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阿岱開始想頑抗到底,等到他想投降時,明軍已經不給機會。</br> 汽油彈一個個投進牛毛寨深處,整個寨子都被點燃。</br> 這還是沉世魁叫省著點用的結果,他想留著更多的汽油彈到赫圖阿拉去用。</br> 筑阿岱這時已經知道明軍想活活燒死他們。</br> 他憤怒無比,召集殘余的部下:“明軍想把我們全部燒死,殘忍無道, 兄弟們,和他們拼了。”</br> 筑阿岱組織了一波悍不畏死之人沖出牛毛寨。</br> 這些人以清兵十個白甲帶隊,紅甲在后,所有人身披用河水浸濕的被子。(筑阿岱若用這樣的方式逃出赫圖阿拉,其實也有機會的。)</br> 五百多清兵在筑阿岱帶領下,瘋了似的從火焰燒破的寨門處,崛開缺口, 沖出寨門。</br> “砰砰砰”</br> 迎接他們的是無窮無盡的銃聲, 筑阿岱率先被打成馬蜂窩。</br> 清兵以步兵沖銃陣, 那里沖的過去。</br> 但明軍在近距離下,也被他們用重箭射倒了十幾人。</br> 這波人在清兵死傷殆盡的情況下,后排漢軍立馬崩了。</br> 此時寨中僅余的兵馬不得已,紛紛往外沖,想投降。</br> 但現在只有身披水浸濕的被子才能沖出去。</br> 很多被子前期被燒,現在想找到能披的東西很難。</br> 有人索性直接跳河里,河對岸是山壁,也無處逃,他們就呆在河里,等明軍進來再投。</br> 還有人在河里浸透后,想沖出來投降。</br> 因為清兵提前收了很多糧,大火越燒越旺。</br> 足足燒到天黑時分, 才終于停下。</br> 等明軍進入牛毛寨時, 里面一片狼籍, 宛如地獄,到處都是燒焦的清兵尸體和畜禽。</br> 事后清點,清兵守軍兩千多人, 被燒死一千多, 被銃打死三百多。</br> 有跳河里等著明軍進來抓他們的兩百多,被淹死的一百多。</br> 最后陳有時和陳陽活捉清兵八旗二十余人,漢軍三百多人。</br> 事后陳有時想到他們用水浸濕的被子披在身上沖出來和明軍近戰,不由道:“還好這些畜牲沒想到北逃,若這樣,也容易被他們逃出去。”</br> “汽油彈還是很能燒的,就算這樣能逃出去一部份,也不是個個都行。”陳時覺的,只要火燒的通道夠長,披著水浸濕的被子也未必有用。</br> 明軍一邊組織俘虜清理牛毛寨,當晚在寨外駐守一夜,次日,紛紛通過牛毛寨,留一千兵馬駐守,修繕,余部繼續往赫圖阿拉去。</br> 因為明軍先用汽油彈燒出口,加上筑阿岱也沒組織人馬往外突圍, 明軍出牛毛寨后, 發現外面一片祥和。</br> 牛毛寨往北一段也比較難走,大軍用了半天時間才走出山川谷地。</br> 哨騎不時回來報道, 距離赫圖阿拉越來越近。</br> 當他們走出山地時,終于看到一些糧田。</br> 這邊種了好多糧田,且還沒有收割。</br> 沉世魁哈哈大笑,自然不客氣,立刻下令派人收割。</br> 同時下令前鋒加速,在前面遇到的所有敵人,皆斬,保證后繼軍隊的隱敝性。</br> 他的東路軍一萬三千人,沿路一邊收割清人糧草,一邊收割清人首級。</br> 十月十二日下午天黑前,東路軍來到赫圖阿拉以南十里外扎營。</br> 自滿清遷都后,赫圖阿拉尊為興京。</br> 赫圖阿拉分內城外城,內城周長兩千米,原是老奴和親屬所居,外城周長四千五百米,北部為鐵匠、弓匠所住,南部為八旗百姓所居,東西是駐軍。</br> 滿清遷都后,赫圖阿拉居住著大部份是老奴的長輩親屬,這些人死后,就是滿清八旗老一代不能打仗的貴族勛貴,另有犯下過錯的勛貴也會被發配到這里。</br> 此時駐守赫圖阿拉的是滿清三等鎮國將軍,愛新覺羅.阿拜。</br> 他是老奴的三子,皇太極的三哥,此時已經五十六歲,基本退出滿清的軍事行動,留在后方駐守養生。</br> 赫圖阿拉守軍為鑲黃旗四個牛錄,且全是精銳,另有漢軍兩千人,蒙軍兩千人。</br> 城中有工匠,弓匠數十人,八旗勛貴和百姓數千,且大部份都是中老年。</br> 漢軍和蒙軍平時在四周囤田,放牧,戰時守衛這里。</br> 整個赫圖阿拉大概有一萬人左右。</br> 沉世魁的兵馬接近赫圖阿拉二十里的時候,這邊守軍哨騎已經探知。</br> 阿拜當時大吃一驚,不敢相信。</br> 因為自從后金崛起以來,赫圖阿拉從來沒有被明軍攻進來過。</br> 歷史上明軍曾兵分四路,攻打赫圖阿拉,最后被老奴逐一擊破,也就是著名的薩爾滸之戰。</br> 從此之后,明軍兵鋒再也沒有能力到達赫圖阿拉三十里內。</br> 更讓他震驚的是,赫圖阿拉前面的屏障,牛毛寨的筑阿岱為什么沒有一點消息傳來。</br> 牛毛寨固若金湯不說,就算明軍攻勢兇勐,筑阿岱也是可以撤退的。</br> 阿拜震驚歸震驚,一邊緊急派人往盛京救助,一邊調動兵馬做好防守。</br> 但明軍來的太快,而他們之前對牛毛寨有著強烈的自信,這邊的防守并沒有像蓋州,海州那樣,大動基建,挖坑筑堡。</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