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密銃在這么遠距離上,如果對方密集沖陣,能打出較大的傷害,現在對方左右掠射,保持距離,命中率瞬息降低不少。</br> 而且鰲拜在每翼安排的騎兵只有一千,一千騎兵若面對面沖過來,還是比較密集,如果前后游動掠射,空間就大了。</br> 魯密銃打到這個距離,銃彈就會飄移,有點不準,一半要靠運氣。</br> 他的車隊距離前面高地還有一千多米,這慢慢走過去,要走好久,這樣對射下去,肯定他的銃兵吃虧。</br> 雖然他的兵容易練,但是人口少,可不愿和清兵比消耗。</br> “何小車。”</br> “在,大人。”</br> “集合所有燧發槍。”</br> “諾。”</br> 丁毅這次帶過來的燧發槍兵,有四百支,集中在何小車和何良武營中。</br> 兩人的這兩部兵馬都在大陣中間,到現在還沒打過。</br> 丁毅命令全部集中,到前面北部去打,因為一會清騎兩邊換位,兩千騎兵全都會到北部。</br> 何小車立馬懂了。</br> 沈世魁這時道,我看清兵又出了兩千騎追袁有才,要不要幫忙?</br> 丁毅搖頭,咱們是步兵,幫不了他,他打不過,會靠過來。</br> 鰲拜打仗很有一手,第二波蒙古人完全發揮了元蒙時代的戰略,兩邊游射,并且為了防止被銃打,都在弓箭的最遠距離輸出。</br> 歷史上很多歐州強軍就是這么被射崩的。</br> 尤其是那些強大的步兵,走的又慢,甩不掉蒙騎,逃也逃不掉,沖也貼不了身,眼睜睜被活活射崩。</br> 丁毅的銃兵一路走一路和他們對射,還是吃虧。</br> 魯密銃適合打密集的陣形,對方兩邊各只有一千騎兵掠射,陣形很不密集,又是全力左右移動之中,銃兵想打中也很難。</br> 如果對著銃兵沖鋒,你再怎么移動,銃兵也好打。</br> 他們左右來回移動,這就比較難打了。</br> 很多軍官都在叫:“提前,預判,打移動目標,提前預判---”</br> 打移動目標只能靠提前和預判,而且提前多少,預判多少,就全靠運氣。</br> 砰,砰,砰,現場銃聲響個不停,對面弓箭也射個不停。</br> 雙方不時有人馬倒下,兩邊死傷差不多,但丁毅明顯感覺吃虧。</br> 這樣的消耗對他來說是不愿意承受的。</br> 好在,他有威力更強,射的更遠,打的更快的燧發槍。</br> 四百燧發槍手很快被集中到北面。</br> 這些人原本是分散在各個局中的銃兵,都是各局中打的比較好,打的比較準的人。</br> 這次打義州被臨時集中到兩個局里。</br> 何小車和何良武一左一右跟著隊伍。</br> 他們此時全在北側,車隊前面,蒙古兵剛剛從掠過來,他們會在前面北側交錯換位。</br> 換位的時候,兩個千人隊的蒙古騎兵是會重疊交錯的。</br> 這時候也是他們隊型最密集的時候。</br> 但這個密集的時間,最多不到兩分鐘,這是蒙古人休息的時間,也是交錯換位的時間,等他們換完位,隊型又會變的稀疏。</br> “準備。”何小車回頭看到兩側的蒙古騎兵已經到了西東兩側。</br> 一路射一路往北。</br> 此時這兩個千人隊已經各射了十支箭左右,有人都在休息,有的射的很慢。</br> 嘩嘩,明軍車隊同時停下。</br> 燧發槍手持槍,飛快裝好彈和火藥。</br> 每個燧發槍手后面站著一個槍盾兵,拿著盾。</br> 僅一會功夫。</br> 嗖嗖嗖,一波箭雨從東西兩側射過來。</br> 槍盾兵紛紛舉盾,和燧發槍手同時蹲下。</br> 那箭和下雨似的,當當當,紛紛落到盾上。</br> 這波箭還是比較少,看的出來蒙古兵射的也有點累。</br> 接著東西兩側的兩支千人隊,同時往北而去,開始換位。</br> 這個換位置的過程中,他們是不射箭的。</br> “起立。”何小車大叫。</br> 嘩嘩,燧發槍手紛紛起立。</br> “最快速度,自由射擊。”</br> “最快速度,自由射擊。”</br> 兩邊都有軍官在叫。</br> 聽到叫聲,燧發槍手們紛紛舉槍瞄準。</br> 蒙古兵距離他們七八十步,而他們的燧發槍最有效距離能打到一百二到一百五十步。</br> 在這個距離內,他們打出的鉛彈是不會像魯密銃那么漂忽的。</br> 而且燧發槍鉛彈口徑略大,更重,更是不會漂忽,這就保證了命中率會大大提高。</br> 蒙古軍兩軍交錯時,也相應的會減速,防止雙方撞到對方。</br> 轟隆隆,遠處馬蹄轟鳴,兩支蒙古騎兵交換位置。</br> 更遠的地方,鰲拜看的咧嘴大笑:“看到沒有,這么射他們,明軍也沒什么辦法,雖然大家都有消耗,但明軍肯定消耗不起。”</br> 邊上馬上有人道:“最好要換兩支兵馬過去,箭手不能射的太多。”</br> 鰲拜點頭,打算讓這波射完,就換人。</br> “阿力合,你準備兩千騎替換。”</br> “嗻。”馬上清兵開始整隊,另兩千人準備來換。</br> 就在這時。</br> 突然現場響起以陣與以前不同的銃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