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寶被史進牽制,張清終于覓得機會。
飛蝗石疾射而出,石寶發覺,待要躲閃,終究慢了一步!
“啪!”
飛蝗石擊中石寶額角,鮮血登時四濺!
“啊呀呀!”
石寶疼得大叫,卻是臨危不亂,流星錘急舞,護住周身。
石寶滿臉鮮血,樣子十分可怖。
張清一擊得手,但知石寶勇悍異常,不敢冒進。
血污模糊了視線,石寶仗著流星錘護體,撥馬就走。
史進待要乘勢追擊,卻被張清喊住。
“石寶兇悍,不可追擊,快走!”
僥幸擊退石寶,張清史進帶隊便走
走了近一個時辰,再有十余里,便可抵達管城。
兩人剛剛松了口氣,卻聽身后,又傳來密集的馬蹄聲。
扭頭看,塵土暴起,追兵更急。
當先一騎,馬上之人,頭纏布巾,一臉血污!
石寶簡單包扎了傷處,竟又率輕騎追來!
遭暗算受傷,石寶惱羞成怒,幾欲抽斷馬鞭,怒吼喝罵:“張清匹夫!我誓殺汝!”
張清史進無奈,只得轉身撥馬。
石寶只想斬張清泄怒,劈風刀一揮,率所部輕騎沖殺上前,瞬間將張清史進及幾十部下,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匹夫納命來!”
石寶臉上鮮血駭人,卻只是皮肉之傷。此番再戰,更加勇猛。
流星錘專門招呼張清,一時間,張清被逼得現象環生。
石寶部下輕騎,是白波軍最強的隊伍。轉瞬之間,張清史進手下幾乎被斬殺殆盡。
包圍圈越來越小,張清史進,要想脫身,勢比登天
正在此時,西南方向。傳來陣陣吶喊,一支精兵,疾奔而至!
當先一將,人高馬大,手中鑌鐵大槍,虎虎生風。
史進一見大喜。“王鐵槍!”
王彥章鐵槍橫掃,白波軍哪堪其勇,紛紛墜馬喪命。
鐵桶般的包圍圈,瞬間被撕開一個口子!
石寶一心只想斬殺張清。對包圍圈外之事,仿似視而不見。
流星錘越舞越急,突然手腕一抖,將流星錘甩向史進!
史進沒料到石寶突然變招,流星錘招式詭異靈活,史進不敢硬敵,急忙撤馬躲避。
石寶逼走史進,流星錘反手甩向張清。同時,右手劈風刀。從另一側橫斬過去,封住張清退路!
躲避流星錘,將遭劈風刀腰斬。
格擋劈風刀,必遭流星錘爆頭。
張清危險!
電光火石之間,只聽一聲暴喝,一桿鐵槍。斜刺里沖出!
“嘩啦啦”
鐵槍正截住流星錘去路,流星錘長長的鐵鏈,急速纏繞在鐵槍桿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啊!”石寶大驚!
出道以來,第一次有人敢如此接錘。今日之敵。強悍!
石寶急忙蓄力回拉,想要連錘帶槍奪回。
卻不料,一股更霸道的力量,自槍桿錘鏈之上傳來!
對手好大的力氣!
石寶又是一驚。
既然敢以錘為兵器,自然力大無比。
石寶自恃勇力,用盡全身力氣,拼命回奪!
而那王彥章,以百斤鐵槍為兵器,也是以力見長,豈能容他奪回。
雙臂較力,攥緊鐵槍,奮力往回拽!
“嘎拉拉”
一陣怪異的聲響
“嘎嘣!”
粗粗的鐵鏈,在兩員悍將的你爭我斗之下,竟被生生拉斷!
兩人都拼盡了全力,鐵鏈突然崩斷,都險些倒栽下馬。全仗武藝精深,勉強穩住。
兩員猛將毫發無損,可慘了周圍打斗的兵卒。
鐵鏈崩斷,威力堪比炮彈爆炸,鐵鏈碎塊,像彈片樣飛濺四方,被擊中的兵卒,也仿佛中彈了一樣,只覺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直接撲死在地
石寶幾欲斬殺張清,卻遭鐵槍猛將插手,有心再戰,但流星錘已毀。
更加惱怒,卻也情知不敵,只得撥轉馬頭,帶余部急退而去
王彥章受傅友德之命,在管城接應到吳用。得知張清史進斷后,才帶了小隊人馬趕來接應。
石寶退走,王彥章手下人少,不敢貿然追趕。
見過張清史進,抬了死傷的兄弟,撤回管城。
稍事休整,隊伍陸續出發,趕往傅友德駐守的滎陽
洛陽。
恭喜獲得人才一名!
類型:武力(猛將型)
姓名:張清,綽號沒羽箭
原屬時代:北宋
特點:暗器、快捷
人才簡介:張清,水滸傳人物。曾以飛石連打梁山十五員戰將。上梁山后,坐第十六把交椅,擔任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星號天捷星。
張清歸心,帶來數千白波軍,可喜可賀。
很快,又有消息傳來。
被張清飛石打中坐騎,楊奉落馬。
受了些傷,本不嚴重。但張清出走,令楊奉心胸郁悶,傷勢日益嚴重,竟不治而亡!
楊奉一死,白波軍人心徹底散了。
部分白波軍,跑去兗州,投奔曹操。
石寶帶數千人馬,應韓暹之邀,投奔了陳留張邈。
也有千余白波殘部,投到滎陽傅友德部下。
曾經號稱十萬眾的白波軍,徹底瓦解。而河南尹東部的隱患,也減輕了許多。
頒銜授旗,被軍中各部視為一個盛大的節日。所有人像期盼生日禮物一樣,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屬下眾將期望越大,劉芒越要謹慎處理。
授銜是鼓舞人心士氣的好事,但如果處置不當,職銜分配得不合理,反而會影響部分將領的情緒。
劉芒頭一次感覺到,手下能人太多帶來的麻煩。
有些將領,很容易處理。
比如蘇定方、徐達。
蘇定方自起兵以來,就是軍中統帥,后期直接參與的戰役雖不多,但他是保證并州安穩的關鍵將領,授予高級職銜,不會有任何爭議。
徐達從軍雖晚,但近兩年來的幾次大戰役,都直接參與指揮。其在軍中地位,也已得到認可。
而最讓劉芒為難的,是鄧羌、徐世績等人。
鄧羌、徐世績,在整合河東的戰略中,起到別人無法替代的作用。河東問題的快速解決,間接影響了上黨攻略的順利實施。
這兩人在后期發揮的作用雖然不大,但功勞不可抹殺。
況且,劉芒以前對二人有過承諾,如果授予的職銜太低,難免二人有想法。
可是,若授予太高,又難免引起其它將領的議論。
平衡的問題,最難(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