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br>
豪華的吉斯115載著蘇聯人民的父親和計算機所的列別捷夫同志駛出克里姆林宮;</br>
做為半個地球的統治者,史大林同志自然需要一種能匹配其身份的座架;</br>
吉斯115正是為了史大林同志尊貴的身份而研制的,這種美利堅豪華汽車packardsupereight的蘇聯山寨版防彈汽車,是輛長達6米,重達4。3噸的龐然大物;體重雖然堪比輕型坦克,但它卻是一輛載著一部140匹馬力8缸發動機、能以120公里的時速的奔馳在公路上的怪獸;</br>
作為防彈車,能跑只是它的基本功能,防彈才是它的特長;靠著稱之為“裝甲膠囊”特殊的防彈理念,吉斯115防彈車有一個完整獨立的防彈外殼。厚達8毫米的鋼板裝甲以及72毫米厚的防彈玻璃;這輛車能輕松應對槍支的掃射;而底盤上厚重的裝甲更是能防地雷。</br>
現在史大林同志坐的這一部吉斯115上面更是配備了先進的空調系統,讓車里的氣溫保持在最舒適的狀態,不過舒適的氣溫卻沒有讓列別捷夫同志合適;正好相反,跟黨政軍最高領導人并排坐在一起的列別捷夫同志卻是渾身冒著細毛汗,一半是興奮的,還有一半是緊張了!</br>
似乎看出了自己的親民舉動讓這位科學家不自在,史大林同志親切的問起了列別捷夫同志工作上的事,希望能借著話題轉移這位科學家的注意力,讓他不那么緊張。</br>
“列別捷夫同志,最近計算機所的工作有什么新的進展沒有?”</br>
問到自己的老本行,列別捷夫果然輕松了許多,對著蘇聯人民的父親也能滔滔不絕的噴口水:</br>
“史大林同志,我們使用了從里里島來的新式電子管后,計算機研究所的設計制造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們已經根據這些新器件設計了一款新式的計算機,這個新機器將能達到每秒兩萬次以上的計算速度,并且我們能將功耗控制在14千瓦之內!預計能在1952年制造成功并且投入使用,有了這臺新計算機,我們在很多新領域就能超越美利堅,像第88研究所的人就經常盯著我們的計算機,調用我們的機器給他們的火箭研究計算數據!如果新的計算機投產使用,就可以大大提高計算速度,有效的減少他們需要運算的時間!”</br>
第88研究所是蘇聯的戰略火箭研究所;這個所原先有不少德籍專家參與蘇聯火箭的研制,不過基于德國佬參與蘇聯尖端導彈項目是一種“潛在威脅”這樣的想法,已經大體學到德國技術的蘇聯人正在考慮批量遣返德國專家!為了保密,很多研究從現在開始已經不在讓德國佬參與,因此第88研究所研究一種新式彈道導彈不再依靠德國人,大量的運算就轉到了高性能的計算機上。</br>
不過史大林同志更感興趣的是在超越美利堅這個點上,只聽他說道:</br>
“這臺機器出來能加快蘇聯超越美利堅的速度?那你們計算機研究所一定要全力以赴拿下這臺新式機器;有什么困難可以來找我!”</br>
從美蘇兩極開始形成以來,作為蘇聯最高科學研究機構的蘇聯科學院提出“與一切討好西方的行為作斗爭”的口號。這種類似兩個凡是的口號提出,蘇聯國內的學術氛圍都為之一變,蘇聯全國從總書記到科學家都不在滿足于追趕美利堅,而是更期望能在科技水平上全面超越美利堅。</br>
列別捷夫同志還真有個難題需要解決,現在父親同志說起,他連忙提了出來:</br>
“史大林同志,我們計算機所希望科學院能批更多的電子管給我們;電子管就是計算機的生命,沒有更多的電子管我們不能同時制造多款機器!”</br>
聽了列別捷夫的話,史大林同志好奇的問道:“我記得我們從里里島一船一船的換回電子管,數量不是很多嗎?都給你們計算機所了還不夠用嗎??”</br>
做為全國人民的領袖,一大堆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敵人都需要蘇聯人民的父親去應付,史大林同志還沒那個精力和時間去管一個小小的電子管的分配;</br>
聽到最高領袖的疑問,列別捷夫同志叫苦道:</br>
“史大林同志,實際上我們計算機研究所只能分配到很少一部分,有一半以上都被無線電技術實驗室和無線電通信科學研究所的同志給拿去了,另外還有雷達電子研究所也要分去一部分;其它的都分給了各雷達制造廠和無線電設備廠制造設備去了。”</br>
說到這里,他恨聲道:</br>
“特別是無線電技術實驗室的人,他們最可惡了,一邊用我們的計算機進行雷達控制與信號處理,一邊卻又搶我們的電子管份額!”</br>
搶了這位技術人員的元件猶如搶了他的老婆,這種咬牙切齒的怨言讓史大林同志頗感有趣,就像看到一個小朋友搶玩具沒搶贏躲到角落里畫圈圈。不過史大林同志對科技工作者這種工作態度非常喜歡,因此好言勸道:</br>
“列別捷夫同志,你不用著急;這樣吧!我會下令跟里里島進口更多的電子管,到時讓科學院多分給你們一些好了!”</br>
聽到史大林同志豪爽的話語,列別捷夫才發現自己發牢騷的對象居然是偉大的蘇維埃總書記,完全是作死的節奏;還好史大林同志看起來似乎很高興,沒有怪責自己的意思,列別捷夫這才放下心來;不過不敢再說分配電子管的事,轉而說起計算機來。</br>
“最近聽消息說美利堅的計算機工程師們有新動作,似乎是準備用體積更心電更少的晶體管取代電子管進行計算機試驗,不過從里里島傳來一種極高速的磁能計算方式給打斷了;現在美利堅的同行們正在為晶體管和磁能計算機誰才是未來主流爭議不休!”</br>
這個消息讓史大林同志有種怪異的想法:里里島又出風頭了,最近里里島的動作很多啊!</br>
列別捷夫同志不知道總書記的內心動作,自顧自的說著自己的專業:</br>
“里里島的那個磁能計算機我前陣子也看了一份來自民主德國的科學報紙,說是里里島成功的研制出了計算速度達到一秒鐘一百萬次的磁能計算機,并且還詳細的標出了運作流程;我們計算機所專門組織了一批專家進行了理論分析,感覺他們的設計非常可行!不過沒有見到具體的模型,我們計算機組的人都不知道從何下手,所以我們準備在這次全國計算機科技會議結束后,派遣一批專家到里里島去調研一回!”</br>
史大林同志好奇的問道:</br>
“聽你這么一說,好像這磁能計算機很厲害,比你們計算機所研制的機器來怎么樣?”</br>
總書記對計算機的了解還停留在對國家很有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用的階段,具體這機器怎么讓國家進步就不甚了了了。</br>
倒是列別捷夫對里里島同行的動向記得非常清楚,將磁能計算機的性能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聽到史大林同志的疑問,張口就回答:</br>
“如果里里島計算機專家公布出來的資料屬實的話,那他們的100萬次計算能力的磁能機比我們的me快了200倍!就算是我們預研的新機型也才預定為2萬次每秒,磁能機還是快了50倍!如果數據真的屬實,那里里島的同志在計算機上跨越了了不起的一大步!”</br>
史大林這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存有好感的小兄弟在計算機上已經走到了全世界的最前列!不過列別捷夫的話還沒說完:</br>
“不過這還只是他們公布的數據,前不久我去基輔找海軍計算機研究所的阿列克謝耶維奇時,在飛機上碰到了一個從里里島回國的工程師,他告訴我說里里島的磁能機已經取得了新的進展;運算速度已經突破了千萬次!如果這位工程師說的屬實的話,那這個磁能機比我們的me機快了2000倍去了!所以我們才召開計算機科技大會,希望能從里里島得到相關的技術,建造我們自己的磁能計算機。”</br>
不過史大林卻問道:</br>
“這位工程師叫什么?他在里里島是從事什么行業?能不能替我們復制出里里島的磁能計算機?”</br>
一連三個問題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史大林同志想走捷徑,快速的克隆出磁能機,就像借鑒美利堅的技術開發出自己的原子彈一樣。而不是踏踏實實的一步步自主研發。</br>
“那個工程師好像叫尤里,是個武器設計師,據他自己說設計重型武器很有一手!不過要想找到他怕是有點難,總書記您知道的,我們國家叫尤里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不過他這個人倒是很好認,大光頭,大胡子,額上還有個奇異的紫色圖紋!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br>
聽說這人的信息很少,又不是計算機專家,史大林同志只得道:“那回頭讓貝利亞同志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br>
“不過那個尤里告訴了我一些磁能機的內情,說是那機器造價比較高,而且非常費電!沒有足夠的電力帶不動那家伙,而且運算速度越快,耗電量就越多;是個燒錢的玩意兒!”</br>
史大林笑道:“我們的這個兄弟黨自從建國以來,就風頭不斷啊!估計他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了,你說的這個電費估計還是小錢錢;剛剛開會我才聽在華夏的同志說里里島在華夏援建了一百多家大型工廠;也不知道花費了多少資金,也虧得他們國小民少,隨便有個什么拳頭產品大賣,就能財大氣粗四處散財!”</br>
“他們還在華夏援建了一百多家工廠啊?”列別捷夫有些驚訝:“以為他們四處買船已經夠有錢了,沒想到還能這么大手筆!”</br>
“買船?”史大林同志不解的問道:“據我所知,他們先是在我們這里換了不少五千噸級的貨輪,后來美利堅又賠給了他們十幾條萬噸輪,他們還買船干什么?”</br>
不過史大林同志的疑問還沒得到解答,就感覺車子停了下來;從克里姆林宮到會場的路程并不是太遠,再加上史大林同志的車隊出行一路綠燈,所以幾句話的功夫就到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