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wǎng) 630bookla ,最快更新穿越市井田園最新章節(jié)!
兩年之后
老唐頭煩惡地搖了搖頭,“嘿,你們這些娘們,就是瞎操心!”
李氏不管,依然樂呵呵的,尋思來年春天家里就能添口人了。
老四起來洗漱了,進門見媳婦做飯,目光撞了個正著,臉唰得紅了,一轉(zhuǎn)身就往外走,“我去叫大哥他們一起來吃飯!”
大哥家已經(jīng)開了門,老四一進屋便喊:“大嫂,別做飯了啊,秋娥今天做飯給你們吃呢!”
高氏給唐妙和蕭朗穿好了衣服,笑道:“好啊,”然后對老四說恭喜。
老四臉紅紅的,“大嫂,你們都取笑我呢!”
蕭朗看到四叔進來,又想起糾結(jié)自己的那個問題,他一直問唐妙,她不肯說甚至威脅再問就不理他了。他只好問四叔:“嬸嬸為什么要你換衣服?你換了嗎?”
老四開始沒聽懂,后來一下子回過味來,敢情兒大人沒聽墻角的,這小子……
他本來古銅色的臉一下漲成了紫茄子,想著昨夜的事情被個孩子偷聽偷看去,不活了!轉(zhuǎn)身風(fēng)一樣沖了出去,把從西間出來的杏兒和景椿差點撞倒。
杏兒疑惑道:“四叔怎么啦?娶媳婦高興得瘋了!”
高氏愣了一下,便知道是唐妙和蕭朗去聽墻角了,瞪了唐妙一眼,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小屁股,“你個鬼丫頭,昨天晚上怪不得找不到你!”
唐妙低著頭,狠狠地瞪著蕭朗,他知道自己惹禍了,低著頭擺弄自己脖子上的金鎖,嘟著嘴一句話也不說。
洞房之夜換衣風(fēng)情,就被蕭朗一句童言無忌給問了出來,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老四羞得那個見不得人,倒是他媳婦笑瞇瞇的雖然臉頰紅撲撲的倒也沒怎么樣。
唐妙幾個去奶奶家,荊秋娥見了歡喜地挨個又給他們糖果吃,唐妙把大人教的吉祥話嘎嘣脆地說出來,聽得荊秋娥眉開眼笑。杏兒每次跟急著起火了一樣,突突兩聲就把話說完了,荊秋娥根本沒聽懂,還以為小孩子沒禮貌。景森又嘟嘟囔囔,說也說不清,她以為他要糖,劉小玉躲著根本不敢靠近她。沒想到困擾了自己一夜的事情就被唐妙這么給解決了,原來是句祝琴瑟和諧,吉祥如意,白頭偕老,早生貴子之類的話。
她解釋了心理的疑惑,很是開心,又逗蕭朗說了幾句話,蕭朗跟別人雖然很乖巧懂禮,卻又淡淡的并不怎么熱情,荊秋娥隨即就發(fā)現(xiàn)他不過是只對桃花好,不是針對自己,便也釋然。
荊秋娥在家里沒下過地,一直繡花做飯紡紗織布之類,做得一手好菜,大家說比高氏做的還好吃。
老四吧嗒了兩口,道:“哪里好吃,就是放油多,咱娘那油罐子可不敢讓你多碰!咱家,還是大嫂做飯最好吃了!”
荊秋娥笑瞇瞇地附和:“是了,我早就聽說大嫂為人和氣,熱情,女紅也好,做飯更是沒得挑。你們還別說,我還知道幾家以前也跟嫂子家提親的呢。不過大娘和大爺肯定是看中了咱大哥的人品,把大嫂就嫁這里了!也是我們的緣分!”
大家笑起來,說是。
王氏問道:“大嫂,以前是不是前西旺老陳家也想的?聽說他們家在前西旺可是大戶,地多還開著鋪子!”
李氏臉沉了沉,“就算他再有錢,你大嫂也稀罕咱家,你大嫂不是那種貪財?shù)娜?,否則也不會有這一大家子人了!”
高氏被人說起年輕時候的那些事,不禁也臉紅了紅,“快別說了,陳谷子爛芝麻,哪個女兒出嫁不是左挑右選,挑個舒心的!”
王氏笑了笑,“也是,你看咱娘給文沁挑的!”
荊秋娥剛嫁過來,老唐頭就讓她在家做飯,中午送送飯就好,這一陣子過得和和氣氣的。過了兩日,蕭家照常把蕭朗接回去。
高氏從娘家要了些葫蘆種吊瓜種,村里相熟的人還給了一棵葡萄枝子。她回家插在西邊的空地里,要是打理得好,過兩年就能吃葡萄了。又種了葫蘆,結(jié)了果能做瓢,嫩的時候還可以炒了吃。每年冬天老高家也給女兒好幾個大吊瓜,一個有十幾二十斤,黑綠的皮,金黃的瓤,還能把籽摳出來干炒了給孩子做零嘴兒吃。瓤既可以炒,又能熬湯,還可以加入面疙瘩做疙瘩湯喝,既管飽又甜美,大人孩子都喜歡。如今自己有地方種了來也方便。
景楓在家里除了下地干活,空閑也去拜訪陳先生,讀讀書。唐妙怕哥哥難過,每日一有空就纏著他念書,免得他表面不想,可心里卻抑郁著憋出病來就不好了。景楓沒想到唐妙能認這么多字,很是驚訝,除了給家里幫忙,閑空里便教弟弟妹妹認字,王氏便也讓景森跟著,這樣不用去私塾也能認幾個字。
幾個孩子里,杏花學(xué)得嘴快,小腦瓜好使,很快就能記住,但是她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沒多久又忘記,所以雖學(xué)的快,卻也忘得快,認字的時候看個大概就以為自己知道了,殊不知大部分都是想當然的。景楓知道各人性子,且杏兒也沒必要學(xué)的太好,便由她去。景楓尋思著大梅以后要是嫁人,怎么也要識幾個字,至少要會算賬,便專心教她唐妙跟著學(xué)。蕭朗戀著唐妙習(xí)字,便更加常來,惹得老太太說要不他們也搬到唐家堡住得了。
除了跟著哥哥識字,跟著姐姐學(xué)繡花女紅,唐妙最喜歡的就是讓爺爺他們帶她去下地,認識當下社會的農(nóng)具,勞作方式,一一記下來,看看有什么可以改進吸取的。她用不習(xí)慣毛筆又怕自己習(xí)慣的方式被人懷疑,便學(xué)小孩子拿筷子的姿勢,用柳樹枝蘸了墨汁在紙上畫,把農(nóng)具的模樣,還有其他的一些自己理解都畫上去。
因為手軟力道不均衡,跟鬼畫符也差不多,大人也不懷疑什么,景楓反而很是好奇,只不過她這習(xí)慣不好,帶得家里幾個孩子都拿柳條寫,只好慢慢給她糾正。
日子就在大人的忙碌孩子的笑聲中一去不返,轉(zhuǎn)眼兩年過去。又到了地氣浮生,春來草嫩如酥的季節(jié)。
這兩年景楓白日下地晚上念書,有他的帶領(lǐng),家里的弟弟妹妹在忙活之余也識了不少字,特別是唐妙和蕭朗,兩個人比賽一樣。唐妙因為自己怎么都是大人,有著二十六年的閱歷,斷然不能輸給蕭朗那么個七歲的孩子,而蕭朗見花花桃桃那么努力的讀書自然也不肯放松。
景楓評判他們算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除了農(nóng),唐妙是一塌糊涂,四書五經(jīng)之類簡直亂七八糟,蕭朗雖然小小孩子卻頗有見地,只不過那見地有點驚世駭俗,景楓讓他以后不可以亂說,并且以花花桃桃來威脅,如果被人知道,大家都要掉腦袋。蕭朗很認真地問了掉腦袋的情況,知道是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兄弟姐妹都被拉出去咔嚓,至于為什么花花桃桃也被連累他也不知道,景楓這么說,他也這么認為,便真?zhèn)€不說,免得花花桃桃那靈活的腦袋瓜被人咔嚓了去。
如今老唐家也分了家,王氏雖然沒讓老三把兩家的墻壘上,卻也和老唐頭一起做了籬笆墻,埋在中間,這樣李氏養(yǎng)了雞也不會跑到她院子里拉屎。
老四一直跟父母一起,一是為了照顧他們,二是荊秋娥有了身孕李氏也就近伺候。成親的第一年里,荊秋娥掉了一個孩子,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動靜,她有點愁眉不展,老四讓她放寬心,修養(yǎng)好身子慢慢來。
老大家也蓋起來豬圈牛棚,老唐頭把原來的豬圈讓給了老三,自己和老四又把以前的牲口棚改了座新豬圈,如今只有一頭馬,不必那么大的牲口棚。
三家連著一排豬圈養(yǎng)豬養(yǎng)雞,一到夏天味道很是難聞。但是既需要豬來攢糞,又需要換錢,也不能不養(yǎng),二月里就是清理圈里積肥的時節(jié),那味道很是獨特。
北溝崖的地比較貧瘠硬坷垃也多,老唐家一直不是很喜歡去耕,只是除了草等雨后用鋤頭刨坑種莊稼。唐妙覺得那片地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因為之前是荒地,一是草多,二是雨天撈干天旱,三是貧瘠,四是地氣寒濕。村里很多人家的荒地種著就是收點牲口草,根本不怎么結(jié)實,老唐頭會種地,勤快,侍弄莊稼跟孩子一樣,才比人家多收兩三石糧食。
唐妙跟著下了兩年地也摸索出一點規(guī)律來,如果能做好那塊荒地的保墑、抗?jié)?、積肥等工作就肯定能提高產(chǎn)量。這里的農(nóng)戶種莊稼收了糧食除上繳地租就是留了自己吃,根本沒有多余的去賣掉換錢,同樣很多人也吃不飽,就算是想買也沒地方買。地主家的多半賣給城里的米行,管那里人吃喝,不會在家門口賣糧食。如果遇到荒年,農(nóng)戶們就斷糧,很是危險,自己家只怕就要粗糧也沒得吃!唐妙還沒出去過,也不知道外面什么值錢,不過尋思棉花花生等倒是好,可以榨油、油渣子做肥料,花柴可以燒火,葉子漚肥養(yǎng)地。如果種麥子和玉米的話兩茬地會更貧瘠,可以……
……
她思索幾日,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現(xiàn)在二月份剛下了幾日雨,先深耕然后等待翻出來的土發(fā)白再去耙地耱平,三月里雨后肯定長一層草,然后淺耕,撒一層糞種一茬綠豆小豆等,七月上就能摘掉然后深翻掩青做肥料。那塊地本來容易澇,貧瘠,倒也不怕會深耕不能保墑,將豆秸掩下去,雨后腐爛一段時間,便可以做肥料,趕得及種麥子。有了這茬綠豆蔓子做肥料,來年的麥子就能比平日高產(chǎn)很多。
她對于老唐家每次種地都要什么都種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想法不以為然,應(yīng)該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多種了綠豆,可以賣掉,小米、黃米、豆子、芝麻這些完全沒有必要種,既浪費地又不高產(chǎn),如果去買一點,或者用糧食換,也足夠吃的,甚至更便宜。
現(xiàn)在老唐家的麥子根本不夠吃,分家以后日子更苦,唐文清和高氏又心疼孩子,平日里也斷然不會讓孩子只吃粗糧,一定是一半細面,再吃一塊粗糧,地瓜或者玉米餅子自己選。他們就算下地,平日里也是粗細一半的,不像跟李氏在一起的時候,男人下地吃細糧,孩子和女人多半吃粗糧。就這樣,唐文清家的糧食也不夠吃,除去交租,還要準備了人情四事。
這兩年蓋了豬圈、牛棚、雨棚,又抓了兩頭豬、六只兔子、十只雞,加上之前的大黑花,算來算去都是很大一筆開銷。
高氏攢的錢也基本花光,景楓已經(jīng)不去伴讀也沒有錢拿,高氏又不想讓他輟筆,還要買筆墨紙硯、時不時地去拜訪先生,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現(xiàn)在柳無暇的孝期已滿,高氏尋思他肯定去童試,只要他去哪怕并不管自家的景楓至少柳家不會再反感。那么他們自己想想辦法,給景楓請保人,籌錢讓他去考試,怎么說中個秀才,就算不中也是童生,以后在縣府乃至省府也能掛了名,以后再考也熟門熟路,保人也好找一些。
這就需要錢,可她又沒了錢,有時候狠狠心去借鎮(zhèn)上地主家的高利貸,等以后收成了賣掉糧食,也就還上了。如今景楓已經(jīng)十六歲,也不能再拖,一拖就要三年。
可她覺得男人不會同意,畢竟一大家子人吃飯,如果借了高利貸……這事情她很自然地排除了出去,以后也斷然不會再想。除了錢的事情她還考慮保人的問題。
陳先生雖然身體不是很好,但是他幾次表示愿意為景楓作保,孩子大姑父雖然是私塾先生,但也不過是個落第秀才,根本做不來保人,仝芳吧,她又不想總麻煩人家,每年給自己家那么多東西,況且童試這是男人的事情,仝芳說了也不算,她們蕭家雖然是富戶,可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人家,至今也沒有出過什么秀才之類,不過是靠著祖產(chǎn)坐享其成罷了。如果仝芳幫忙找人,這就是讓仝芳欠了人家人情,是整個蕭家的人情,只怕不是很好辦。
她犯愁的時候就喜歡對著唐妙說,以為唐妙是個孩子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她不但懂,還深切地體會到母親的難處。
唐妙這個時候就會假裝聽不懂,咿咿呀呀地像嬰兒一樣編故事,然后滾進母親懷里讓她抱,逗她開心。
景楓這兩年也去過柳家,夫人的頭七、三七墳他都去祭拜了。雖然柳無暇是庶子,但死的是大夫人,他與親子一樣戴孝,景楓作為柳無暇的伴讀,亦被柳家人看做是柳無暇的一部分,他能去,而其他幾個少爺?shù)陌樽x既不如他這般優(yōu)秀,也沒有這樣懂禮,柳家對他還算滿意。只不過也并未有其他的表露,而景楓也從沒提過再通過柳家來童試科考或者伴讀之類的話題,只當做朋友一樣去拜祭。
只是如今大夫人去了,本來柳老爺想要扶正柳無暇的母親,后來卻不知道為何,又娶了濟州府一趙姓大戶的老姑娘做續(xù)弦。
新夫人進門,比從前那位大夫人強勢的多,從前大夫人宅心仁厚,對柳無暇等庶子也是極為關(guān)照,如今卻大不一樣。
知道這層,景楓對柳家便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