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注定輔佐一位主公,功成名就后從主公身上獲取家族繼續輝煌回報的謝小天動腦動嘴,就是沒怎么動過手。
所以他從未想過自己也有干苦力的一天。
他想為這個團隊出謀劃策,但是王淳之幾人的手已經擁有了一份完整的計劃,完全沒有他的用武之地,這讓謝小天非常的沮喪。
他嚴重懷疑,這幾個人之所以把底透露給他,就是讓他頂替忘川干苦力的。
想到這里,謝小天有些煩躁抓了抓雪白而柔軟的棉花,疑惑道,“這是什么東西?”值得王淳之他們這么看重。
“這是棉花,可以制成棉衣,也能把它們壓平填充到夾層里面保暖。”王沛良道。
謝小天聽后再次感受一下棉花的柔軟和溫暖,等反應過來以后,他直倒吸涼氣。
身為世家子,謝小天見過的好東西多了去了,同時他也比大部分普通人更能看得到棉花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棉花是被王淳之快速催長出來的,只要有種子,就能被人栽種,就跟種地一樣。
一旦棉花栽種的數量多了,那么取代現有麻在百姓心的地位也說不定。
別的不說,柔軟的棉花可比粗糙的麻布穿上去舒服多了。
如果有大量的棉花,誰還會去穿粗衣麻布啊。
同樣,棉花這種特性,也注定它成為不了世家手大肆的斂財工具,可以更好的造福于民。
直到此時,謝小天對王淳之他們的計劃才有了一絲真實感。
這個計劃,王淳之的能力僅僅只是一個開頭而已。
不得不說,干活的時候是辛苦一點,但是眼見著倉庫被一點點裝滿,哪怕是對干活很抵觸的謝小天臉上都露出了笑意來。
“你們不覺得我們這幾個人還是太少了么?為什么不讓王家堡里面的人也參與進來?”謝小天休息的時候疑問道。
對于王淳之等人來說,王家堡才是他們的嫡系吧,不比他這個外人更值得信任。
“王家堡的人另有任務,比如練兵、養豬、算賬,這事大佬就幫不上什么忙。”王沛良道。
王淳之能夠用異能催生植物,但是催生不了動物,只能通過長出豐茂的草為豬仔們提供更多的食物,間接的作用在動物的身上。
謝小天沉思了一會,道,“既然王家堡分不出人手來,我想我可以幫忙叫點人過來。”
“是你的親朋好友么?”王沛良問道。
謝小天點了點頭,親朋就算了,好友倒是能拉開幾個。
王沛良奇怪,“之前你不是還說不讓他們跳火坑的么?”
“我讓他們別跳你這個大火坑,淳之可不一樣。”
“再說了,你不覺得咱倆干活太累了么,找人來多分擔一下也是好的。”謝小天道。
王沛良心頭刷新了對謝小天新的認知,“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說來說去,不就是不想墊底么。
現在四個人,謝小天的資歷最淺,王淳之和忘川兩人是他越不過的兩座大山,至于王沛良,跟他就是平級的,壓根就不存在所謂的超越。
如此一來,就只有拉資歷更淺的新人入伙,提高他在團隊的資歷這個辦法了。
不過王沛良喜歡。
謝小天是世家子,有交情的一般都是和他身份年齡相當的人,回去以后,謝小天就提筆寫信。
信上洋洋灑灑的對王淳之這個主公大夸特夸,儼然把王淳之塑造成了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一句話沒提王淳之身邊的大坑,只撿好的寫,語氣分外誠懇的請他們過來。
謝小天對王淳之信心十足,那股自信直接躍然紙上。
王沛良看的都臉紅,他們真的有這么好么?
當事人都有些懷疑人生了,那些看到信的人就更別說了。
信寫完后封好口,一連幾封,停下筆后,謝小天終于舒了一口氣,“成了,接下來能忽悠來幾個,就看天意了。”
他的友人有像他一樣往北邊跑的,但大都還在南方。
對于北方皇家王侯的實力,南方的世家們并沒有抱太大希望。
大申國的皇室要真有力量,那也就不會出現那么多的異姓王了。
事實上也是,南方的異姓王們比北方的皇室王侯們實力強大的多。
謝小天之所以來北方,打的就是撿漏的主意。
南方太多的異姓王,也太多的世家輔佐,他壓根就夠不上號。
他又不喜歡吃冷飯,只能來北方一搏。
結果卻遇見了王淳之這樣的大寶貝。
當然,謝小天給友人們去信的時候,也是有私心的。
多方勢力角逐,最后勝出的只有一人,其余人注定只能被勝者踩在腳下成為踏腳石。
他們敗了,那些選擇了他們,跟隨他們的世家也會一同沒落。
謝小天想要試著能不能拉那些人一把。
這個想法他并沒有隱瞞王淳之,王淳之身為一個家族的族長自然理解他想保全自己家族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
“只要那些人不作奸犯科,好好做人,我是不會對他們怎么樣的。”王淳之道。
謝小天聽了不由一嘆,實在沒有辦法拍著自己的良心說自己的族人一定是好的。
就是一個屁大點的村子都存在無數狗屁倒灶的事情,更何況那些傳承多年的世家了。
不過王淳之實話實說比說虛假的話搪塞他來的好,起碼讓他有了一個心理準備,而不是說好話承諾蒙騙他,心里只難受了一會,謝小天就想開了。
知道了王淳之他們的計劃以后,謝小天對王家堡的豬仔們再無絲毫的偏見。
“豬仔被煽過后的確吃的多,但是它們的肉質有你們說的那么好么?”謝小天關心道。
“親口嘗嘗看不就知道了。”王淳之道,隨后就讓人去挑一頭豬送過來。
豬的渾身是寶,光是一頭豬,做出來的飯菜就能擺滿長桌,王淳之給了豬肉各種做法的配方,讓廚房把菜做出來。
飯菜做好以后,給長輩和女眷們送過去一些,剩下的他們幾個人一起吃還有剩余。
豬肉這種東西,謝小天以前是不吃的,因為豬肉的身上擁有豬騷味,味道沖,并不受富貴人家的歡迎,他們更傾向雞鴨魚羊肉,至于百姓們,能買得起肉就不錯了,哪還有挑三揀四的余地。
在做菜之前,謝小天心一直忐忑著,生怕豬肉沒有王淳之幾人描繪出來的那樣好吃,可等到開始做菜,到了后面,廚房內飄出一股濃郁的肉香味,謝小天用鼻子嗅了嗅,“這真是豬肉做出來的菜么?”
直到飯菜端上了桌,他都還有些不敢置信。
紅燒肉、紅燒蹄膀,燜肉、糖醋肉……。
幾道硬菜色澤油亮,香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面鉆,謝小天嘗試著吃了一口,豬肉嚼勁十足,沒有一絲的騷味,謝小天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他們幾個人小,桌上并沒有上酒,只用筷子夾菜。
王淳之嘴咀嚼著一塊香噴噴的紅燒肉,吃完以后說道,“第一批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接著養下去也許可以能長更多的肉,但是和投進去的已經不成正比了。
牛家村和余家村的村民們辛苦照看了好幾個月,他們王家村終于迎來了收獲豬肉的時候。
王家村的村民們培訓了那么長的時間,也該開始上崗就業了。
第一批出欄的豬數量不多,只有數百只,王淳之就把目標定為了他們瑯琊縣和隔壁的縣城,還有一些人多的鎮子。
能被挑選出來出去外面賣豬肉的王家村村民們紛紛摩拳擦掌的準備妥當,隨時都能出發。
徐季就是被挑的人員之一,身為一個外姓人,卻能在王家的地盤上搶到了一個外出名額,這讓不少王家人都被背后說著酸話,認為是徐季搶占了他們應有的名額。
那些同徐季一樣,也被王淳之安排上的王家村外姓人家也都紅了王家人的眼睛。
其不乏有去長輩面前說好話,想把他們給替換下來讓他們上的存在,結果卻在長輩們那里吃了閉門羹。
“你們也不想想,淳之他除了是我們王家的族長之外,同樣也是王家村的村長,那些人既然都在我們王家村一起過活,身為村長,淳之自然得一視同仁,處事公道,要不然他如何服眾,再者說了,我們王家人多,已經占了大頭,總不可能連口湯都不給人家喝吧。”
那些心里泛酸的人心里分外不是滋味,王家人的確占了外出賣豬肉的大頭是沒錯,但是沒落到他們的頭上啊。
他們要是也能出去賣豬肉,哪還有這功夫酸人啊。
沒有讓長輩們出面去說和,他們悻悻離去。
長輩們看著他們的背影直搖頭。
自己為什么沒被選上,也不從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只顧盯著別人碗里的東西。
“這些小輩啊,他們要是能行,淳之是我們王家族長,還能偏向那些外人不成,還不是他們自己沒有把握住機會。”長輩們嘆道。
他們一致沒有拿這件事去煩王淳之,免得王淳之對他們惡了印象。
其實那些人本身沒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鄉下人本身都會有摳唆而已,只是他們把那些習慣帶到了做生意上就不行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你跟人家缺斤短兩,從短時間看的確是占了便宜,但是從長遠來看,那就是毀了他們王家的口碑。
第一批出去賣豬肉的人就是出去給他們王家豬肉打口碑的,所以挑選出來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勤快實誠不怕累的。
這樣的人不會對客人們缺斤短兩,自然也不會對族里欺上瞞下,用著才放心。
除了專門殺豬賣豬的,如徐季這樣的主力,身邊還另外配置了幾個腿腳麻利的人。
他們專門負責從王家堡給他們各處運送豬肉,不需要他們出去以后再跑回來拉豬。
還有專門給他們記總賬收入的,王家族學里也派出去了好幾個。
留下大部分人繼續建造堡壘,一小部分人開始人員調動起來。
徐季在家里把殺豬刀給磨好以后,眼看就要到離開的日子,他對家的妻女再三叮囑道,“大妮小妮,你們在家照看好你們娘,如果家里有什么大事,就去找咱們族長,豬不多,我出去個把月就回來了,你們在家一定要好好的。”說著,他看向了妻子王翠翠的肚子。
王翠翠的月份還淺,在孩子生之前他早就回來了,想到這里,徐季心頭不禁一松。
“你出去了一定要好好的干,可別給人家缺斤短兩,族長說了,這次你們出去是給我們王家打口碑的,名聲好了,以后咱們養的豬才能更好的賣出去,你可一定要上心啊。”王翠翠摸著肚子叮囑徐季道。
要不是她的身子走不開,她就跟著一塊去了。
“你放心吧,我不會辜負咱們族長信任的。”徐季笑著道。
他知道村子里不少人都對他能出去一事眼紅,正因為這樣,他才不能行差踏錯一步,要不然脊梁骨都能被人戳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