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面兩輪有指定內容的比賽方式相比,最終的決戰反而是放寬了對選手的要求。
不僅對選手作品內容沒有限制,甚至就連題材、字體等一些具體規范也都交于選手自由選擇。
比賽限時三十分鐘,這也是給出時間最長的一輪比賽。
當大屏幕上的倒計時開始計數時,全場觀眾都將視線集中在了三位選手身上。
一號選手是王淼,當鈴聲響起的那一刻開始,他沒有著急動筆,反而是仰著腦袋看了周生和黃澀一眼,這才慢悠悠提起了毛筆。
作為陳會長弟子中年輕一輩的翹楚,王淼出身書法世家,悟性極高,進步速度也是同齡人中最快的,當然,他身上的傲勁兒也是最足的。
這也是為什么陳會長一直對他保持“冷處理”的原因,一個猴一個拴法,這種脾氣傲的需要時不時地提醒警示他。
相較于王淼,其實大家更加關注的是坐在中間的二號選手——周生。
他是陳會長最中意的弟子,同樣也是書法比賽去年的冠軍得主,無論是為人還是寫字,都得到了陳會長的真傳,處處透露著陳會長的氣息。
當然,這既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讓圈內一些大佬所詬病的正是周生太像陳會長了,或許他以后可以和陳會長比肩,但很難有所突破。
比賽開始后,王生盯著宣紙陷入沉思,仿佛在構思著什么。
相較于前兩個選手,現場大部分男觀眾的視線都集中在三號選手身上。
原本大家的關注點應該在前兩個知名度較高的人身上,這三號選手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生而已,誰會在意啊——
可是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子站在那里,不管多大年齡的男性,都會下意識地去看一眼。
男人至死是少年。
知道比賽規則后,黃澀早就做好了準備。
當比賽開始的一瞬間,他提筆揮毫,毫不拖泥帶水,動作迅速,筆鋒犀利。
坐在評委席上的評委們同樣觀察著三人的表現。
這其中為首的是書法協會的陳會長,以及文學院的韓院長。
兩人私下關系頗好,只是沒想到今日比賽到了最后,竟然成了兩人徒弟間的比拼。
盡管表面上大家都客客氣氣的,但心里面誰又不想自己的弟子拿個第一呢?
“老韓啊,”陳會長半開玩笑似的說道,“你覺得勝者會是誰?”
“都沒寫好呢,沒看到作品之前,不好說的這種事情。”韓院長笑呵呵地回道。
“我看這一輪你的那個學生有點懸哦——”
“怎么說?”
“第二輪的時候她閉目養神,鎮定自若,可這一輪卻有些急了,書法不就講究一個心靜嘛。”
韓院長樂呵呵地看著對方,其實他也注意到了場上“徐童”的變化之處。
怎么這一輪如此著急,比賽剛一開始就提筆開始書寫,連基本的構思時間都不需要嗎?難道說她是要臨摹而非原創?
可即使如此,也至少有個思索的時間吧,她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亂寫一氣?
到了這個時候,韓院長也期待自己的學生能夠以一敵二,拿下這次比賽的冠軍,不管對他個人,還是對整個學校,都是很有意義的。
可看了一眼另外兩個選手之后,韓院長不由得在心里嘆了口氣,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這么看來,高下立見,另外兩人一個自信,一個鎮定,倒不是刻意貶低自己的學生,而是“徐童”這一輪的表現實在有些著急了。
“等作品出來再看吧。”韓院長笑著回應。
盡管他已經對場上的某人不再抱有期待,但這么多年的經驗,讓他在任何事情塵埃落定之前,都不會輕易地給出一個定論。
“或許會贏呢,萬一另外兩個選手當場退賽呢。”他在心里想到。
比賽場上。
王淼在短暫的思考過后,最終選擇了王珣的《伯遠帖》。
帖子字跡為行書,內容不多,五行僅有57字。
對于進入決賽的選手來講,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相較而言,內容較多的字帖,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實力,就在大家都感到不解的時候,王淼接下來的舉動卻讓大家有種幡然醒悟的感覺。
當寫完帖子的正文后,王淼潤了筆鋒,俯身提腕,在一側的空白處開始勾勒各種線條。
一開始大家還有些疑惑,但隨著線條增多,隊伍中很快有人反應過來他這是在做什么。
繪畫。
《伯遠帖》內確實附有圖畫,內容是一座假山和一顆松樹。
書法和繪畫往往分不開家,在大家都在思索該如何將書法的特點體現出來時,王淼卻另尋僻徑,利用繪畫來賦予書法以“神采”。
當圖畫出現在宣紙上時,書法所描繪的內容瞬間活靈活現了起來,讓人有種躍然紙上的滿足感。
書法本就強調形神兼備,王淼這樣做的妙處就在于,他將《伯遠帖》內容形象地展示了出來,讓人更加對書法內容產生了代入感。
落款之后,王淼滿意地放下毛筆,隨后笑著看向旁邊的兩人。
周生不緊不慢,黃澀動作飛快。
王淼知道自己的師兄是不會繪畫的,因此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這樣做,如果只是單純地創作,肯定是贏不下周生的,可這樣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另一邊。
與其說是在思考,倒不如用“禪定”來形容更加合適。
五分鐘的時間,周生回味了“王羲之”的一生,當自己進入作者當時的創作情景后,他終于提起白毫,落筆如神。
而他選擇的貼子,讓現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就連陳會長看了后都倒吸口冷氣。
《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無人出其右。
伴隨著字跡,王生仿佛來到了山陰蘭亭之上,與文豪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筆走龍蛇,如清風出袖,如明月入懷。
看到三人中最為鎮定自若的王生,陳會長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能夠在決賽中敢于挑戰《蘭亭集序》這種難度的字帖,別的不談,光是這份自信與氣度,就已經勝出了別人。
冠軍得主,陳會長心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