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br>
“向前,向前,向前……預備……”</br>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像太陽……”</br>
當永遠健康踏出飛機艙門時,迎接他的是整齊的隊列還有整齊的歌聲。</br>
鸕鶿-3式飛機的速度很慢導致橫跨太平洋時消耗的時間足有三四天之久,除了少數一段時間能降落在海面上補充燃料外,其它時間都是在天上飛行;長時間單調枯燥的旅行,加上連續聽上三天烏隆隆的發動機噪音聽上三天可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事實上,當飛機趕到圣瑪爾塔時,永遠健康現在已經疲憊不堪了。</br>
但是看到一列列整齊的士兵列隊站在飛機碼頭邊上,聽著他們吼出雄渾的《八路軍進行曲》時;永遠健康立刻站直了身體,挺起了胸,走上了碼頭上鋪著的紅地毯。</br>
一落地卻受到了這么隆重的歡迎,實在是出乎永遠健康的意料。哥倫比亞還沒有正式跟華夏建交,雖然由于里里島的關系,兩國之間已經在經濟和科技等很多方面展開了交流與合作;但高層之間的往來卻是幾乎沒有;這回永遠健康再次訪問圣瑪爾塔依然是秘密來的,所以在來的時候還以為會像上回一樣,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br>
愣了一下神后,得到秘書提醒的永遠健康在眾人的歌聲與注視之下,踏著堅定的腳步穩步向前對儀仗隊進行了檢閱,而走過這一路儀仗隊時,永遠健康很高興;他看得出來這只隊伍是屬于華夏軍隊的一員,雖然不知道是a師還是b師的人,但他能感覺到眼前這支儀仗隊伍是非常適合閱兵的;而向昆侖同志提出讓a師和b師回國參加國慶閱兵恰好是他的主意,從見到這支充滿精氣神的隊伍第一眼起,永遠健康就知道自己出的主意一級棒!</br>
而更讓永遠健康欣慰的是,這只隊伍是從原四野走出來的人,雖然現在這兩個師已經劃成中央直屬部隊;但不管怎么說都是他永遠健康手下走出來的兵!這些人沒有給四野,沒有給他們的老首長永遠健康丟臉!</br>
純如永遠健康所想的,這只儀仗隊確實是從b師抽調來的一個營的,只是人數不是很多,三百來號人排成三列;一列僅僅一百多號人而已;雖然永遠健康已經盡可能的往慢里走,還是很快走到了隊伍的盡頭。而在儀仗隊的盡頭,才是歡迎永遠健康的真正主力。</br>
歡迎永遠健康的隊伍包括里里島外交部長王景興,哥倫比亞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華夏軍團a師師長和政委,b師師長、政委以及華夏輸出勞務人員在哥倫比亞總代表等一行人,看到永遠健康檢閱完士兵,紛紛迎了上來。</br>
“歡迎您再次來到哥倫比亞,永遠健康同志!”</br>
“歡迎您,永遠健康同志!”</br>
“報告首長!a師師長向您報道……”</br>
眾人寒暄了一陣后,永遠健康在碼頭上做了一番簡短的演講,隆重的歡迎儀式就此結束。然后眾人趕往圣瑪爾塔的總統山莊,接下來雙方,應該說是三方還有不少合約要談!</br>
這次永遠健康過來的目的不少,第一個就是負責第五批勞務輸出人員的協調工作。</br>
從四月份第一批務工人員出國開始,其后華夏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批勞務人員趕赴南美洲,人數也一次比一次增多;從第一批的數萬人,到這一批漲到了十三萬人。龐大的人數需要一個大人物幫著統籌調度,正好這次永遠健康來南美洲就兼任了這事。</br>
除了輸送人員外,物資出口負責人的任務也讓永遠健康給兼了下來,大批剛剛摘下來的棗、蘋果、核桃、無花果等當季水果干果等協定貨物裝船從華夏起運前往里里島;它們將被送到里里島、哥倫比亞的食品廠、水果罐頭廠等做深加工處理。</br>
送人和東西過來只是順帶的任務,而更重要的任務是帶人和物資回去。</br>
人自不必說,那就是a師和b師這兩個使用里里島裝備和里里島式戰術的隊伍,他們將會回到國內參加建國一周年國慶大閱兵;然后轉職成藍軍隊伍,利用在里里島學到的戰術跟國內的部隊對壘,訓練國內部隊適應美利堅軍隊的戰斗方式;以便在未來的棒子戰場甚至是本土作戰中應付美利堅的軍隊。最后這一點在美利堅擴軍兩百萬后就顯得尤為重要!</br>
除了這兩個師的人要帶回去外,其它需要弄回去的東西就多了;頭一個就是這兩個師要使用的武器裝備,包括坦克、飛機、火箭炮等在內的諸多大型設備。</br>
其次就是從里里島這邊采購的物資,像汽車,拖拉機,工業生產設備以及國內還無法生產的零部件等。</br>
雖然華夏國內已經有不少工廠投入使用了,比起原歷史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畢竟建設的時間還短,不論是工廠的規模還是合格工人的數量都遠遠沒達到工廠預定產量,因此不少物資還需要進口。</br>
現在華夏除了少部分急需的是從蘇聯進口外,其它絕大多數都是選擇從里里島購買;讓華夏這么舍近求遠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里里島允許以物換物,華夏國可以使用自己能出產農副產品來交換,而且價格相當低廉,就算算上遠洋運費也依舊有搞頭。</br>
雖然蘇聯對農產品和華夏的礦產資源也有需要,可以在兩國的貿易過程中使用以物換物的方式交易;但蘇聯人在價格上壓得比較狠,而且動不動就喜歡在交易過程中附加一些政治條件;讓一心希望華夏國完全獨立自主的昆侖同志很是不滿。兩相一比較,是人都知道怎么選。</br>
隨著華夏基礎工業逐漸打下基礎,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也開始出現;比方說里里島的計算機,電子管收音機生產技術,醫藥技術什么的。這些都是需要永遠健康同志跟里里島的人去談!</br>
另外,華夏國從里里島購買的兩條納粹1936c型驅逐艦已經有一條入海了,需要華夏海軍過來進行海試和驗收。</br>
這條艦其實并不是由哥倫比亞的某個造船廠生產的,現在船廠所有船臺都在忙著建造萬噸級水泥船,根本就沒時間來造一條幾千噸的小小驅逐艦;這條軍艦實際上是永遠健康坐上飛機之前,由齊白菜臨時造的,拖運到圣瑪爾塔來了。</br>
說起填海造陸的水泥船,齊白菜就來火,在被史泰龍忽悠著準備造一個世界島時,他還以為這個島會像后世迪拜那個島群一樣很快完工的;沒想到日子已經過去幾個月,船也填下去不少了,連個島的毛都沒見到。</br>
齊白菜本人有點急性子,有什么事就會風風火火的立刻去完成,這每天都例行公事一般跑去造兩條七萬噸水泥船;這么長時間下來,寶貴的能量消耗不少,但世界島不要說成形,連一點影子都沒見著,就有點不奈煩了;跑去問史泰龍什么時候這種天天造船的日子才是個頭。</br>
史泰龍估算了一下后,告訴齊白菜按照現在的施工方案是先造外圍幾公里的環形防波帶,然后才開始建設里面的島群;以現在的進度,沒個幾十年怕是無法全部投入使用。</br>
齊白菜一聽要幾十年,立刻就泄氣了;等島造成自己搞不好已經掛了,或是把系統升到不知道多少級,造出太空船來離開地球了。不管是掛了還是離開了,都不會再呆在這個島上面,那還搞個屁的世界島啊!</br>
在工程進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史泰龍也感覺有點壓力了,剛開始設計世界島的時候,計算工程量時太過想當然,等到實際施工時才發現在陸地上施工的那一套拿到幾百米深的海底去完全不適用!</br>
那變化多端的洋流影響先放一邊,沉船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數萬噸巨船沉沒時海水排空形成的旋渦不但會把小船給拖下水,還會改變船只往下沉的姿態與方向,這往海里沉船可不是玩俄羅斯方塊一樣很聽話的直接就往下掉,那海水的阻力會把水泥船推到未知的方向去;再加上沒有深海潛水器幫忙定位,施工人員常常會在預定位置幾里路甚至幾十里以外找到沉下去的船;光這一點,就無形的將工程量提升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br>
除此以外,多變的海底地勢也讓人頭疼;有時候因為角度的問師,一條船沉下去會以一個奇怪的姿勢保持微妙的平衡,船確實是立著的,但是根本不能當承重物體,稍有點重量再疊上去,立馬就跨塌了。還有就是可能最下層的船跟后來疊上去的船有錯位,僅僅這兩條船時影響不大,但要再往上疊船,重心立刻發生了改變甚至重心點處在一個架空的位置,嚴重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br>
在這個不斷出岔子的過程種,史泰龍不斷的想辦法進行彌補,但面對兇猛的大海,人力有時而窮。總之填海造陸工程不但齊白菜造得無聊,連提倡者史泰龍也是一個頭兩個大。</br>
這個扯遠了,繼續來說1936c型驅逐艦的事;</br>
當華夏方面將永遠健康要秘密訪問哥倫比亞的事傳達給里里島時,里里島外交部長王景興找到齊白菜,齊白菜才想起自己跟華夏的一攬子合作計劃里還有兩條驅逐艦還沒開始鋪設龍骨!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