮的俄國第二集團軍從東南方的沃斯特羅溫卡向西北方發(fā)動攻勢。兵鋒直抵德軍腹地阿倫施泰因。第八集團軍面臨著被兵力兩倍于己的俄軍包抄的危險。通過高空飛艇的偵查。德軍發(fā)現(xiàn)兩支俄軍的行動步調并不一致:從東面而來的俄第一集團軍行動迅速,而從東南方直插德軍后方的俄第二集團軍行動相對緩慢,留給了德軍各個擊破的空間。經(jīng)過一番思量之后,德軍決定先對已經(jīng)侵入東普魯士境內(nèi)的俄第一集團軍開刀。準備將其打倒之后再轉過身來對付插向自己后方的俄第二集團軍。
然而實際情況卻并不如計劃中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部隊所處位置的關系,德軍無法將部署在整個東普魯士的第八集團軍的全部主力,都調往最東邊去迎擊俄國第一集團軍;再加上留給德軍單獨對付俄第一集團軍的時間并不多,因此缺乏準備時間的德軍,并沒有組織起像西線戰(zhàn)場上那樣勢不可擋的狂烈進攻。盡管德軍憑借著火力上的優(yōu)勢,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俗的勝利,但由萊寧坎普所指揮的俄第一集團軍仍是抵擋住了德軍的攻勢,迫使德軍自20日起從貢比楠地區(qū)向后撤退。而此時,俄第二集團軍已經(jīng)如同一柄利劍。直接頂?shù)降萝姷难屎聿课涣恕?br/>
貢比楠戰(zhàn)役的失敗,使得德國第八集團軍的處境驟然急轉直下:東方是磨刀霍霍、隨時都會沖殺而來的二十余萬哥薩克;西南方則是快速突進、準備切斷德軍退路的同等數(shù)量的灰色牲口。盡管作戰(zhàn)處副處長霍夫曼上校和軍需部長格呂納特都堅決主張德軍應該繼續(xù)再戰(zhàn),然而第八集團軍司令普里特維茨已經(jīng)被俄國巨人給嚇破了膽:小毛奇允許他在“絕對必要”的時候放棄東普魯士,現(xiàn)在他認為沒有什么能比現(xiàn)在更加“絕對必要”了。他粗魯?shù)卮虬l(fā)二人離開,并向萊茵河畔科布倫茨的德軍統(tǒng)帥部報告了他的打算:即便是不撤過維斯瓦河。也要撤到河畔以保存實力。他還說,炎夏的維斯瓦河水位不高,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他甚至疑慮能否守住這條河。
東普魯士的敗報傳到科布倫茨,令小毛奇為之萬分驚怒。對于普里特維茨此人,小毛奇一直認為他不堪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一職,老早就想將這個“只會在皇帝面前溜須逢迎”的白癡家伙給搞掉,然而普里特維茨在德國高層所擁有的一系列人事關系,卻讓小毛奇多年來始終針插不進,水潑不入。而現(xiàn)在,讓這個白癡胖子指揮第八集團軍的災難性結果便顯露無疑了。開戰(zhàn)還不過五天,普里特維茨就要放棄東普魯士,而自己為了保存實力而給這個胖子下的最后一道命令,卻反而成為了他向后大踏步撤退的依據(jù)!要知道,放棄東普魯士,不僅會嚴重折損士氣,喪失寶貴的乳制品、糧食和馬匹來源基地,更會讓大量容克貴族和皇室成員的資產(chǎn)損失殆盡!
為了了解到東線戰(zhàn)場的一手資料,小毛奇親自和第八集團軍的各軍長通了電話。通過與馬肯森、弗朗索瓦交談后得知,東線戰(zhàn)場的情形的確不容樂觀,但撤退到維斯瓦河以西卻無疑是過于輕率的辦法。恰在此時,普里特維茨又打電話來向小毛奇請求增援,這頓時就點燃了小毛奇積壓多年的熊熊怒火。現(xiàn)在德軍的每一個營都投入到了西線戰(zhàn)場上去,撤出兵力就等于是宣告施利芬計劃的破產(chǎn),哪里還能有部隊去東線增援?
狂怒之下的小毛奇決定解除普里特維茨的職務。在當前這一情況下,沒有誰再敢對他的這一諭令說不了。東線既有崩潰之虞,也就急需一位勇敢、堅韌并且果決的人來接替指揮任務。經(jīng)過一番思量,小毛奇選中了在列日戰(zhàn)役中成名的魯?shù)堑婪颉0凑盏萝姽餐撠煹闹笓]體系,參謀長和司令同樣重要,有時憑其能力和氣質甚至還要顯得更加重要;而明睿英武、才華橫溢、連施利芬也為之贊賞不已的魯?shù)堑婪颍瑒t完全能夠勝任第八集團軍參謀長的職務。
按照小毛奇原本的想法,是讓魯?shù)堑婪蛉珯嘭撠煐|線戰(zhàn)場。然而由于魯?shù)堑婪蚰挲g尚不滿五旬,且又是姓氏前沒有馮字的非容克貴族出身,讓其直接統(tǒng)領一個集團軍顯然并不合適。因此,德國總參謀部還得要為第八集團軍物色一位名副其實的“馮”司令官。許多退休將領的名字都被詳加考慮了。小毛奇的副手施泰因忽然想起戰(zhàn)爭爆發(fā)時一位老同事的來信,信上說“如果形勢的發(fā)展需要一個指揮官的話,無論哪里,請不要忘記我。”信上并且保證說寫信的人還很健壯。一個沉厚堅穩(wěn)的身影驟然浮現(xiàn)在了施泰因的眼前。
保羅?馮?興登堡,1870年以中尉身份參加了普法戰(zhàn)爭,此后便因深得老毛奇和施利芬兩位軍事巨匠的賞識而步步高升。然而在1908年所舉行的大演習中,興登堡由于一時好勝,率軍擊敗了德皇威廉所指揮的部隊,事后感到升遷無望的他便在1911年以陸軍上將的軍銜宣告退役。時至今日,雖然興登堡還有半年就要滿67歲,但他并不比德軍右翼的三個集團軍司令來得老些。東線所需要的指揮官,并不是普里特維茨那種遇事就表現(xiàn)得驚慌失措宛若神經(jīng)質的人,而興登堡一向沉著堅韌、穩(wěn)如磐石,其鎮(zhèn)定冷靜的品質完全可資信托。小毛奇表示首肯,當年在演習中被虐了的德皇也予以批準,隨即一封電報便發(fā)到了這位將軍所賦閑的漢諾威居所。
5月21日深夜,在汽笛的長鳴聲中,興登堡和魯?shù)堑婪蚨嗽跐h諾威的火車站碰面了。隆隆前行的列車里,沉厚威嚴的上將和凌銳張揚的少將相對而坐,年齡相差近二十歲的兩人略一交流,登時都對自己的搭檔產(chǎn)生了相見恨晚的欣慰感受。這對日后馳名疆場,令敵軍聞風喪膽的珠璧,便在此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契合。
ps:
感謝書友二月三十戒書的打賞~~~話說今天訂閱量又一次跌破均定,大家給作者一點碼字的動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