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開始得早,結(jié)束得也早,人確實并不多,加上林小冬也只有四個人,紀(jì)委三位副書記,紀(jì)委書記朱玉琳并不在,林小冬微微有些不快,史天勤跟他慣了,不過當(dāng)場也沒解釋什么。</br>
林小冬心情不爽,所以也沒喝多少酒,四個人喝了一瓶酒,林小冬便說晚上還有別的事情,不再喝了。</br>
史天勤送林小冬出來的時候,低聲解釋了一下:“林市長,朱書記他在省里開會……”</br>
林小冬轉(zhuǎn)過臉道:“那就不能再等幾天?你搞這個是什么意思?是念舊還是厭新?你眼里還有沒有朱書記這位領(lǐng)導(dǎo)?”</br>
史天勤的頭低了下來,訥訥道:“沒那個意思。”</br>
“我跟你共事一年了,對你還不了解?下馬威是吧?我告訴你,市委常委想收拾你,那是分分鐘的事,別覺得自己有點能耐就翹尾巴了,這天底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林小冬板起臉道,“朱書記那是大人有大量,一切從大局出發(fā),換了別人你試試?算了,我也不說了,我現(xiàn)在又不是你的直接領(lǐng)導(dǎo),說多了你對我都不爽,你自己看著辦吧。”</br>
史天勤被林小冬這一頓夾槍帶棒的搞得灰頭土臉,不過心里卻是有些樂滋滋的,林小冬要不是拿他當(dāng)自己人,才懶得說這些,笑著道:“林市長,您還真是誤會了,請您吃飯那是朱書記的意思,本來我說等他在省里開完會的,他說他不敢跟你在酒桌上正面交鋒,正好趁這個機會躲一躲。”</br>
林小冬虛點了史天勤一指:“你回頭跟老朱說,等他回來,看我怎么拾掇他。”</br>
見林小冬怒氣平定下來,史天勤又是一笑:“保證完成任務(wù)。”</br>
林小冬道:“行了,都回去吧,別搞其他活動了,你們代表著什么自己清楚。”</br>
史天勤笑了笑,聲音放得更低,道:“林市長,近期紀(jì)委……”</br>
話未說完,林小冬打斷道:“紀(jì)委的工作跟我沒關(guān)系,你別泄密。”</br>
史天勤道:“我也沒泄密啊,我是在說,紀(jì)委最近挺忙,要想拾掇朱書記,您恐怕得做好準(zhǔn)備。”</br>
史天勤安排車子送林小冬回去,在房子不遠(yuǎn)處停下來,林小冬在風(fēng)中緩步而行,冷冽的寒風(fēng)吹在身上,刺骨得很,林小冬卻是恍若不覺,他需要用這寒這冷來平定他的心境。這段時間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尤其是在延邊,他需要好好的捋一捋,工作時間里他工作第一,此外,他必須要謀劃一下將來的道路。自打柳清漪和沈碧茹達成共識之后,林小冬便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條自己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的路,不過他沒有過多的掙扎,畢竟有著前車之鑒,陸主席比起自己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是好好的相安無事嗎?所以他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作糾纏,他所考慮的是:利益最大化。</br>
如果沒有邊書墨想搞舊城改造二次招標(biāo)這個變數(shù),舊城改造就不會存在任何問題。就這個變數(shù),林小冬仔細(xì)考慮了一下利弊,最終得出一個結(jié)論,不能搞二次招標(biāo),那樣的話,收購洪亮集團將變得沒有任何意義,那么如何實施阻擊,林小冬的心里只有一個模糊的影子,沒有確切的方案,因為他還不能確定邊書墨的背后站著誰。</br>
上午在邊書墨的辦公室,雖然邊書墨那個電話并沒有當(dāng)著林小冬的面接,但在屏幕亮起的那一瞬間,林小冬還是瞄了一眼,上面真切地顯示出文東的名字來,也就是說,林小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化為了現(xiàn)實,這個時候再找各種理由來解釋其他的可能性無疑是自欺欺人,那么該如何面對這一情況將顯得至關(guān)重要。</br>
文東沒有露面,林小冬可以裝作不知道,只要不正面翻臉,就不算撕開臉皮,所以最重要的是王義桐。上次與王義桐接觸了一次之后,便沒了聲息。作為常務(wù)副市長,自然不便過多地與他接觸,所以林小冬盡管有百般猜測,但不到最后一刻,卻是沒有法子獲得真實的情況,萬一王義桐妥協(xié),一切將無法挽回,不僅僅是舊城改造項目的獲得要告吹,讓王義桐與文東先斗一場的目的也是胎死腹中。</br>
林小冬點了一根煙,裸露出來的手在森森寒氣中有了些許的痛感,林小冬卻是恍若不覺,一直連煙蒂燒到了手指,這才痛得輕叫一聲將煙蒂給扔了,十指連心啊,只是這一燙卻是給林小冬生出了一絲靈感。十指連心,雖然自己在自己的容忍限度里給了邊書墨一絲薄面,但是在利益面前,這點面子是無法撼動和改變邊書墨的決定的。</br>
根據(jù)氣候的規(guī)律,到了三四月,氣溫便能轉(zhuǎn)暖,工程建設(shè)也將開始如火如荼。時間是公平的,對于林小冬來說非常重要,同樣對于邊書墨來說也非常重要。</br>
邊書墨今天的前言之中已經(jīng)有了一絲二次招標(biāo)的跡象,但是還沒有正式推動,也就是說,這里面的關(guān)系還沒有理順,這就證明王義桐沒有妥協(xié),有理由相信,邊書墨私下里極有可能和王義桐進行了接觸,只不過最起碼某些利益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或者說未能達到王義桐的期許。</br>
眼見開工在即,邊書墨等不起,作為市委書記,自然明白舊城改造工作的重要性,若是到了開工之際仍然壓住不放,張馭榮恐怕第一個就要跳出來質(zhì)疑了。</br>
所以林小冬立即有了一個行動的計劃,那就是加速推動開工。如何推動,這就需要助力了,而市長張馭榮無疑是最佳的人選。</br>
想通此節(jié),林小冬心頭順暢了很多,而這時柳清漪的電話打了過來:“你什么時候回來?”</br>
“我馬上就到家了。”林小冬的聲音里透露著輕快,順著剛剛的思路考慮了一下,撥了一個電話給沈碧茹,沒有任何多余的話,“一周之內(nèi),洪亮集團的收購必須完成。”(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