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普京下放和‘泰納線’計劃
    放下手中的文件之后周天策習慣性的拿起了在他右手邊不遠處的通訊器按鈕,“普京同志,請通知政務院副主席科茲洛夫同志到我的辦公室來。”
    “好的,崔可夫同志。”通訊器那邊很快傳來了秘書的回話聲,但是那明顯和平時普京聲音不一樣的聲調讓周天策的大腦立時記起了不少忽略的東西,“對不起埃米爾同志,對于突然的變化我看來還是需要時間適應的。”
    “不,崔可夫同志,您不需要說這些,這是我的失職。”周天策的新任秘書埃米爾在周天策所看不到的外間通訊器旁猛的站了起來,怎么能讓總書記同志對自己說對不起呢?這是一個秘書該得到的話嗎,他心中已經充滿了惶恐。
    周天策對于人心的揣摩可是很徹底的,一聽埃米爾有些波動的聲調就明白了對方的想法,他不由的搖了搖頭,雖然他已經跟隨普京身邊適應了一段時間了但是對于自己的性格對方還是沒有完全的適應啊。
    周天策語氣溫和的對對方安慰道,“埃米爾同志,不要有任何的其他想法,認真的做好你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你的工作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結束和埃米爾的通話周天策端起水杯喝了起來,老實說他還是有點不習慣普京離開后的變化,但是普京作為他比較看好的人才是不可能總在他的身邊做那些低級別的事情的,雄鷹總是要自由的在天空翱翔的,人才總是要有空間才能發揮出他的真正能力來。
    就是出于這種想法,在5月份剛開始之后周天策經過一番調整之后將普京安排到了遠東地區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蘇共黨委擔任那里的黨委第一書記,那里因為地理的原因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不過情況也并不是特別號,到了那里正好發揮他的力量做出一個不錯的政績出來。
    本來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蘇共黨委那里是沒有空位置的,更不要說空出一個黨委第一書記的位子來,但是誰讓普京是周天策這個蘇聯最高國家領導人所看重的人、是他的貼身秘書出身呢,既然沒有那就制造一個出來,這種事情對于周天策這個國家最高領導人來說并不是一個難事。
    經過一番簡單的人事調整之后那里就出現了空缺,而普京也就名正言順以特意安排出來的蘇共中央辦公廳一個處長身份擔任了黨委第一書記的重要職務,而其他那些因為空缺而進行一番競爭的人只能將自己心的野心再次深埋了。而且他們還不能有什么異動只能配合這位來自莫斯科的普京同志的工作,來自莫斯科的聲音可是警告他們不要做出讓上面看不下去的事情來,不然受到調整的絕對是他們而不會是普京同志。
    有不少人在周天策安排普京擔任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黨委第一書記的時候有一些不同的想法,索洛緬采夫等人甚至和周天策進行了多次的溝通,讓一個十分年輕的小家伙擔任一個地區黨委第一書記的重任有點耀眼,也會引發一些不好的傳聞的,雖然說對方是你的秘書你也很看重對方但是怎么也要遵守一下規則啊。
    但是周天策并不打算向索洛緬采夫等人妥協,是的,對于普京的提拔確實有點過于突出了,但是普京的個人能力和操守值得周天策做出這樣的付出,換做其他人周天策絕對不會讓對方有這樣的待遇。更何況周天策現在急需幫手的幫助,雖然對方地位不一定多高但是一定要能負責具體的事情,而普京是周天策一個非常不錯的人選。再說了,論資歷他這個蘇共總書記資歷貌似也不是很高,很多同志比他資格老、經驗多,但是他崔可夫依然是蘇共的總書記,是蘇聯這個龐大國家唯一的最高領導人
    周天策的堅持之下索洛緬采夫等人還能說什么,所有的不滿只能壓下去。人事任命就這樣通過了,為了避免下屬心中的疙瘩過大周天策還是做了一個承諾,“普京同志的才能過于出色,而且國家即將準備進行的‘泰納線’輸油管道工程也需要普京同志將協助負責。所以才會有這樣看上去比較突兀的人事調動,這和國家目前的狀態是有著很大聯系的,不過這種事情以后不會繼續出現國家的人事任命還是要遵照相應的規章制度的。”
    “這……”當時在通過這項人事任命之后本來想著說話的安德羅波夫等人被周天策這個承諾噎的受不了,怎么,合著只許你州官放火不許我們百姓點燈啊?我們還想著通過這個例子讓家中那些‘精英干部’們早日走上重要崗位的,現在你總書記同志這樣一說大家還能說得出口嗎?
    周天策感受到了當時的怨念有多么深,不過他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松口的,普京這個只能是他所允許的個例,其他人都不能這么做不然這個口子一開將來重要崗位豈不都是那些官二代了,那些官二代除了少數的幾個是稱職或者突出的但是更多的是不合格的,都讓他們占據了好位置那他以前所作的那些限制工作豈不是全都白費了?當然了適當的照顧周天策還是默許的,作為既得利益集團就不能將自己旁邊人的利益限制的太死,不然后果也是很嚴重的,當年的赫魯曉夫同志就是最好的例子。
    政務院的科茲洛夫來的還是很迅速的,當他來了之后周天策直接將手中剛剛看過的文件遞給了對方。
    “科茲洛夫同志,這就是你們和日本政府所談出來的‘泰納線’計劃的草案?”周天策不經意的掃了科茲洛夫一眼、眉頭微簇,聲音聽在人耳當中也有一些飄忽,“我們向對方提供廉價的石油出口保證他們國內的石油供應、還要擔負相關的維護費用甚至還要承受相關壓力,可是我們居然只能夠得到整個線路83%的所有權,我實在不明白下面的同志怎么會拿出這樣一份方案來,為什么不保證國家對石油管道的全部控股權?”
    科茲洛夫的額頭上已經出現一些細密的汗珠了,他很明顯的聽出了周天策話中的不滿,待周天策的話說完科茲洛夫連忙解釋起來,“崔可夫同志您知道的政務院方面沒有過多的財政撥款投入到這個項目當中來,我們只能用國家的石油能源和相關未來利益和日本人進行談判,而對方手中有著充足的資金在談判過程中是有著不小的優勢的。”
    頓了頓科茲洛夫抬起頭看了一眼周天策的眼睛,“而且,在談判的時候波普拉夫斯基同志指示我們可以在基礎合同上給予對方一定的讓步,以達成相關合同為主要目的。我們的同志遵守波普拉夫斯基同志的指示,在所有權上面適當的進行了放松從而簽署了這個協議”
    “波普拉夫斯基同志?”周天策以微不可聞的聲音自語道,“怎么他也牽涉到這個事情當中了,難道日本人的公關已經可以做到這種地步了?或者說這里面還有著其他一些暗中交易在里面?”
    沒有相關情報周天策也想不出什么來,他也懶得浪費時間自己在那里空想。之后周天策和科茲洛夫聊了一些關于泰納線的其他事情,在確認除了所有權比例上有了一些讓步之外其他方面蘇聯取得的成果還是非常不錯之后周天策將科茲洛夫放走了。后者離開周天策的辦公室回到他的車上才種種的舒了一口氣,依靠在以往舒適的車座上科茲洛夫卻覺得自己的后背很難受,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他后背的襯衣已經被汗水所打濕了,“以后在遇到這樣的事情說什么也不能自己自己承受了,崔可夫同志給人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科茲洛夫的車離開克里姆林宮很遠之后一直坐在椅子上出神的周天策才回過神來,他拿起了自己的特制手機撥通了十號的電話,“調查一下日本石油談判團在談判前后的具體事情,還有排查一下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事情比較重要要限制保密級別”
    “是”
    安排了十號去調查這其中的變故后,周天策再次拿起了那份文件看了起來。文件是蘇聯和日本即將簽署的關于建設以距安加爾斯克西北約500公里的泰舍特為起始點到佩列沃茲納亞灣為終點的石油輸油管道的計劃草案。根據計劃此石油管道長4130公里,途經伊爾庫茨克州、阿穆爾州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還將繞過貝加爾湖,根據蘇聯建設部等相關部門的初步估計完成整個輸油管道的建設就需要花費在80億盧布左右,這還不算其他一些相關費用的支出,如果要加上這些東西花費可能要增長40%。
    如果這種輸油管道放在81年以前的蘇聯政府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在建設的時候領導層的大佬都要仔細斟酌一段時間,可是經過82年的財政大規模增收以及販賣糧食得來的一筆以外收入之后,蘇聯政府是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蘇聯政府是不會自己掏這筆錢的。
    ‘泰納線’是蘇聯國內一個十分重要的石油輸油管道,對于蘇聯、對于日本和靠近蘇聯的石油進口國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此輸油管道一旦全部建設完成那么也就意味著西伯利亞出產的石油可以迅速便捷的運往港口,然后運上油輪前往其他消費國家,這其中所節約的時間、成本將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如果中國這樣和蘇聯接壤的國家需要的話,‘泰納線’有不少管道離中國邊境只有50、60公里接一個支管道完全不是問題。那些臨近石油消費國得到的好處甚至要比蘇聯這個產油國還要大,如此一來讓蘇聯自己出這筆錢那顯然有點不切實際,不要忘了離蘇聯不遠的地方可是有著一個求‘油’若渴且十分富足的日本
    再說了,從來輸油管道這種大工程都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它比之單純的政治問題還要復雜,哦不,更確切的說它本身就是一個異常復雜的政治問題。因為內這其中牽涉到的利益太大了,牽涉到的國家也十分多。很自然的這樣一個計劃的談判不是短期內就能有一個結果的,而事實上蘇聯和日本關于這個項目的談判已經開展了有近一年了。
    在爆發世界范圍內的第三次石油危機之后日本政府就一直在和蘇聯方面進行接洽,目的就是為了就蘇聯以前透露出來的‘泰納線’計劃進行合作,為日本解決石油問題提供一個保障。而在周天策的指示下蘇聯也一直和日本談著這個問題,隨著石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日本方面是越來越有‘誠意’,他們所拿出的條件甚至已經讓政務院的談判人員心動了。不過后來因為蘇日對峙事件整個談判推延了下來,在3月份才再次開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目前才達成了,現在就是要簽署草案了。
    周天策將文件扣了下來沒有批示回復,他現在在等國內調查局的相關回復,如果波普拉夫斯基或者他身邊的人真的被日本人所‘公關’下來的話,周天策說不得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錯失了,對于日本等國家的滲透他可是有著百分之二百的警惕的,尤其是改革越來越深入蘇聯制度也漸漸開放之后,在新的制度完全穩定之前這段時間是最容易出問題、最容易動搖的,他可不想重演當年蘇聯解體的悲劇,更不想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反面教材。
    “波普拉夫斯基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堅固的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克的,我不能允許我控制下的蘇聯高層出現那種被對方攻克的人,如果你真的忍受不住對方的誘惑,那么……”看著漸漸昏暗下來的天色周天策的身上突然散發出一股凌人的氣質,這讓在他身后不遠處的埃米爾不禁打了一個寒戰。
    國內調查局在蘇聯國內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周泰策5月12日上午給十號下達的命令,13日下午十號就來到了周天策的面前親自對周天策進行匯報。
    “崔可夫同志,根據您的指示我們已經對日本石油談判團的相關活動進行了嚴格細致的排查,在談判期間對方共接觸我國重點關注人物43人,經過排查其中有4人出現相關可疑問題。,不在重點關注名單當中的同志有98人,經過派出只有1人出現疑點。上述已經發現疑點的5人我部門已經進行了仔細審查,其中3人確實被日本人的金錢所售賣,還有兩人因為身份原因我們并沒有采取相關措施等待您的進一步指示。”
    “身份原因?”周天策露出了一個冷笑,為了避免因為特工監控高層領導而引發政治事件弗拉基米爾向所有情報安全組織下達命令對于重要領導、其重要家屬和身邊人員是不能私自調查的,要采取更進一步的調查行動必須有著最高領導的批準。
    “十號,現在我對于那兩位同志很好奇,告訴我到底是誰吧。”
    “吉洪諾夫的外孫卡爾巴贊同志和波普拉夫斯基同志的侄子洛基諾夫同志”
    “哼,就他們兩個小家伙?不要有什么顧忌,認真的查吧,不要怕那些障礙給我將所有的事情查清楚。”周天策臉上的冷笑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嚴肅,前后兩任政務院總理的親密家屬,日本人看來公關能力不能小視啊。
    “是,崔可夫同志”
    十號離開沒多久周天策隨身攜帶的手機突然響了,看了一眼對方的號碼周天策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居然是剛剛所有談到的波普拉夫斯基。
    “崔可夫同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溝通一下,請您……”
    很快波普拉夫斯基出現在了克里姆林宮中,兩人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交談了起來。波普拉夫斯基這次來主要是向周天策匯報一下他對‘泰納線’談判同志下達指示的相關事情,他對其中的一些事情做出解釋。
    當時一聽波普拉夫斯基的話周天策心中就是一驚,難道國內調查局高層出了問題,自己明明已經告訴十號讓他控制消息了,現在自己前腳讓人調查這件事情沒過多久對方就主動過來‘談心’豈不是意味著國內調查局內的問題十分嚴重?
    好在后面波普拉夫斯基的話和周天策對于十號的信任讓他放棄了那個想法,波普拉夫斯基自己的解釋很簡單,他坦白知道自己的侄子受到了日本人的誘惑的事情也知道他侄子在其中參與了一些事情,而他依然做出那個指示是為了更好的坑日本人,讓他們受到教訓
    用波普拉夫斯基的話來說就是雖然日本人擁有了輸油管道的一部分所有權,但是根本沒有其他的具體權力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股份罷了,可是為此日本將付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管道建設當中來,蘇聯自己投入的資金就會少一些。
    而且在草案中規定,‘因為鋪設輸油管道引發環境等相關問題由日本方面進行一定補償’,而波普拉夫斯基的目的就是在這個條款上狠狠的咬日本人一口。輸油管道可是容易出現石油泄漏這種意外的,而管道離著貝加爾湖不遠相關費用可不小讓日本人出這個也是一種懲罰。
    “雖然日本人也清楚這其中隱藏的東西,但是能夠得到一部分的所有權他們將會不在意這方面的損失,我們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我就下達了這樣的指示讓負責談判的同志進行適當的讓步。而且這樣也是符合我們制定的發展西伯利亞經濟的既定計劃,我們也是可以進行一定的限制放寬”
    還有一點波普拉夫斯基沒說周天策也明白,所有權問題就是蘇聯一句話的事情,關鍵就是反悔的時候所面臨的壓力大與小,只要頂的住壓力強制收歸國有也是可以的。以目前這種情況蘇聯還是能夠抵擋的主相關惡劣影響的。
    日本人絕對清楚這些暗中隱藏的事情,但是那一部分的管道所有權實在是太誘人了,足以讓人冒險一搏日本人十分清楚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全有把握的生意,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還是可以冒險的。再說日本也相信蘇聯不會隨意做出那樣的舉動來,因為這種手段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足以讓一個國家的聲譽掃地。
    “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更近一步,讓日本人拿出更多的利益來”
    波普拉夫斯基一臉輕松的離開了,不過到走之前他都沒有為為什么時間過去幾天了才來向周天策匯報進行解釋,周天策也沒有問兩人之間保持了非常高的默契。周天策也能明白波普拉夫斯基的做法是為什么,不外乎是他的政務院主席的位置坐穩了就向試探一下周天策對他的具體看法,看看是否真的會向他放權,允許他在重大事情上做決定。
    而周天策不是那種過于攬權的人,對方的這種試探他也就給予了正面的回應。
    再次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后周天策拿出那份方案后簡略的看了一眼之后就用旁邊的筆在文件上簽上了自己的批示意見,“有繼續爭取的空間,可以以此計劃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拿到從克里姆林宮送來的文件后科茲洛夫馬上看向了文件后面崔可夫同志關于此文件的批示,等所有的字母映入他的視網膜上之后他小小的吃了一驚,從前面崔可夫同志將自己叫過去問文件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崔可夫同志對這個草案不滿,但是沒想到在得知里面有波普拉夫斯基同志的指示之后總書記同志還有著這樣的批復,不知道這其中有怎樣的變化,難道兩大陣營再次對抗起來了?
    不過所有的疑惑只能埋在心里,事情還是要去處理的。而至于怎么去的更近一步的好處,科茲洛夫心中早就想好了理由——中國這個慢慢變為石油進口國的國家也參與了進來,要求直接修道中國港口。以日本和中國間的關系他們會接受這個變化嗎?
    ++++
    12000的催更實在是頂不住,6000的我就收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