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崢走近后忙稟報道:“翰林院那邊傳來消息,讓老爺立刻到翰林院中議事!”
“來人有沒有說是什么事?”陸璟詫異道,以自己的品級還達不到能夠參與議事的程度,且如今自己只是人事關系在翰林院,實際上是在西暖閣工作,這段時間也幾乎沒參與過翰林院的工作。
陸崢搖頭道:“那人并沒說具體是什么事,只是小人方才聽說茜香國的那個王子派人去翰林院下了帖子,小人想著可能是因為此事,他們才讓老爺過去。”
陸璟看了沈良一眼,無奈的笑了笑,竟然如此湊巧,自己才說過木正南若是挑釁翰林院,翰林院會如何教訓他云云,沒想到預言應得那么快,就是不知道結果是否也如自己預測的一般。
沈良聽到此話,忙道:“我送兄長過去。”
陸璟笑問道:“你已經數日不曾出門,今日為何如此積極?”
沈良憤然道:“那廝竟然敢算計我們,讓整個國子監蒙羞,小弟正想揭露其詭計,不想他竟敢挑釁翰林院,小弟不求其他,只望翰林院能好好教訓他一頓,讓他知道天高地厚,上國之威。”
陸璟聽了微搖了搖頭,木正南既然敢對翰林院出手,事情又豈會那么簡單,何況他背后還有北靜王等人撐腰,不過也未打擊沈良的熱情,便讓他跟著同行。
幾人一路來到翰林院,陸璟見墻側已經停了不少馬車,便讓沈良、陸崢幾人在外等待,他則一路進入翰林院的議事大廳,見廳內各個品級都有,庶吉士中也有幾人在場,知道這場會議應該是通知了七品及以上的官員和庶吉士。
約有兩刻鐘,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掌院學士宋學荃、典簿廳主管學士金岳、待詔廳主管學士胡增林三人出來主持會議。
金岳掃視眾人一眼后,便拿出木正南送到翰林院的帖子,念了一遍,然后復歸己座。
翰林院眾人本就對木正南羞辱國子監,京中士林,以及貼出詆毀翰林院的對聯等行為極為不滿,此刻聽了更是義憤填膺,木正南這哪是拜帖,分明就是戰帖。
尤其是見他輕視翰林院,想要如在國子監那般,一人獨戰翰林院多人,紛紛罵起狂妄。
陸璟心中暗自詫異,木正南當初面對國子監時尚且先行示弱,以博取優勢,為何面對翰林院竟如此狂妄,他哪來的底氣。
宋學荃、金岳、胡增林三人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相視一眼后,宋學荃便制止了眾人的議論,隨后朗聲道:“我們三人已經議定,同意他的請求,并在三日后一較高低。”
頓了一下又道:“不過他既然只有一人,那翰林院也只派出一人,省的他到時候輸了,說我們以多欺少。”
眾人聽后紛紛出言道:“合該如此,咱們一人即可勝他,萬不可中了他的奸計,否則即便勝了也面上無光。”
宋學荃繼續道:“另外本官已經將此書上奏皇上,既然其人如此狂妄,咱們也無需以禮相待,本官已經找禮部借了瓊華樓,到時候比試的地點就在那里,屆時將廣邀京中士子百姓觀看。”
眾人聽到此處,面色皆鄭重起來,瓊華樓乃是以往舉辦金秋才子宴的地方,樓外地方極大可容納上千人,且四周閣樓林立,交映相連,皆可觀看,將地點選在這個地方,可見宋大學士是鐵了心要給木正南一個深刻的教訓。
陸璟心中則暗暗猜測宋大學士此舉,應該是皇上授意,想要試探茜香國一番,又或者想讓他當眾丟丑,好以此拒絕他求婚的請求。
宋學荃見大家面色嚴肅起來,便道:“今日召集你們前來,就是看看你們中有誰愿意毛遂自薦,或者有合適的人選也可推薦。”
金岳補充道:“年過三旬的就不要說了,省的落人口實,說我們以大欺小。”
眾人聽后有心中慶幸的,有搖頭嘆息的,年齡范圍一限制,能選的就只有最近三屆考中的進士,不過因當年皇上初繼位,還未掌權,己丑科的進士都外放出去了,眼下能選的也就壬辰科和今科的三十幾個人,再排除年齡大的,真正符合條件的也就那十來個人,于是紛紛將目光投向陸璟、趙賢幾人。
陸璟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心中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貌似自己被選中的幾率更大,此事看似容易,實在不然,從最近自己收集的信息來看,那個木正南顯然不是易于之輩。
此戰勝了固然榮耀加身,名傳天下,可要是敗了,后果就嚴重了,翰林院與國子監不同,國子監中多是未考過鄉試的生員,敗了也無所謂,影響不大。
但翰林院中匯聚了歷年科舉考試選拔出的精英,若是翰林院敗了,不僅代表著本朝的科舉制度敗了,也代表著朝廷教育制度的失敗,千挑萬選的人才,還不如番邦小國培養出的王子,這是動搖文化信仰和國本的大事。
想到此處突然明白茜香國的打算,他們這是要以小博大,敗了不會有什么損失,以儒家文化來挑戰中原,敗也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可一旦勝了,不僅能打擊朝廷的威信,茜香國也會因此聲名鵲起,此消彼長之下,相當于踏著本朝的尸骨上位。
怪不得他的帖子下的如此狂妄,想來便是要激翰林院出手。
胡增林見那幾庶吉士躍躍欲試,于是提醒道:“此事不僅關系到翰林院的臉面,更關系到我朝國威和儒家傳承,本官丑話說到前頭,此戰只能勝不能敗,因此各位無論是自薦還是他薦都要慎重。”
那幾個庶吉士聽了,驟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如今一眾藩國入京朝貢,皆在京中,一旦失敗,將會影響朝廷在他們心中的威信,自己也將萬劫不復,永無翻身之地,心中的躁動瞬間被澆滅。
趙賢、聶莊等人雖然很想自告奮勇,但慮及失敗的嚴重后果,也不敢魯莽行事。
宋學荃、金岳、胡增林三人見無人自薦,便按官位從高到底,點名讓那些老翰林推薦。
那些老翰林表現的極為慎重,無論推薦誰都會給出推薦理由。
陸璟見目前為止他們十有七八都是推薦自己,瞬間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壓力,看到一些人不時投來鼓勵和認可的目光,心中也被激起一份豪情,知道選到最后,十有八九也是自己,于是不等其他人繼續再說下去,便主動站起請纓出戰。
趙賢、聶莊幾人見陸璟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心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皆有些佩服的看著他。
宋學荃、金岳、胡增林三人見此,皆露出滿意的笑容,又見眾人皆點頭稱善,無人反對,便將眾人都遣散出去,單留下陸璟敘話。
金岳笑道:“你能主動站出來很好,老夫三人最屬意的人選便是你。”
胡增林也點頭道:“不錯,如今翰林院年輕一輩中就你最為穩重,又才華橫溢,得皇上看重,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陸璟調整好心態,鄭重道:“學生拜謝幾位大人的看重,自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幾位大人和翰林院一眾前輩的厚望。”
宋學荃想了想對陸璟承諾道:“此戰關乎翰林院的聲譽,你只能勝不能敗,你若勝了,老夫不管皇上會如何嘉獎你,老夫可以向你承諾,明年的翰詹科道大考,老夫可以答應你一個條件。”
歷來翰林怕大考,翰詹科道大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仕途。
大考例分三等:若是考在一等,不是升官,便是放差。考在第二等前幾名,也有好處,考在二等中間,以及二等之尾的,無升無黜,平平過去。考在第三等的翰林,就要面臨降調等處分。
陸璟雖然聽到宋學荃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但心里并無多大的波瀾,眼下還是要先贏下木正南再說,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想了想陸璟問道:“不知到時候是誰來出題,比試哪些內容?”
宋學荃聞言,點頭道:“左右不過詩詞聯對、經義策論,至于由誰出題,這點你可以放心,老夫三人不是鄭明平那種迂腐之人,必然不會讓茜香國獨攬此事。”
陸璟聽后點了點頭,又問及木正南身邊的那幾個幫手。
宋學荃看了金岳、胡增林一眼,笑道:“你果然心思縝密,如此老夫就更放心了,此事你也不必擔心,老夫選擇瓊華樓就是為了提防此事,到時候你們二人獨站高臺,身邊不會有其他人干擾,亦不會有旁人協助。”
陸璟見幾人思慮周全,便徹底放心下來,既然公平公正,就看誰的才學更勝一籌了,對于此事他還是有些信心。
金岳繼續道:“我們已經和茜香國使團議定,公開比試將在三日后進行,這幾日老夫幾人會和他們商議出題的范圍及方式,等有了結果,便會派人通知你。”
陸璟聽后又問了一些細節問題,并將自己擅長的地方告訴三人,便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