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曹操聽完荀彧的話語之后,沉默了,這是他極力避之不談的一個話題。
他當然知道就算是他用李知的辦法遏制住了其他的諸侯,平民的傷亡也會非常大!
但是他實在是沒辦法了,如果現在不用李知這個兩敗俱傷的辦法,那最后,說不定他會因為諸侯的削弱之計而家破人亡!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雖然曹操也同情那些平民百姓,但是如果讓他在自己的勢力和平民百姓之間做個選擇的話,那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己的勢力!
“呵呵呵……”和曹操不同的是,李知聽到荀彧的質問之后,不僅沒有沉默,反而輕笑了起來。
“行之賢弟,你何時變得如此冷漠了?”荀彧見李知竟然還能笑得出來,痛心疾首地說道:“以往的那個愛民如子的行之賢弟去哪兒了?!
以往你哪怕是拼盡一切,也不愿意傷害平民百姓,為何此時會策劃出如此狠辣的計謀?難道你真的變的冷漠了?!”
“呵呵……”李知聽到荀彧的話,沒有生氣,也沒有反駁,輕笑了一聲之后,問起了一個不相關的問題,“文若兄,你知道一個弓箭手什么時候的威脅最大嗎?”
“……”荀彧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剛才也不過是一時氣憤,所以才會質疑李知。
但是在聽到李知這個問題之后,他立刻就冷靜了下來。
因為按照他對李知地了解,既然李知此時還能問出這個不相關的問題,那肯定是想用這個問題來回答他的質疑。
所以,荀彧便沉下心思索了起來。
等思索了一會兒之后,他若有所悟的抬起頭,看著李知說道:“一個弓箭手在張弓引箭,引而不發的時候是最有威脅的!
因為你不知道他將射向哪里、你也不知道這個弓箭手的箭法如何。
因未知而恐懼!
所以,當一個弓箭手張弓引箭瞄向你的時候才是危險的!”
說到這里之后,荀彧恍然大悟,他就說為什么李知突然會用出這種狠辣的計策,原來只是相互威脅啊。
“沒錯!”李知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后,笑呵呵地點了點頭,說道:“在下當然知道如果真的用了兩敗俱傷之策,受傷害最大的只會是那些平民百姓。
所以在下從來都沒打算讓孟德兄和諸侯兩敗俱傷!”
“原來如此……”本來還有些關節想不通的荀彧,聽到李知地話語之后立刻反應了過來。
隨后他若有所思的接著李知地話茬說道:“行之賢弟是想等世家準備好了人馬打算和諸侯兩敗俱傷的時候,立刻便放出風聲,將世家的動向告訴諸侯。
如此一來,諸侯絕不敢再輕舉妄動!
因為他們的底子不如主公,如果真的兩敗俱傷,那最后吃虧更大的一定是他們!
所以,行之賢弟之所以提出這個兩敗俱傷的辦法,不是為了真的想和眾諸侯兩敗俱傷,而是為了恐嚇眾諸侯,讓他們不敢用此辦法來削弱主公,對嗎?”
雖然荀彧最后是他的疑問,但是他眼中卻滿是篤定,
事到如今,他已經完全想明白了李知地計策
,雖然行與不知道什么叫核,威懾,但是其中的道理他還是能明白的。
沒錯,李知正是從后世的核,威懾中想到了這個主意。
李知就是通過此事來告訴眾諸侯,如果眾諸侯真的敢派小股精銳騎兵來曹操的麾下燒殺搶掠,以圖削弱曹操。
那他們立刻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到時候,誰都不好過!
沒人是傻子,眾諸侯在知道曹操打算和他們兩敗俱傷之后,肯定不敢再冒犯曹操的麾下!
因為他們的底子不如曹操,真打算兩敗俱傷,那最后失敗的一定是他們!
如此一來,這個難題便解開了!
“原來是這樣啊”一只被蒙在鼓里的曹操,此時總算是醒悟了過來。
他苦笑了一聲之后,瞪了李知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行之賢弟,你既然早就做好了打算,為什么沒告訴為兄?!
你可知,直至剛才為止,為兄一直都在愧疚?!”
“呵呵呵呵……”李知地曹操的話語之后,輕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漫不經心地說道:“孟德兄這不是沒問嘛,在下還以為孟德兄早就已經想明白了呢,
再說,難道在孟德兄的眼中,在下就是那種不顧平民百姓,只講求勝利的人?!”
“……”曹操現在還能說什么?只能沉默以對了。
因為往日的李知確實一切以百姓為主。
沒看他為了平民百姓,連教化天下都做出來了嗎?
誰敢說他不顧及平民百姓?
如此說來,曹操還真怪不得李知,怪也只能怪他自己胡思亂想,沒有領會李知的真意。
“呼……”就在曹操和李知打趣的時候,一旁的荀彧暗暗的動了一口氣。
說實話,剛才他進來的時候,是抱著必死的決心進來的。
如果曹操不更改主意,那他便一頭撞死在曹操面前,以死相諫!
在知道這是一場誤會之后,他心中大定。
倒不是他真的害怕死亡,而是他覺得如此死亡太過于悲戚了!
當然,說到底人對死亡還是充滿了恐懼,所以能不死還是不死的好。
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立刻就放下了心。
這一放心他又立刻想起了自己還有許多的公務沒做。
所以他便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隨后他放下酒盞,對著曹操微微的行了一禮,“主公,既然一切都是一場誤會,那屬下便先回去了。
屬下還有許多的公務要多,實在是耽誤不起。”
“嗯”曹操對于荀彧的勤勞能干非常滿意,點了點頭之后,關懷道:“文若莫要累著自己,若是累了可以適當的休息一下。”
說到這里曹操臉的一變,“再說,某家養了那么多的文臣,不能讓他們吃干飯!
你有什么事盡管吩咐他們便是,誰敢不遵命令,某家輕饒不了他們!”
在說到其他文臣的時候,曹操恨得牙癢癢的。
那些武將還罷了,因為曹操覺得,就憑他們那點腦子,根本就想不到這個兩敗俱
傷之策。
所以他們沒能出站出來,曹操也不怪他們。
但是曹操敢斷定超過兩成的文臣絕對已經想到了這個計策!
但是除了荀彧之外卻沒一個人愿意站出來和曹操共同背負這個罵名。
這讓曹操頗有一種養了一群白眼狼的感覺。
曹操現在只覺得他整個麾下,除了李知、荀彧、郭嘉三人之外,其他人都不可托付大事!
說起來郭嘉也是沾了李知的光,他自從來到曹操的府邸之后就跟著一直都跟著李知。
因為他提前知道了李知地打算,所以剛才在大廳的時候,郭嘉沒有站出來,曹操也不怪他。
因為,既然郭嘉都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場戲,那他再站出來表忠心就有些假惺惺的了。
其實曹操對于郭嘉的沉默不語還是頗為滿意的。
如果郭嘉剛才站出來表忠心,那他反而有些瞧不起郭嘉。
但是他卻不知道,如果郭嘉和其他人一樣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李知策劃的一場戲,那他也不會站出來!
李知對郭嘉的影響最大的一點就是,他教會了郭嘉什么叫做自私,什么叫做謀定而后動。
所以如果郭嘉不知道這是一場戲,那他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絕對會當縮頭烏龜,靜靜的看著事情發展。
當然,事情沒有如果,所以郭嘉此時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還是蠻高的。
不說郭嘉,且說荀彧,他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滿是感動地點了點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多謝主公掛懷,屬下先行告退了。”
說完之后他便打算朝外走,但是還沒走幾步,就聽身后傳來了李知的聲音,“文若兄,想必你也知道,在出去之后需要露出一副什么樣的表情吧?”
“哈?”荀彧滿頭霧水的轉過身,不解得對著李知問道:“行之賢弟此言何意?為兄還要做何表情?就這么出去不就行了嗎?”
“果然!”李知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后,一拍額頭,苦笑道:“幸好在下多問了一句,要不然文若兄可壞了我等的大事!”
“額……”荀彧聽到李知地話語之后,更加不解了,說道:“行之賢弟此言何意?
行之賢弟不要再打啞謎了,有什么話趕緊說便是。”
“唉……”李知聽到荀彧的話語之后,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問道:“文若兄難道忘了自己來此是為了什么嗎?”
“這如何能忘記?”荀彧聞言,立刻回答道:“為兄來此不就為了勸說主公回心轉……”
說到這里之后,荀彧突然反應了過來,“哎呀!為兄確實差點壞了大事!
為兄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勸說主公,但是主公并不是真的昏庸,而是設下了一個陷阱,所以主公的那番話語肯定不能更改。
如果為兄一副平常模樣出去,那其他人肯定會認為為兄已經勸阻住了主公。
如果在日后主公不更改命令的話,那為兄這幅平常的模樣便會成為破綻!
一旦他們發現了為兄異樣,說不定便不會上鉤。
如此一來,行之賢弟的謀劃可就功虧一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