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演天地,十日十圣賢,一個才十幾歲的少年,怎么可能有如此天賦,這可是圣賢篇章啊!”
對于各國因為此事而聚集到大商京師的人,對這件事情尤為強烈,要知道在此之前,眾人都是不看好大商的,然而最后的結(jié)果卻震撼了所有人。
“這是圣賢之相啊!趕緊將這個消息傳回帝國,這個叫陳少君的少年未來恐怕至少都是圣賢之相!”
很快,一只只信鴿遠(yuǎn)渡重洋,傳入了大商之外的各個帝國。
而此時此刻,太后寢宮之中。
“太后!勝了,大商勝了!您舉薦的那個少年做出了絕世篇章,奪得了群英殿第一名,徹底擊敗了大文國!”
大門打開,一名錦衣小太監(jiān),心急火燎,幾乎是飛一般的沖進來,砰的一聲跪在地上,他的臉色通紅,神情激動不已。
“什么?我們真的贏了嗎?!”
饒是大商太后經(jīng)歷過大風(fēng)大浪,心性沉穩(wěn),聽到這個消息,依然忍不住心神震動,喜形于色,她的身軀猛地坐起,微微前傾,激動道。
“你確定嗎?真的沒錯?”
“太后,此事千真萬確。”
小太監(jiān)頭顱貼地,恭恭敬敬道。
“太好了,太好了!”
那一剎那,大商太后頓時長長舒了一口氣:
“陳宗羲,你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人是她舉薦的,但也僅僅是盡人事聽天命,本身并沒抱太大希望,但是結(jié)果出人預(yù)料。
“小妮子,這次你可是立大功了,說吧,你想要哀家怎么獎勵你。”
大商太后扭過頭來,望向身后的衛(wèi)蓁道。
“太后言重了,能為太后分憂,為大商分憂,也是蓁兒的福氣。”
衛(wèi)蓁屈膝,微微一禮道。
聽到陳少君獲勝,她比太后都還要高興,從陳少君進入群英殿開始,她就和大商太后一起默默等待消息,還好最后的結(jié)果并沒有讓太后失望。
“君哥哥,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衛(wèi)蓁心中一片喜悅。
“太后,您若真的想要獎勵蓁兒,不如還是獎勵少君哥哥吧,他才是這次文道比試的真正功臣。”
衛(wèi)蓁福身一禮道。
“你這丫頭!”
大商太后聞言,不由失笑,衛(wèi)蓁的那些小心思,她又豈會不知。
“知道了,等到那孩子過來,哀家一定會讓陛下重重賞賜他的。”
“謝太后!”
衛(wèi)蓁大喜。
而與此同時,另一側(cè),陳少君一走,陳宗羲立即成了整個大殿中的焦點。
“陳大人,恭喜!想不到令郎有如此才華,前途不可限量!”
“還是陳兄教導(dǎo)有方,如果不是陳兄和令郎,這次的文試,后果不堪設(shè)想。”
“哈哈,怪不得陳兄沒有把他的名字加入到群英殿的名單,原來是不想讓大文國事先探知太多,陳兄果然深謀遠(yuǎn)慮。”
“看來儒首也注意到令郎的才華,竟然親自替他主持文氣轉(zhuǎn)化儀式,甚至還派了三名大宗師來迎接,這可是史無前例啊!陳兄恭喜!”xしēωēй.coΜ
……
陳宗羲原本站在群英殿最偏僻的角落,但現(xiàn)在,那里卻被團團圍住,水泄不通,似乎那里才是整個大殿的中心,而四周圍一陣陣恭喜和道賀不絕于耳。
儒首的地位是超越學(xué)派的,是受到八大學(xué)派共同承認(rèn)的,而且其學(xué)問造詣也冠絕文壇,并且遠(yuǎn)在大宗師之上,受到所有人尊敬。
陳少君能夠受到儒首的接見,地位已經(jīng)和之前截然不同,更不用說陳少君這次勝出,幫忙挽救了整個大商文壇,包括所有學(xué)派的顏面。
不管子莒學(xué)派之前處于什么地位,這一次的力挽狂瀾都得到了眾人的尊敬。
最后還是那名地位最高的云紋錦衣太監(jiān)擠開眾人,走到了陳宗羲面前,他一臉笑容,滿面紅光:
“陳大人,這一次你為大商立下滔天大功,雜家一定會將今天的事情好好稟報陛下,陳大人,您辛苦了!”
說到最后,那名云紋錦衣太監(jiān)拂塵一擺,看著陳宗羲就像看著一尊福神。
“公公,言重了。”
陳宗羲回了一禮。
即便陳宗羲向來古板,不茍言笑,但面對這么多人的恭賀和道喜,再也無法板住臉。
“陳兄,令郎如此大才,你以后要對他好一點,不能像以前那么苛刻了。”
旁邊,一名和陳宗羲交好的戶部文官突然調(diào)侃著道。
此言一出,周圍眾人一片哄笑。
陳宗羲的嚴(yán)厲,在京師中,眾人還是頗有耳聞的,不管是做學(xué)問,還是管教孩子,皆是如此。
而大殿中,陳宗羲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但眼中卻是微微波動了一下。
以前他絕不會有這種想法,但是這一次,陳少君奪得孔圣誕辰,群英殿集會第一名,并且寫出了圣賢級別的絕世篇章,所有這些都讓陳宗羲心中掀起了道道波瀾。
“或許我真的以前對他太苛刻了。”
陳宗羲心中暗暗道。
不過陳宗羲心中的這些想法,外人不得而知。
有人道賀便有人厭惡,聽著滿殿對陳宗羲的恭賀之詞,遠(yuǎn)處,吏部尚書謝明遠(yuǎn)等人的臉色早就黑得像鍋底一樣,他可不會忘記陳少君與他的獨子謝川之間的恩怨。
“哼,有什么得意的,小心捧得高,摔得狠,——我們走!”
說著,轉(zhuǎn)過身來,拂袖而去。
……
且不提陳少君的勝出在整個京師掀起的波瀾,片刻之后,京師西北。
“陳公子,到了。”
一輛馬車停在官道旁,三位發(fā)須皆白的大宗師帶著陳少君從馬車內(nèi)走了下來。
“這里就是圣廟了,儒首大人就在里面等著,我們就送陳公子到這里,不進去了。”
三人道。
陳少君跳下馬車,放眼望去,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一人高的金色石碑:
“帝國重地,嚴(yán)禁靠近!”
而石碑周圍,就是一名名身材壯碩,如同山巒般矗立的皇室金甲護衛(wèi)。
“終于到這里了。”
陳少君望著眼前的金色石碑,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雖然從小長在京師之中,但是圣廟,陳少君還真是一次都沒有來過,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這里早已被皇室劃為圣地,同時也是儒首所居,嚴(yán)禁任何人靠近。
陳少君也就是遠(yuǎn)遠(yuǎn)看了一眼,也就是一個囫圇,根本沒看真切。
陳少君之前其實早就想來圣廟轉(zhuǎn)化浩然正氣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能來成,如今也算是借得這個機會,順帶完成。
身后三名大宗師亮了一面令牌,幾名把守的皇家侍衛(wèi)立即會意,向著兩側(cè)退開,給陳少君讓出一條通道來。
陳少君沉吟片刻,很快邁開腳步,走了進去。
金色石碑后是一個巨大的石板廣場,陳少君剛剛踏上去,立即忍不住長眉一挑。
“嘶!好濃厚的文氣!”
陳少君剛一踏足這里,立即感覺到了圣廟周圍無處不在的雄厚文氣,不,不只是文氣,其中還蘊含了一股股至陽至剛的浩然正氣。
那股能量混雜在文氣之中,竟然充斥在每一處空間,當(dāng)陳少君踏足這里,立即明顯感覺到一股股浩然正氣透過全身的毛孔涌入自己體內(nèi)。
不止如此,鬼族地界之行,陳少君體內(nèi)的兩張金色書頁所儲存的浩然正氣幾乎全部被他消耗殆盡,陳少君回到京師之后,也一直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恢復(fù)和補充,但是但陳少君踏足這里之后,一絲絲明顯的浩然正氣頓時加速朝著陳少君涌動,然后匯聚到金色書頁之中,兩張金色書頁立即迅速“充能”。
照這種進度,最多一炷香的時間,就能將兩張書頁全部充滿能量。
陳少君暗暗計算了一下,對于這個速度也相當(dāng)驚訝,雖然早就知道圣廟的存在,但圣廟的功效是他之前根本不知道的。
一路往前走去,整個廣場上除了陳少君再無他人,趁著這個機會,陳少君一邊前進,一邊仔細(xì)打量周圍,這片廣場乍一看非常普通,但是很快陳少君就看到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逆著光線看去,只見這些石板的表面赫然浮現(xiàn)著一道道奇異的紋理,陳少君開始還沒有在意,但仔細(xì)看時,卻赫然發(fā)現(xiàn)那是一行行經(jīng)史文字,而且那些文字并非人為刻上去的,而是渾然天成,就好像這些石板本身就有這些紋理。
不止如此,陳少君分出一縷精神力查探的時候,卻赫然發(fā)現(xiàn)每塊石板內(nèi)蘊含的文氣竟然不亞于一個大儒,這種事情簡直聞所未聞。
“這是文磚!”
陳少君喃喃自語,突然明白了什么。
傳聞之中,那些沒有生命的死物,在長久受到文氣熏陶的情況下,經(jīng)年累月,就會慢慢發(fā)生一些變化,變成一些具備強大能量的文道圣物,可以誅邪鎮(zhèn)魔,也能夠提升人的悟性,開啟靈智,這圣廟前的石板,里面蘊含的文氣濃得暈不開,并且已經(jīng)和石板融為一體,沒有一丁點的文氣外泄,就連陳少君一開始的時候都看走了眼,而需要達到這種效果,至少要近千年的時間。
換句話說,這些石板早在大商立國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并且一直受到文氣的熏陶。
但是這怎么可能?
陳少君眼中也不由閃過一絲訝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