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破臉便撕破臉吧。被漫天要價也罷,我認(rèn)輸了。我要親自去長信殿,馬上把我的韶兒接回來。
我匆忙換上大衫,扶著紅葉的手,一路往殿外急趨。
出了門才想起來,忙又將紅葉推回去,道:“你留在殿里。”
太后忌諱紅葉有些年數(shù)了,我不能讓她也落到太后的手里。否則到時候我顧此失彼,便真的只能任人宰割了。
紅葉還不放心,非要跟我去,我便拉了她的手,低聲音道:“你若真想幫我,就保護(hù)好了自己,我現(xiàn)下心里慌,實在顧不得別人。你若一個人不踏實,就去見見周賜……”
周賜是個能起死回生的。能得他一句真言,我與韶兒的日后便保住了一半。
紅葉這回終于沒有再推拒,“我去找他。小姐放寬心思,太后畢竟是太子殿下的親祖母……”
……但我并不是太后的親兒媳婦。劉碧君更不是韶兒的親娘。
我說:“我曉得。”
馬車一時還沒有備好,我等不及,便要先走。
外間天光明媚,風(fēng)卻略有些大,涼意透衣而過。
我才走了兩步,便見入畫從階下迎上前來,我行得急,她來不及跪拜,草草福了福身,道:“娘娘,陛下讓奴婢來傳話……”
我說:“講。”
她忙追了我,道:“陛下囑咐,娘娘不要著急,安心在殿里養(yǎng)著。外面有他在。”
就是有他在,我才落得今日的下場。若不是他為了劉碧君,在后殿浴池里折騰了我一場,我怎么可能病到今日?若不是他昨夜不顧念我虛弱,強(qiáng)行歡好,我怎么可能誤了時辰,讓韶兒一個人去了長信殿?
我已悔之不及。若能回到昨夜,我必定一簪子刺死他,再不要受這種風(fēng)刀霜劍。
馬車已套好了,這時正行到我身旁。
李得益早搬了墊凳過來,入畫忙伸手扶我,道:“娘娘,陛下他……”
我揮手甩開她。
卻又聽人道:“皇后娘娘,陛下遣小人來……”
那聲音讓我不由略略回神,抬眼去看是,見是方生,便略略停了腳步,道:“講。”
他說:“陛下命小人傳話,他立刻便帶了小殿下回來,娘娘再信他一次。”
再信他一次?莫非我還嫌自己在他手里受的罪不夠多?
我的景兒已經(jīng)走了,劉碧君也已經(jīng)入了宮,太后仍舊一門心思要我的命,此刻韶兒也要被人奪走了。竟還敢要我再信他?
他與太后分明沆瀣一氣,太后在長信殿里折騰不到我的地方,他都替太后做了。他是站在誰那邊的,以為我是傻的嗎?
他何不給我來個爽快的,一邊甜言蜜語一邊往我心口捅刀子,真就讓他這么得趣?
我說:“方生,你已攔過我了,攔不攔得住則是另一回事。不要逼我。”
他奪了車夫的馬韁,道:“娘娘聽小人一句勸,再做決定不遲……”
他是蘇恒身邊得力的近臣,趕車的宦官不敢得罪了他,便遲疑忐忑的偷瞟我。
方生追隨蘇恒多年,我與他并不是第一次打交道,對他的性情也有幾分了解。他若刁鉆起來,只怕我今日就真走不成了。于是我說:“有話快講。”
方生說:“在太子殿下這件事上,陛下何曾辜負(fù)過娘娘?”
我心中不由冷笑。
——在這件事上,蘇恒確實狠狠辜負(fù)了我一場,讓我恨之欲其死。但這一世,我再不會給他這個機(jī)會。
我從車夫手上搶了馬鞭,便往方生手上揮去。
馬鞭揮到一半,卻被人抬手握住。
電光火石之間映入眼眸的身形,還有那沉靜安穩(wěn)的面容如此的熟悉而久違,令我不由怔愣。
他已從容俯身下拜,道:“臣沈君正,參見皇后娘娘。”
我眼睛里一濕,心中百般委屈霎時都浮上水面,片刻便已泣不成聲,“哥,我……”我說,“太后要將韶兒留在長信殿……”
我不信哥哥聽不懂我的話,可是他依舊一派沉穩(wěn),甚至能用欣慰的語氣對我說:“太后娘娘體恤皇后娘娘病弱,一派慈母心腸,娘娘正該安下心來好好休養(yǎng)。何況祖母疼愛孫兒,想留他在身邊住幾日,必然會細(xì)心照應(yīng),娘娘又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
我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怔怔的落淚。
——哥哥說的沒有錯,太后是韶兒的祖母。若她真說自己疼孫子,想留他在身邊住幾日,我又能用什么理由反駁?
可是她明明不是真心。她只是想用韶兒逼迫我。她不會真心對我的韶兒好。
我被她拿捏住了軟肋。
而這個時候唯一能幫我的,確實只有蘇恒。因為他是太后的親生兒子,韶兒的親生父親。很多話只有他說,太后才會聽,才會信,才會顧慮。
可是,譬如一只鳥雀,若要逃避弓矢,便只能投入湯鑊一般——蘇恒是我唯一的依靠,這個事實只讓我心里加倍的受折磨。
哥哥放柔了目光,又說:“何況太后娘娘又不是頭一回把殿下留在長信殿里。”
我遲疑不定的望著他。
——太后確實不是第一回打韶兒的主意了。打從我生下韶兒,她便一直反對將韶兒留在我身邊撫養(yǎng)。是蘇恒一力堅持,甚至不惜當(dāng)面拂逆她,才將韶兒留在了椒房殿。
蘇恒縱然有百般不是,但至少在這一件事上他不曾對不起我。反而是我,過去辜負(fù)了他的用心。
哥哥說:“娘娘信陛下……也信臣一次。”
我放下馬鞭,扶了他的手臂,從車上下來。
方生仿佛終于松了口氣,上前對我躬下身來,道:“陛下吩咐小人向娘娘傳話。他一定將小殿下安然無恙的帶回來。皇后娘娘便安心留在椒房殿里,該養(yǎng)病便養(yǎng)病。若要和國舅爺說話,也隨時去前殿宣。再不成,出宮散心也可,記得多帶些人,好護(hù)得周全。其余的,一切都有陛下在。”
我與哥哥進(jìn)了配殿的靜室。
椒房殿的西側(cè)配殿在高臺上,只有一個獨間,四面雕窗,高大敞亮。臨著臺下有護(hù)欄,可以一邊覽勝,一邊烹茶、撫琴。
方生已命人備好了茶水,在西南護(hù)欄邊設(shè)了矮桌,擺好軟氈。
我便與哥哥對面坐下,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算起來,我與哥哥也有近十年沒有見面了。
當(dāng)年我被廢遣歸家,一是不想再見著蘇恒,二也是怕連累了家人,便閉門清修,發(fā)誓終生不踏出晴雪閣一步。在家住了十年,與哥哥相見,也只在母親去世的那天。
不想今日在宮里碰面,我依舊是凄慘狼狽的模樣。
方生見我們不說話,便俯身行禮,道:“小人先退下了。娘娘若有什么心里話,盡管與國舅爺說吧。”
我不留他,哥哥竟也不留。當(dāng)年打天下時,他在蘇恒面前便比別的將軍們都要規(guī)矩。蘇恒當(dāng)了皇帝后,他更是嚴(yán)守人臣的本分。后宮與外臣碰面的諸多忌諱,他都牢記在心里,不曾有半步逾越。
今日卻肯避人耳目跟我說話,想來他心里也是焦急的。
果然,他抬手取茶,手指一松,便將一枚平安扣落在桌上。我忙拾了收起來。
——這是當(dāng)日我賞給鄭媽媽的東西。
我原本就在想,該如何將蘇恒疑我派人刺殺他的消息告訴哥哥,此刻更加不安起來。
我說:“哥哥今日來,可是有什么事要叮囑我?”
我畢竟還是皇后。縱然混得凄慘,卻也絕對不至于隨便讓人喊打喊殺。那日哥哥卻特地遣人來送蘋果脯——只怕他是當(dāng)真知道有什么事,可能會要了我的命。
當(dāng)日我并沒有想到這一重,如今卻不由要多想一想了。
哥哥說:“太后與陛下,總得有一個說好,事才能行得通。”
說完便靜靜的喝茶。
討好不了太后,再把握不住蘇恒的心,我這皇后當(dāng)?shù)茫簿蜎]什么意思了。哥哥提點的不錯。可是——
“我已經(jīng)失了圣心了。”我說。
哥哥有些疑惑的望了我一眼,“娘娘不可妄自菲薄。”
我心中無奈,蘇恒回來,先是當(dāng)眾親了我,然后又在連著在椒房殿歇了三天——任誰看了,只怕都不會信我真的失寵了。
我說:“做給人看的……陛下他,”我比了位置,“刀傷。說是,我最清楚不過。”
哥哥手上一抖,幾乎沒把茶盞丟了。卻很快回過神來,松口氣,笑著搖了搖頭。
“是蜀地的刺客。”他隨即便又正襟危坐起來,“陛下路上壓下了消息,回來后只對臣等幾個人說了。既然陛下也跟娘娘提了,臣便妄度一次圣意,將實情告訴娘娘——陛下南行路上遇刺,刺客已經(jīng)招認(rèn),是蘇浚舊臣丁未指使的。”
我說:“陛下確實早惦記著蜀地了。”
蘇恒早有伐蜀一統(tǒng)天下之意,只是早些年天下凋敝日久,人心思安,他不能逆流而行,只好暫且擱下。如今經(jīng)過五年休養(yǎng)生息,家給戶足,倉廩充實,他自然就又動起了心思。
將行刺的罪名栽給丁未,不過是為了找個興兵的由頭。刺客已死,口供自然任蘇恒捏造。何況就算口供真的指向丁未,蘇恒心里也未必不疑我——否則他何必特地試探我?
哥哥擺弄著茶杯,風(fēng)輕云淡,仿佛事不關(guān)己,“確實是塊招人惦記的地方。”
我說:“陛下既然跟哥哥提過,想必希望沈家有所作為。沈家最不缺的便是錢糧……”
哥哥說:“外廷的事,不必娘娘叮囑。”
我被噎了一下,卻還是不得不叮囑:“哥哥要學(xué)長平侯?”
可是衛(wèi)青一朝身死,劉據(jù)、衛(wèi)子夫便一個也不能保全。蘇恒沒有良心,哥哥再退讓也是沒有用的。
何況憑借沈家的功勞與家世,再有河北舊臣的支撐,我和韶兒什么樣的活法不可以,何必還要茍且偷生?舅舅死后,河北舊臣群龍無首,漸漸都交了兵權(quán)換來富貴,消沉度日。蜀地戰(zhàn)事再起,正是他們重新振奮的時候,也正該是哥哥代替舅舅重新凝聚他們的時機(jī)。
哥哥卻只繼續(xù)安靜的喝茶。
好一會兒才說:“陛下顧念舊情。娘娘也該體貼圣意,像今日這般……陛下連著遣了三個人來,下了三道旨意,才攔住娘娘,外人看了,未免要有些碎語。”
我知道是我昏了頭,可是想到韶兒在太后和劉碧君手里,我便如論如何也冷靜不下來。
我說:“我記下了。”再次提醒,“陛下提拔了劉君宇。國有戰(zhàn)事,要發(fā)家總是很容易。”
若讓劉君宇在伐蜀一役里立下了頭功,劉碧君晉位的事,便再不用看我的臉色。蘇恒寵愛她,也更名正言順。
劉碧君跟蘇恒去了南邊,定然比我更早猜到蘇恒要伐蜀的事。只怕如今她和太后已為劉君宇做好了鋪墊。
哥哥依舊只說:“臣明白。”
不能見他時,心里如何牽掛惦念。見了他卻總無法如少時一般好好說話。當(dāng)年亂世,一個眼神便能將心思傳遞過去,如今就是拿著楔子,也未必能在他心里撬開一條縫兒。
連平陽都能惱了他,也不是沒有緣故的。
我一時有些心酸,“哥……”
哥哥目光里便有些愧疚與憐惜閃過。
卻還是只說:“在宮里,只有陛下是娘娘的依靠。娘娘不要過于任性,也要體恤陛下的心思。陛下對娘娘的心意,但凡娘娘肯退讓一分……”
千言萬語,也只在這一句里。
我說:“我明白。”
不過就是討好蘇恒——我曾經(jīng)那么使勁力氣,付出一切的對他好。
只有這一件,最熟悉不過,也最懊悔不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