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此物留作給你作為紀念吧,也好讓你時時警惕,日后不敢再做出糊涂之事。”
“這……”袁家主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滿臉為難,最后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李知,眼中滿是懇求之色。
這東西就是一張催命符,更是一個天大的隱患,他實在是不敢拿!
李知見此沉吟一會兒之后,沒有替袁家主說情,
因為剛才他已經(jīng)為袁家主說了一次情,不能太過得寸進尺。
再說了此物確實能給人家主提個醒,讓他時時警惕,不要再犯故錯。
袁家主見李知沒有為他說情的意思,便哭喪著臉恭恭敬敬的將那任命文書放在了自己的懷中,
此物雖然致命,但是他卻不敢摧毀!
誰知道什么時候曹操要看?
如果到時候他拿不出來,豈不是罪過大了?
所以他打算等回去之后便將此物用錦盒放著供奉起來。
一想到自己將要供奉的是一張禍害袁家主就欲哭無淚,但是現(xiàn)在面對兩位強人,他卻什么都不敢說。
曹操見袁家主將任命文書收起來之后便揮了揮手說道:“好了,你起來退下吧。”
“諾!”袁家主應了一聲之后,便站起身打算朝外走,但是……
“且慢!”李知卻叫住了他,說道:“你留在這里聽一下吧。
反正你現(xiàn)在也算是自己人了,知道我等日后的打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說完之后,李知在看袁家主看不著的角度,對著曹操使了個眼色。
曹操見此,神情一愣,隨后便反應了過來,李知這是還不放心袁家主,所以想繼續(xù)殺雞儆猴!
“這……”袁家主聽到李知的命令之后,滿臉遲疑,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曹操。
雖然他知道現(xiàn)在李知才是他的主公,但是在曹操面前,他也不敢不聽話。
所以,他只能希望曹操也讓他留下來,如此一來,他就不用左右為難了。
曹操在看到李知地眼色之后,便明白了李知地打算,所以他便順水推舟的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行之賢弟讓你留下,那你便留下吧,
記住,一會兒只帶耳朵、眼睛,不要帶嘴巴!”
“諾!”袁家主也知道規(guī)矩,所以他的應了一聲之后,便低著頭來到了李知的身后,垂首低目,不言不語。
曹操見此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后,才對著李知問道:“行之賢弟,為兄已經(jīng)探查明白了。
周圍的諸侯在經(jīng)過世家之事后,皆都不敢有所異動,他們怕是已經(jīng)放棄了擾境之策。
換句話說,如今世家已經(jīng)沒用了,我等是否立刻動手?”
“!!!”站在李知身后的袁家主聽完曹操的這番話語之后,瞳孔一縮,心中暗道僥幸,想道:“好險!如果老夫來遲一步,恐怕老夫也會被列在“世家”的名單中!”
李知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微微地側(cè)過頭,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站在他身后側(cè)的袁家主。
等見袁家主
臉上流露出慶幸之色后,李知才滿意的微微點了點頭。
李知將袁家主留在這里,就是要讓他知道,如果不是李知出手,那他便會和世家聯(lián)盟一般成為曹操的敵人,更是要面臨喪身之厄!
李知就是想以此來讓袁家主感激他,從而更加的忠誠于他。
如今李知想要達成的目標已然達成,所以他的目光也不再專注于袁家主,而是談起了正事。
只見他在想了一會兒之后,對著曹操回答道:“現(xiàn)在時機確實已經(jīng)成熟,立刻動手也沒什么。
但是孟德兄想如何動手?
如果動靜太大的話很容易會誤傷平民。
而且,孟德兄想用什么借口動手?
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借口,恐天下人會議論紛紛。”
曹操在打算動手的時候,其實便早已將這些事情想了一遍,所以聽到李知地問詢之后,立刻回答道:“為兄早已想好了借口。
為兄到時候會宣揚,是這些世家利用為兄的信任,帶兵圍困為兄府邸,逼迫為兄寫下那些任命文書,而那些任命文書便是佐證!
為兄在剛才已經(jīng)讓人裝作是帶著任命文書去涼州覲見皇帝的使者,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出發(fā)了!
等為兄將世家剿滅之后,便大張旗鼓的將這隊使者給召回來,然后再向天下人宣布事情的“真相”!
如此一來,天下人便沒人會覺得為兄是在卸磨殺驢。
就算是有一半個聰明人能看出事情的真相,相信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他也不會多說什么。
至于時間嘛……”
說到這里的時候,曹操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因為他根本就沒想到這一點!
在他眼中,普通平民只是他手中的棋子,為了能達成重要的目標,損失幾個棋子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他知道李知比較看重平民,他也愿意賣李知一個顏面,挑選一個適當?shù)臅r間來行動,以此來避開平民的損傷。
但是,因為事先沒有想好,所以他現(xiàn)在頗為為難,不知什么時間段還能有效的避免平民的損傷。
李志見此,也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之后,說道:“不如就在夜里動手吧。
夜里的時候平靜,百姓皆都在家中睡覺,世家也想不到我等會突然對他們動手。
到時候只要我等快刀斬亂麻,在世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將他們的府邸圍起來,便能有效的減少平民的損傷。
或者說,只要我等行動夠快,平民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損傷!”
“夜里……”曹操聽完李知地計策之后,摸著自己胡子拉碴的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夜里行動,雖然確實是一個好計策,足夠出人預料,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的增加。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曹操麾下的士兵大多數(shù)都有夜盲癥!
而想要在夜里行動,那就必須挑選一部分沒有夜盲癥的精銳士卒。
而在挑選士卒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大的動靜,世家在
曹操的軍隊中也安插了不少的人手,他們必然能察覺到這些動靜!
在這亂世之中,軍隊最重要!
世家之人在察覺到曹操的異動之后,肯定會胡思亂想,說不定會因此而引發(fā)大暴,亂!
想到這里之后,曹操便憂心忡忡地將心中的擔憂告訴了李知。
李知聽到曹操的擔憂之后,笑呵呵地搖了搖頭,指了指自己,說道:“孟德兄,難道你忘了帶下手中的那五千親衛(wèi)了嗎?
他們可都是在下精挑細選出來的勇武之士!
并且,因為他們吃的比較好,再加上在下又有意的給他們增添食物的種類,所以他們皆都沒有夜盲癥。”
“五千……”曹操聽完李知的話語之后,臉色一喜,但是在聽到李知親衛(wèi)的數(shù)額之后,又緊皺著眉頭問道:“雖然五千人勉強夠,但是很難保證不出什么疏漏。
最好是再翻一番,湊夠一萬人,如此才能保證有較大的成功幾率,可是另外五千人為兄去哪里找?”
如果僅僅是打敗世家中的那些奴仆和死士,五千人確實已經(jīng)綽綽有余。
但是想要將他們一個不剩的干掉或者俘虜,那五千人就有些不太夠了,最少得有一萬人才能保證有較大的成功幾率!
““燈下黑”這個比喻還真沒錯。”李知哭笑不得的笑了一聲之后,說道:“孟德兄光記著在下有五千精兵,卻忘了自己也有八千精兵了?”
“八千精兵?為兄哪來的八千精……”說到這里,曹操突然反應了過來,“行之賢弟說的是護衛(wèi)為兄安全的那八千親衛(wèi)?難道他們沒有夜盲癥?”
曹操的這八千親衛(wèi)是當初李知送給他的,也是曹操起家的兵馬。
當初,這支軍足足有數(shù)萬人,但是在經(jīng)過數(shù)場大戰(zhàn)之后,這些人也漸漸的損失到了八千,但是這八千人皆都是百戰(zhàn)精英!
后來,曹操顧念舊情,再加上這些人又是他第一支大軍,意義非凡,所以在折損到不到八千人之時,曹操便不讓他們上戰(zhàn)場,而是將他們分配在自己的身旁,成了自己的親衛(wèi)。
因為這些人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其忠心已經(jīng)不用再試探,作為親衛(wèi)正合適。
但是曹操卻一直以為這些人都有夜盲癥!
因為原本這些人在黑夜里都看不清東西,當時曹操還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
但是后來曹操在知道了當初袁紹的冀州戰(zhàn)役之后,才知道這種癥狀叫做夜盲癥。
然而曹操既不知道夜盲癥的起因,也不知道該如何治療。
所以,雖然這八千人跟著曹操吃好喝好,但是在經(jīng)歷了這么長時間,曹操還是想當然的認為他們有夜盲癥。
“沒錯!”李知笑呵呵地點了點頭之后,說道:“這些人本來確實是有夜盲癥,但是這癥狀也只是因為缺乏某種食物中的養(yǎng)分才造成了這種病癥。
而他們在成了孟德兄的親衛(wèi)之后。吃得好喝得好,再加上在下來到孟德兄的麾下之后,便接管了孟德兄麾下所有大軍的給養(yǎng)。
隨后在下便有意給他們增加了營養(yǎng),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修養(yǎng),他們早已經(jīng)脫胎換骨,再也沒有了夜盲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