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天雖然還是春天,姬菲迎已經能感覺得到夏天的腳步在逐漸逼近,濃郁的夏日氣息,日漸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滋長。
早上的數學課結束后,教室顯得相當熱鬧。
“知識競賽?”姬菲迎左手靈活地轉著一支筆,訝異至極,“我?”
“對啊。”顧正宇見許婷婷的座位上沒人,索性坐到上面,“行不行?”
“班長,我有個問題”姬菲迎略一停頓,弱弱地舉起右手,“為什么找我?”
要知道9班人才濟濟,簡直可以擠死人,像知識競賽這么重要的比賽怎么會想到找她這只升班馬?
顧正宇實話實說:“我們覺得有一個女生會更好8班全部是男生,徐老師說如果我們班的選手里有一個女生會顯得實力更強大和欣欣向榮。”實驗班的女生向來比男生少,班上只有十來名女生,徐老師跟顧正宇商量后都認為三名選手中最好有一名女生。
當然最重要的是她所掌握的學科知識每年的知識競賽都有不少計算機方面的題目。
班長的眼里只有8班才是對手,完全忘了年級還有其它14個班姬菲迎暗暗在心里為其它班級叫屈。
“為什么不叫曹芝琪去?”后面的阮承浩問。他的同桌曹芝琪各科成績都很優異,每次大考基本都能排在年級前五名,在年級里有不小的名氣。
這個問題顧正宇早就考慮過了,耐心地解釋:“知識競賽什么方面的內容都問,課堂以外的問題占了絕大多數,她怕自己答不出來。我們一致認為你知道的東西比較多,參加這次比賽的話勝算更大。而且曹芝琪想專心學習,沒時間準備這次的比賽。”還有就是,曹芝琪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太適合這種團隊性的比賽這個原因顧正宇沒說出來。
“好像有點道理。”阮承浩贊同他的分析。
顧正宇用飽含期待的目光看著姬菲迎:“而且,你不是參加過計算機能力競賽嗎?到時遇到計算機方面的題目就可以派上用場。”這是顧正宇找上她的最主要原因。
所謂的知識競賽,就是包羅萬象,什么方面的知識都會涉及。顧正宇在安排人選方面充分考慮了各種因素。
姬菲迎在心里嚴重抗議:班長,我那是半桶水,半桶水!
她所參加的計算機能力競賽只是省級的,在她眼中含金量并不高,跟程釋和江勝聞那種全國性的比賽不能相提并論。
“班長,我對計算機的了解也不多,只有半桶水如果到時答不出來”她可憐兮兮地說著,停頓一下,“我會不會變成千古罪人?”
她看得出9班對這次知識競賽勢在必得,如果最后因為她答不出一道題而錯失第一名,不知道顧正宇會怎樣。
顧正宇被她的表情逗笑:“沒事!我們都覺得你知道的東西挺多的,參加比賽肯定沒問題。”
姬菲迎考慮了一秒便爽快答應:“當然沒問題!跟誰一起?”一是她覺得自己確實可以應答,另外就是被這個一向敬仰的班長夸到了。
“程釋和黎墨。”
那個連物理課都不上的天才竟然有空參加這種活動?
姬菲迎心上懸著的石頭安然落地:天才也一起去,到時讓他全程兼顧就行了。
“初賽下星期二放學后舉行,程釋那天下午有物理培訓,由我代替他。這個星期你們有空去圖書館或者上網找些資料看看就行了,也不用太特意準備。我們決賽才會跟8班正面交鋒。”顧正宇交代著。
知識競賽的初賽是書面形式的,地點在階梯教室,要求參賽隊伍的三名隊員共同合作完成一套試題,然后在16個班級中取前六名進入決賽。
結果9班以第二名的成績輕松闖入決賽。
知識競賽在z中向來人氣都很高。
決賽當天,觀眾席上幾乎座無虛席,黑壓壓的都是觀眾。當中除了有闖入決賽的六個班級的學生外,還分布著另外十個班的學生,除此以外,高一和高三年級的學生也占了一部分比例。高二4班并沒有進入今天的決賽,但是也有不少學生來到了現場觀看。
9班的學生坐在前幾排,顧正宇、阮承浩、曹芝琪和余清璇等人都在其中。
決賽總共有五個環節,分別為:必答題、搶答題、問答題、計算題和附加題。
程釋坐在正中間,左右兩邊分別是姬菲迎和黎墨。
第二環節是搶答題,主持人念完題目參賽隊伍就可以按鈴搶答。
美女主持手里拿著試題,微笑著念道:“我們知道,美國在1973年往太空發射了一座空間站,那么請問:這個空間站叫什么名字?”
什么“我們知道”,我根本就不知道啊!姬菲迎在心里吶喊不已。為什么知識競賽會出這么“外太空”的題?
旁邊的程釋已經按鈴作答:“天空實驗室。”
美女主持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回答正確!加10分。”
男主持人提問:“紫外線產生的微觀機理是什么?”
姬菲迎一聽就知道這是高三物理的內容,只能無語問蒼天:有沒有天理啊?這個問題嚴重超綱。知識競賽是為高二年級舉辦的,考這種題目未免太過了。
依舊是程釋站起來作答:“是由原子的外層電子受到激發而產生的。”
顯然旁邊這個人一點都不覺得這種問題有過分之處。
這個方程式真的是全程兼顧姬菲迎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算得上半個預言家。
突地聽到女主持笑吟吟地問:“請問,returninnoce是哪個音樂家的作品?”
出題的人真是太英明神武了!姬菲迎對出題人的態度立刻來了個180°的大轉彎。
她使勁按下按鈴,得到男主持的許可后站起來答道:“是英格瑪的作品。”這是她非常熟悉的內容。
“回答正確!加10分。”
搶答題的題目什么方面的內容都涵蓋,基本都是課外知識,書本和課堂上的內容幾乎可以說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超綱的內容。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天文地理以及數理化方面的題目基本都由程釋回答,化學生物類的題目由黎墨負責,社會科學和計算機信息方面則交由姬菲迎回答。幾十分鐘的比賽下來,9班的分數始終領先。
第四環節是計算題,參賽隊伍在念完題目后有一分鐘的回答時間。
9班的題目被安排在這一環節的最后進行,女主持看著手上的題目,長長的一段話開始:“潛水艇在海中航行”
顧正宇聽到第三句就開始皺眉,坐在他旁邊的余清璇更是聽得暈頭轉向:題目十分復雜,五六個數據像機關槍的子彈一發接一發地射出來,先別說計算復雜,光是理清條理就很難。
姬菲迎邊聽邊記,在主持人念完題目時將記錄了所有數據和關鍵信息的紙推給旁邊的程釋看,自己也開始算答案。
程釋已經算出來了,舉手向主持人示意,聲音沉穩:“米每秒。”
臺下一片嘩然,議論聲不絕于耳:
“這也太快了吧!”
“這個人什么大腦啊?算得好快!”
“連小數點后面也算出來了?”
“他是不是事先看過題目啊?”
姬菲迎明白下面的學生為什么反應那么大:幾乎在主持人念完題目的同時,他就已經算出來了。
此刻對他的景仰之情有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即使用三峽的大壩拼命攔也攔不住。
偶像就是偶像!
終于知道天才跟凡人的區別了。
雖然她對數字也非常敏感而且能進行速算,但是面對如此復雜的計算題沒法做到像他這樣邊聽邊算。
女主持顯然也沒料到參賽選手這么快就算出結果,把剛放下的手重新舉起來查看答案,驚嘆之余一臉欽佩:“非常準確的答案!請加20分。”
一旁的男主持佩服之余也開玩笑道:“看來9班的選手的大腦計算得都跟計算機一樣快。”
正好計算環節的問答告一段落,兩個主持人到一旁準備下一個環節的題目,觀眾坐在座位上等待觀看后面的比賽,參賽隊伍有一分鐘的休息時間。
姬菲迎想也不想就拉拉旁邊那人的襯衫下擺,“程釋,你是不是學過史豐收速算法?”
這個問題已經在她心里憋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上學期數學競賽培訓她跟他一起上去講臺做題,他當時沒列式子就直接算出了答案。
黎墨聞言一笑,拍拍程釋的手臂:“程釋,這是一個不錯的問題。”
程釋微微一愣,沉靜如墨的黑眸對上她的視線:“你說呢?”表情依舊淡淡的,眼底卻隱約流露著一絲淺淺的笑意。
切,答得跟外交部發言人一樣。
姬菲迎放開他的袖子,坐正身子,一手撐起腦袋,另一手輕輕敲著桌子。
程釋見她悶著一張臉敲桌子,揚起兩道修長的劍眉:“你敲桌子干什么?”
“我這是在檢查它的密度均不均勻。”姬菲迎今天才發現自己也有耍賴的天賦。
說話的同時,手配合著挪到桌子的另一處地方輕敲,以示自己真的在檢查桌子的密度。
程釋微蹙眉頭,又輕輕舒展開,突地說道:“我沒學過。”
“誒?”姬菲迎一抬起頭就對上他漆黑如墨的雙眸。
程釋淡淡地抿了抿嘴角,沒再說話。一雙眼睛深邃得像是一條長長的隧道,盡頭隱隱透出微弱的光。
他說他沒學過。
心里有小小的滿足。他終于還是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計算題環節結束后,9班帶著30分的領先優勢進入附加題,由江勝聞領銜的8班緊隨其后。
美女主持用最甜美的聲音介紹著附加題的規則:“每個參賽隊伍派出兩個人參加這個環節,后面的大屏幕會顯示一個詞語,其中一人背對屏幕,另一人用三個詞語將看到的詞語描述出來,限定時間為一分鐘,猜中加30分,猜錯的話將倒扣30分。”
姬菲迎一聽就開心了:這不就跟上次她和姚家俊一起玩的英語游戲差不多?
天助她也。
正自得意間,卻聽得美女主持強調道:“注意哦,最多只能用三個詞,每個詞最多只能包含四個字,不能用超過四個字的詞組,而且詞語里不能含有屏幕上的關鍵字!否則將會被直接倒扣掉30分。那么,現在我們有請分數最高的參賽隊伍高二9班,商量一下派哪兩位選手出來。”
坐在右邊的黎墨傾過身對兩個隊友說道:“程釋,姬菲迎,你們兩個上去。”他不喜歡背對著答案的感覺,更不喜歡背對著觀眾的感覺。
姬菲迎對這個化學高手絕對服從,立即應了一聲:“哦好。”
黎墨微皺起眉頭,叮囑道:“你們加油啊!這種題目第一個上去最虧了,一點借鑒經驗都沒有。如果我們猜不出又被8班猜出來的話他們就跟我們同分了。”
姬菲迎心里一跳,不由看向程釋。
程釋一貫地鎮定冷靜,表情冷淡:“放心,我們會贏的。”
簡單的一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卻有著無盡的張力,奇異地安撫了她的心。
姬菲迎也認為他們會贏這不僅因為程釋今天的表現實在搶眼,而且她心底深信他們能夠猜出來。
見他站起來,姬菲迎也跟著站起來,征詢般開口:“我來猜吧。”
程釋點了一下頭。
姬菲迎在臺上正中央站好,而程釋背對著觀眾站到了她兩米開外的地方。
程釋今天依舊是往常的一身打扮,黑色褲子服帖修長,白色襯衫顯得清爽干凈。
他站在臺上,一張英俊帥氣的臉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眉宇間流淌著一股冷靜沉穩的氣息,整個人看起來意氣風發。
背后的燈光驀地一變。
臺下的觀眾已經看到屏幕上的字了,有不少人在下面竊竊私語。
會場里響起女主持甜美的聲音:“用什么詞來描述這個詞呢?”
姬菲迎看到觀眾席中的顧正宇臉色一變跟旁邊的阮承浩說了幾句話,心里暗叫不妙:不會是很離奇深奧的名詞吧?要是它出個“黑洞”之類的高深詞語,她真的可以直接拿頭撞地板了。
整個會場里,只有她一個人背對屏幕,面對著黑壓壓的觀眾,而對身后的事物一無所知。
程釋微微擰著眉,似是在思考措詞。會場里的燈光流淌在他身上,將他身上那件白襯衫的領子染成了金色。
姬菲迎注視著他。這一刻的世界,只有他才是唯一可以信賴的。
程釋望著她,緩緩地說:“還原性碳水雜志。”
姬菲迎在心里默念了一下三個詞。
由于有字數限制,他所說的“碳水”應該是指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即糖類物質。還原性碳水化合物就是還原性糖類。
可是誰能告訴她還原性糖類都有哪些?
她掐住手掌心,在腦海里的知識庫搜索信息,終于在飛速掠過的記憶膠片里捕捉到相關的信息
可是,還原性糖類有好幾種,根本不足以確定到底是哪個。
而最后一個詞雜志,思維簡直來了一個三級跳,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
他是搞競賽的人,做事一向認真嚴謹,可是最后一個提示語讓人無從下手。
姬菲迎看向他,眼里籠上一片濃霧。
觀眾在下面議論紛紛,聲音時高時低的。而顧正宇的表情相當無可奈何,兩道濃眉緊緊地擰在一起。
姬菲迎望著程釋的眼睛,這一刻無比期盼自己有一個倍數很大的放大鏡,這樣就可以從他的眼里看到屏幕上的字了。
程釋站在她身前兩米遠處,漆黑的眸子如深潭般沉寂,輕輕地向她搖了搖頭。
他的動作非常輕微,如果她不是站得離他那么近的話也看不出來。
他覺得自己答不出來姬菲迎馬上從他的眼神中讀懂了他的意思。
他是在跟她說:即使答不出來也沒有關系。
如果她答不出來而8班答出來的話,8班就能加30分,變成跟9班同分。
而如果跟8班同分,勢必會再加一道題。
他在說,他會贏回分數。
可是在這樣的比賽,在這樣意義深遠的比賽,如果她答不出來,一定會成為人生中的一件憾事。
視野所及,會場里的燈光仿佛都暗了下去,他眼眸中那一抹光成為了世界中唯一的光亮。
還原性碳水雜志。
他的聲音依舊在耳邊回蕩,經久不絕。
只能從“雜志”這個詞找突破口了。
是指某一本他跟她都看過的雜志嗎?可是她極力在腦海里搜索記憶,根本沒印象他看過什么雜志。他平時文化課都只是有選擇性地上幾節,哪里可能有空看什么雜志?
腦袋像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過濾信息。
他那么聰明的人,思維從來都直接明了,所給的訊息一定都在提示語里了,也必然都包含在提示語里了。
雜志腦海里只剩下這個詞語翻滾、再翻滾。
周圍的一切都像是褪掉了顏色,整個會場里只有眼前的那個人是彩色的。
姬菲迎看著那個站在兩米開外的白衣男生,張開嘴,清晰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在禮堂響起:“麥芽糖。”
原本喧嚷的會場突然安靜下來,安靜得甚至連后面小心走動的工作人員的腳步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姬菲迎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幾乎就要迸出來。
這一刻,只覺得從未有過的緊張。
眼前的一切像是電影放慢鏡頭一樣,一寸寸、一寸寸地滑入眼睛。
程釋嘴邊慢慢地漾出一抹笑容。
極淺極淡的笑容,卻像是夜晚天邊劃過的一顆流星,剎那間照亮了半邊的夜空,成為黑夜中唯一的光明。
程釋輕輕地向她點了點頭,清亮的眸子浮現一絲清淺的笑意。
她答對了!
緊緊懸在半空的一顆心終于平穩地落地。
會場里先是靜謐得可怕,接著突然爆發出一陣如雷般的掌聲。
主持人從驚訝中恢復過來,一手持麥克風,另一只手擊上去,衷心地恭賀:“答對了!非常精彩的配合!”
姬菲迎什么聲音都聽不到,像觀看無聲電影一樣看著場下交頭接耳的觀眾,她知道有人在說話,但是她什么都聽不見。
這一刻的世界,唯有眼前那個人的笑容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偌大的會場里,他唇邊那抹笑容成了最深刻的記憶。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