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曲向田這一次來的目的是什么,林小冬都不能裝作不知道,但是通過什么方法才能不著痕跡,這才是問題所在。</br>
林小冬很快有了一個方法,隨即低下頭去繼續完善他的發展方略。</br>
下午,躍進鄉的鄉長劉凱來了,他是來匯報工作的。</br>
躍進鄉作為貧困縣中的貧困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認識,從反面來說,可以作為后進的典型,根據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政策,對后三名的鄉鎮黨政一把手是要進行誡勉談話的,連續兩年都在后三名的,還會調整工作崗位,但是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流于了形式。</br>
劉凱曾是徐云錦前任的秘書,在前任離開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正科,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不過放到躍進鄉去,劉凱的心還是涼了老大一截的。</br>
劉凱是來匯報躍進鄉的發展方向的。白馬河穿境而過,漁業相對發達,只是沒有形成規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劉凱的想法是把這一塊做大了。</br>
林小冬現在考慮的是全縣這個大盤子,不過一部機器是由很多零件組成的,躍進鄉就是順河的一顆零件。</br>
林小冬道:“劉鄉長,我們現在都在趟著石頭過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我們必須要試,失敗了也不會比現在差多少,膽子要大,腦子要活。”</br>
劉凱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是從前書記身邊離開的,前書記是位想干事的領導,他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和理念,作為順河人,看著一年年的貧困下去,他的心里也著急,可是人微言輕,連徐云錦都沒法子,他也是干急無汗。</br>
林小冬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把他當作一回事,一來比較年輕,二來順河貧困已久,別說干部了,就連老百姓也認為“窮”這個字是專門為順河造的,但是劉凱在研究了林小冬的經歷之后,有不同的觀點。林小冬兩度在順河的表現,讓劉凱認為他是一位干實事的領導。所以這兩個月里他認真考慮了躍進的發展路子,不過他沒有跟書記英達義提過。現在的一把手權力實在太大,英達義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偏偏又沒什么本事,在躍進鄉已經待了七年了,這七年里躍進的變化還是很大的——變得越來越窮了。</br>
所以劉凱直接躍過了英達義,來尋求林小冬的支持。</br>
林小冬道:“躍進鄉是順河經濟條件最差的鄉,市里也很關注,劉鄉長,多用點心思,做出一番事業讓大家看看。”</br>
劉凱注意到了林小冬的言詞,什么叫“也”,作為前縣委書記的秘書,劉凱頓時警醒了過來,只不過限于眼界的問題,一時半會之間他弄不清市里的關注是正反的還是反面的。想到林小冬把躍進鄉定義為貧困縣的貧困鄉,劉凱的心里有點涼涼的,但是林小冬的鼓勵讓他心頭又充滿了希望,患得患失充斥著他的內心,讓他沉默了下來。</br>
林小冬注意到了劉凱的情緒,道:“劉鄉長,做好你自己的事吧,看法是由成績來決定的。”</br>
一句話點燃了劉凱的激情,道:“林縣長,你說的對。”</br>
看著劉凱離開,林小冬垂下了眼瞼,相信自己的暗示劉凱已經有所感覺了,其實這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從劉凱謀求發展的態度上,林小冬覺得他是一個值得重用的人。</br>
理了一下思路,林小冬認為當前當務之急,是改變干部的思想狀態,必須扭轉他們混日子的心態,否則發展只是空談。</br>
這一點得到了徐云錦的認同。在林小冬上午跟他聊過之后,徐云錦也進行了認真的考慮,只不過他考慮的不是如何發展,而是讓林小冬放手去搞,成功了他這個書記也不是政績全無,當然,他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一把手的重要性必須凸顯出來。</br>
與林小冬商議了一陣,決定開個全縣科級以上領導會議,給他們洗洗腦。林小冬道:“徐書記,這個倒不著急,正所謂磨刀不誤切菜工,我覺得咱們應該把制度完善好,拿制度去管理,否則會留下一個憑個人喜好解決問題的印象。”</br>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林小冬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這么淺顯的理念徐云錦不會不明白,他只是覺得徐云錦這個一把手的思想就有問題。他不認為徐云錦不學無術,肚子里一點貨都沒有,最重要的原因是順河的基礎實在是連“薄弱”兩個字都談不上,花力氣去搞是要耗費很大精力的。在這個以實績論成敗的形勢下,成功便罷,若是不成功,白折騰一番不說,還會致人詬病,這也難怪徐云錦不想去動這個腦筋,窮山惡水出刁民,經濟上不去,就要保持穩定,不出亂子,不給市里添麻煩。在這方面,徐云錦倒是花了不少功夫,從市里一直連馬三都不知道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br>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林小冬并不知道。就順河的發展態勢來看,就是有所發展,但是能創造出多大的價值來?各方面的的投入都不是小數目,萬一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沒有了上級的撥款,這邊還有投入,一切靠自己自給自足,那真的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工作人員拿不到錢,叫喚起來,穩定就是大問題。你經濟搞不上去也就罷了,連穩定都保證不了,市里的領導肯定會有意見的。</br>
制度是現成的,也就是拿過來再完善一下。林小冬仔細研究了相關的條條框框,與徐云錦碰了碰,隨后在常委會上討論了之后,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紀委書記秦光濯提出,制度可以制訂,但是最重要的是執行,以前這些制度也都有,但是最終流于形式,這與執行力和監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還不如不去制訂了。</br>
林小冬道:“秦書記說的非常有道理,這就要求我們在座的每一位打起精神來,尤其是紀委,更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來。”(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