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過兩天,那顧大夫就催著林二老爺帶他來見林逍榮,答應與他合作。不過他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逍榮立下字據,將他的秘方所制藥丸每年所賺利潤的三成分給他。逍榮當然不肯,表示最多只能給他一成的利潤,而且必須每年賺得一萬兩以上才能給他分成,否則他所賺的錢還不夠賠他的眼睛。</br>
顧大夫被人抓住把柄,不得不低頭同意。逍榮趁機追問了他的底細,原來他叫做顧澤生,是嶺南惠州人士。不過他說自己父母雙亡,年近三十也未娶妻,所以是無牽無掛,孤身一人。逍榮雖不大信他這話,可是也沒有盤根究底,很快叫了太和堂藥鋪的蕭老爺子來,介紹顧大夫與他認識,并且要他安排研制秘藥,又要顧澤生以后就在太和堂坐堂看診。</br>
蕭老爺子只知道他是給少東家看病的大夫,看情形少爺很相信他的醫術,于是便很熱心的跟他接觸起來。顧澤生人雖桀驁,可是也不得不暫時收起,裝作一副仁心仁術的樣子來。</br>
林逍榮單獨留下林二老爺說話,他以為逍榮沒有過分追究顧澤生,也應該就放過他這一回,可是沒想到逍榮開口就提出要分家。</br>
林二老爺愣了一下,說:“逍榮,雖然現在大哥已經把生意交給你管,可是家里還是他當家,你怎么能要跟我分家?大哥當年帶著我一起白手起家,說好了永不分家的,現在這樣算什么?”</br>
逍榮雖然看不見,可是仍直直的盯著他,說:“二叔,就算沒有發生這次的事情,分家也是勢在必行。有句話說的好,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不能因為您是我二叔,我就放任不管。您知道我年前匆忙趕去杭州是為了什么?”</br>
林二老爺一下子變了臉色,知道自己還有其他馬腳被抓住了,于是不敢吭聲。</br>
逍榮嘆了口氣說:“杭州的綢緞是我們京城店鋪重要的貨源,可是因為你拖欠貨款,去年冬天人家都找上門來要債,而且還不肯繼續賣貨給我們,今年開春我們就沒有新花樣的蘇繡可賣了。還有茶葉鋪也出了問題,放了不到半年的茶竟然都發霉變質。二叔,這兩年杭州的生意都是你在照管,你到底是怎么做的呢?”</br>
林二老爺吞吞吐吐的說:“一時周轉不寧也是有的,我又不是不給他們錢。再說今年雨雪多,茶葉才會發霉,我有什么辦法。”</br>
逍榮揮了揮手打斷他的話,態度強硬起來:“二叔,你不要解釋了。我只聽說你在杭州城外置了不少地,還買了一處宅院養了一個青樓女子是不是?”</br>
“你聽誰說的?我沒有!”林二老爺急得不行,連忙否認。</br>
逍榮又說:“你是長輩 ,你要納小我原管不著,可是這事要是被二嬸知道了,我怕她連夜就要趕到杭州去。而且你用賬上的錢來做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我就不得不管了。”</br>
林二老爺顧不得否認,只得求道:“逍榮你千萬別讓你二嬸知道,那就不得了了,我也是受不了她這個兇婆娘才一時糊涂。”二太太可是出名的醋壇子,平素里家里都是她做主,除了在大老爺太太面前還裝作賢惠幾分,其他人都不敢惹她。</br>
逍榮說:“二嬸雖然管得嚴了點,不過也是為了你好,她還一心管教逍云讀書,也是想他光耀門楣。二叔你的年紀也不小了,難道還看不明白嗎?”</br>
林二老爺連忙點頭稱:“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會了。杭州那個我也會遣送她回去。”</br>
逍榮說:“二嬸肯定不會同意你接她回來的,不過她既已出了風塵,也不必再將她送回去,只要給她一筆銀子好好打發了就是,以后也能嫁個正經人家。”</br>
林二老爺只有滿口答應,逍榮終于又回到正題:“算起來我父親比二叔您大十幾歲,這份家業大部分都是他一手所創,不過長兄如父,他一直待你不薄,就算要分家也不會虧待了你。”</br>
林二老爺聽他這樣說,知道還有一線希望,忙冷靜下來問道:“那你想怎么辦?”</br>
逍榮說:“我希望二叔你能主動提出要分家,至于怎么分法,我也有了打算。我在城南有一座四進的大宅院,也有二三十間屋子,比你們現在住的院子還大,我想以后你們全家就搬到那邊去。既然分家就得有個樣子,如果還住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那邊也不算遠,以后盡可常來常往。”</br>
林二老爺是知道那所宅子的,也沒什么不滿,于是又問:“那鋪子呢?”</br>
逍榮接著說:“我們林家主要的藥鋪和綢緞莊是不能分的,雖然我們都姓林,大家還是只認一個招牌,不能分成兩撥經營。不過我們新開的一些行當,主要是在城南的當鋪、米鋪還有金器首飾店,總共有五個店鋪都歸二叔你管,還有城外通州的兩處田地也分給二叔,您覺得如何?”</br>
林二老爺當然不滿足,這根本還不足林家產業的五分之一,可是他也不敢太過奢求,只好說:“那城南還有兩家茶葉鋪,可不可以也分給我?”</br>
逍榮搖頭說:“二叔你根本不擅經營茶葉,那兩家店不能給你。不如將東門那家飯莊也給你吧,食乃人生大事,吃飯的生意總是虧不了。”</br>
林二老爺一想那家吉云樓上下三層,比茶葉鋪可值錢多了,連忙一口答應。</br>
逍榮又說:“等過兩天我娘的壽辰過了您就跟我爹提這事吧,至于怎么說法您應該自有分寸。”</br>
“我知道的,你放心。”林二老爺答應著走了。</br>
分家這事逍榮之前也跟賢提過,他還讓她拿紙筆來記錄他的口述,將林家所有的產業全部列下來,光是京城就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店鋪,還有四五處宅院,郊外的三處田地。逍榮這些年在各地奔波,也都置了房子或者店鋪,其中杭州就有五六家。</br>
賢不大懂這些東西到底值多少錢,便好奇的問在京城里林家算不算最富裕的人家之一?逍榮笑了笑說:“京城是天子腳下,有權有勢的人何其多,他們就算一家店鋪也不開,也能日進斗金。林家不過是尋常富戶,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根本不值一提。”</br>
賢心里暗道自己果真沒有見識,想了想又問:“那這些產業哪些是你一手經營的呢?當初老爺交給你的比這個多還是少?”</br>
逍榮想了想說:“我二十歲的時候,爹爹就將生意全部交給我了,當時只是京城的十幾間店鋪,外地幾乎沒有,都是我這些年慢慢擴展的,還好都算經營的不錯。”</br>
賢從小雖不富裕,但孔老夫子向來視金錢如糞土,她也沒有多少錢財的概念,只是看到逍榮這般篤定,竟有也有些佩服。他雖不是讀書的才子,可也算是有能之人。(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