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天色未明之時,李知正在熟睡,突然之間大帳被人猛的拉開,把他驚醒。
察覺到有人入內(nèi),李知猛然的睜開眼睛,快速的翻身而起,抽出了枕邊之劍。
待仔細打量一番之后,見是皇甫老將軍,李知長長的松了一口氣,看著皇甫老將軍無奈的問道:“天色尚早,老將軍來找晚輩何事?”
老將軍面色焦急的說道:“昨日晚上,老夫收到了子干兄的一封絕筆信,言稱其三日之后便要出城與黃巾決一死戰(zhàn)!”
“什么?!”李知大喊了一聲,猛的掀開被子,從榻上快步的跑了下來,一把抓住皇甫老將軍的衣袖,緊張的問道:“為何如此?
他們?nèi)粼诔侵羞€能多堅持幾日,為何要出城決戰(zhàn)?”
“唉!”皇甫老將軍長嘆了一聲之后說道:“想是子干兄見無援軍來援,遂起了死念,不想在城中坐以待斃,所以便出城與黃巾同歸于盡!”
“三日…”李知聽完皇甫的解釋之后,撒開了他的衣袖,呆呆的站在那里,默念著所剩無幾的時間。
隨即,他猛然的回過神,對著外面大聲喊道:“來人!擊鼓聚將!”
“咚咚咚…”
一陣急促的鼓聲傳來,把正在熟睡的眾將士驚醒,醒了之后,紛紛的快速的穿衣蹬鞋。
有幾個軍官快速穿好了衣服之后,對著眾人大聲喊道:“快點,快點…!若是起晚了,軍規(guī)處置!你們幾個憨貨,還不快點起來!”
說著朝還沒起床的那幾個人,用刀鞘狠狠的打了過去。
“哎呦!莫再打了,我這就起!”那幾個偷懶不想起來,被其長官用到家一陣狂打之后,哭爹喊娘的快速爬起身。
等眾將士起身來到操場之后,紛紛排兵列陣,等候自家主公。
但李知來到操場之后,其麾下眾將士已經(jīng)排列了幾個大方陣,李知見此,欣慰的點了點頭,對自己部隊的快速反應十分的滿意。
李知來到軍陣之前,對著眾將士大聲喊道:“昨晚,本候收到了盧公絕筆信,廣宗已經(jīng)堅持不下去,盧公欲出城與那黃巾張角決一死戰(zhàn)!
然而,他等原來只有一萬余人,如今經(jīng)過這幾天的慘戰(zhàn),想必現(xiàn)在也只有五六千人罷了!
如此出城,無異于以卵擊石,我等皆是大漢子民,豈能坐視同袍陷于絕地而置之不理?!
如今,本候決意帶兵去救援他等,你等可愿得本候再次征戰(zhàn)沙場?!”
李知話音剛落,眾將士便齊聲喊道:“誓死追尋主公……!”
李知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便臉色一正,大聲喝道:“本候麾下大軍,在原來之時從未有過軍名。
如今黃巾四起,天下民不聊生,我等亂世之人,只能痛苦掙扎,以求活命。
此次征戰(zhàn),本候希望爾等皆能全身而退,所以,自今日起,本候麾下大軍便稱為乞活軍!”
李知話音剛落,眾將士齊聲大喊:“多謝主公!乞活軍萬勝!”
見自己麾下眾將是皆是士氣高昂,李知點了點頭,翻身上馬對著眾將士大聲喊道:“眾將士聽令!”
“屬下在此!”
“因本候不善軍務,所以,此次救援廣宗,乞活軍便由皇甫老將軍帶領(lǐng),爾等不可怠慢!”
聽聞此言,眾將士面面相覷,其中有些黃巾之人更是面露愁色。
因為他們原來圍困過皇甫老將軍,如今到了皇甫將軍的麾下,怕是被當作死士一般對待,所以便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聽從。
見到軍隊之中的黃巾猶豫不決的表情,李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他們的顧慮,對著幾個從起兵之時便一直跟著自己的老兵使了個眼色。
那幾個老兵得到暗示之后,率先帶頭對著皇甫將軍行了一個軍禮,之后大聲喊道:“我等遵命!誓死追隨老將軍!”
帶著幾個老兵開口之后李知麾下的其他士卒也都反應過來大聲的跟著喊道:“我等遵命!誓死追隨老將軍!”
而軍中的眾黃巾,在從眾的心理作用下,也跟著大喊起來。
李知把這些黃巾安撫好之后,把目光轉(zhuǎn)向的一旁的皇甫老將軍,恭聲說道:“如此,小侄把乞活軍托付于老將軍了,望老將軍能夠愛惜乞活軍,莫要讓他等出現(xiàn)太大的傷亡。”
皇甫老將軍看著面前的軍陣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李知的話語也不太在意,隨意的應付道:“賢侄放心,老夫省的。”
見皇甫老將軍對眾士卒生命的輕蔑,李知心中有些不悅,但是隨即便壓了下來,沒有說什么。
待乞活軍準備好糧草和各種輜重之后,皇甫老將軍便翻身上馬,一揚馬鞭大聲喊道:“出發(fā)!”
說完皇甫老將軍便快馬一鞭向廣宗方向行去。
見他如此焦急,李知和曹操郭嘉三人相視一眼,無奈一笑,便也跟隨著皇甫老將軍快馬而去。
而是乞活軍在軍中眾將校的率領(lǐng)下,小跑著跟上了他們。
待大軍行進了約有五六十里之后,乞活軍皆都勞累不已,行軍速度也漸漸的慢了下來。
皇甫老將軍在前面卻還催馬行進,李知見他太過于著急,便大聲的喊道:“老將軍且慢一些,大軍有些跟不上將軍。”
皇甫老將軍聽到李知的喊聲之后,回頭一看,見乞活軍確實慢了下來,眉頭一皺,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向中乞活軍奔來。
等他回到軍中之后,對著那些行軍緩慢之人,揚起馬鞭劈頭一頓亂打,邊打邊大聲罵道:“快點兒!才行了數(shù)十里便如此緩慢,定是你等偷懶!”
李知見皇甫老將軍有些太過于急躁,便快馬上前,一把抓住他揮舞馬鞭的右手,安撫道:“老將軍莫要著急!
盧公不是說三日之后才出城決戰(zhàn)嗎?如今在時間上來得及,沒必要如此急躁。
而且,大軍已經(jīng)行了五六十里,連馬兒都有些累了,更不用說小侄麾下士卒,請老將軍暫熄雷霆之怒,讓他等稍作歇息,再行行軍如何?”
李知話音剛落,皇甫老將軍便一下掙脫了李知抓著他的手,怒聲喝道:“混賬話!
雖然子干兄說是三日之后才出城,然而,此時子干兄必定岌岌可危,我等早去一時,便能早一時讓他脫離安危險之境。”
李知聞言眉頭一皺,他也知道皇甫老將軍說的在理,但是自己麾下士卒確實有些撐不住了。
若一直以這樣的行軍速度前進,那到了廣宗之時,怕是乞活軍也沒有多少戰(zhàn)力。
想通這些之后,李知對著皇甫老將軍溫言安撫道:“老將軍莫要急躁,大軍如此急行軍,便是到了廣宗之時,乞活軍怕是也沒有多少戰(zhàn)力了,更不用說救援盧公等人。
莫不如讓他們休息一下,等他們休息好了之后再急行軍,必定事半功倍。
俗話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嘛,現(xiàn)在休息,也是為了日后更好的救援盧公。”
本來,李知以為自己的誠懇之言,皇甫老將軍能聽進去,卻沒想到,他搖了搖頭之后,不悅的說道:“子干兄乃是國之棟梁,豈能為了區(qū)區(qū)幾個士卒便拖延救援子干兄?
莫說只是勞累了一些,到了廣宗之時,只要能夠救出的干兄,這乞活便軍全軍覆沒,又能如何?
這些黃巾和流民所成的軍隊,豈能與子干兄這種大漢棟梁相提并論?行之賢侄莫要說了,老夫心意已定!”
“可是…”李知聞言剛要開口,因為皇甫老將軍揮手打斷。
只聽皇甫老將軍厲聲說道:“沒有可是,此時乃是老夫的領(lǐng)軍,不用賢侄多嘴!”
說完之后,他轉(zhuǎn)頭看向大軍大聲喝道:“繼續(xù)急行軍!膽敢怠慢者,殺無赦!”
李知見他如此不通情理,正要上前與他理論,便被身后的曹操一把拉住,小聲的對他說道:“行之賢弟莫要再說了。”
李知見曹操拉住自己,有些憤憤不平的問道:“孟德兄為何拉住在下?在下要去找老將軍理論,為將之人,豈能如此的不愛惜自己的麾下?!”
“唉!”曹操看著滿臉氣憤的李知,嘆了聲氣之后,對他說道:“賢弟有所不知,皇甫老將軍不僅是精通兵家,更是精通法家。
而在他成為將軍之后,便集兩家之多長,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帶兵之道。
老將軍帶兵之道,乃是以嚴、以速、以精,所以賢弟現(xiàn)在便是去跟他理論也毫無用處,一個不慎,賢弟還要被皇甫老將軍以軍法處置。
因為在皇甫老將軍領(lǐng)軍之時,他便是一個鐵血無情的沙場之將,而不是平日我等見過的和藹長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