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說話向來是靈驗的,查文斌說他是烏鴉嘴,說什么來什么。這種時候,氣氛本來就是極度壓抑的,再來個烏鴉嘴,那結果可想而知。
“石頭,去找找看有什么東西可以做個火把,這火折子罷葉歡在他們周圍用石子畫了一個圈兒,圈兒的死角上各用三塊石頭堆了一個品字形,最上面的那塊石頭上,他畫了一個查文斌從未見過的符,有些像是骷髏。“只要不出這個圈兒,你們就不會有什么事兒,老實點呆在里面,別跟唐三藏似得被騙出去。”
胖子還想說話,查文斌給了個眼色道:“讓你休息你就繼續休息吧,大事兒錯不到哪里去的。”
起身,他還垂了垂自己的腰背,從年齡上看,葉歡今年也六十好幾了,說是一個遲暮的老人也不為過。因為他修習鬼道,所以身體其實是比不上正道的,他的骨骼已經發生了變形,聽馬肅風說但凡是走這條路的,就不會長壽到哪里去。收的鬼魂多了,難免的也會遭天譴,速成總是付出代價的,而其中一條便是無后,但凡是修這個的,命根子那玩意兒據說會萎縮,直到失去生育能力。而保持處子之身也是其中一點,所以有得必有失,如果沒有純陽之血他一早就會被鬼氣反噬,饒是這樣,也僅僅是表面上看見來比較光鮮罷了。
一人手里拿著一個火把,三十步的距離,算不得長,也算不得短。查文斌像是個孩子一般跟在他的身后,如果說以前葉歡給他的感覺是厭惡和邪惡,那么今天他竟然有了那么一點的安全感。應征那一句,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此刻危險來臨的時候,他也需要依靠。
火把能照亮的也就三四米,再遠就是一片了,當一個輪廓凸顯出來的時候,查文斌還以為是石頭或者是倒下的樹干。幾乎與他腰齊平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綠油油的東西,走近才發覺那東西表面上殘留了一堆苔蘚,這東西很長,呈圓柱形,有一定的斜度,高高低低的并不平。葉歡輕輕剝離了一些表層的苔蘚,逐漸露出的是帶著些許中空模樣的黃褐色鈣化狀物體,用手輕輕扣著有回聲,這說明,這東西里面是中空的。
看著葉歡的臉色鐵青,查文斌問道:“前輩,這是個什么東西,是不是傳說中的龍骨”龍骨就是恐龍的化石,在1977年,浙西北曾經發覺過一批恐龍的化石,其小腿骨就有一米多長,全身更是超過了十五米,曾經轟動一時。在崇拜龍圖騰的中國,龍骨歷來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東西,所以查文斌第一個便覺得是龍骨。
“一開始我也覺得可能是龍骨,”葉歡用手摸著那東西道:“可是它這里有個膝蓋,更加像是人的,我們且往前面走走看。”再往前,地上還散落著不少這種奇怪的東西,有的大有的小,還有一些已經斷裂埋葬在了土中,要區別一具骨架,最簡單的便是找到頭骨,當他們想要的答案出現的時候,兩個人都震驚了
不知道怎么形容,那是一具完整并且巨大的類人形態骨骼,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其比例和對應的骨骼位置與現代人相差無幾,尤其是牙齒和眼窩都可以判斷出這的的確確是一具人形骸骨。光是眼窩就有足球大小,一顆牙齒能比一般的麻將還要略大,雖然他們先前已經領略到此處的異樣,但是從未想過竟然會有人的骨骼出現
“是個巨人”葉歡說道:“原來傳說是真的”
“什么傳說”
葉歡道:“史記周本紀中說,后稷的母親姜嫄,在野外曾見到過巨人的足跡,她因踐踏了巨人足跡而生后稷。同樣的內容,首先見于詩經大雅生民篇,也恰巧你們這里有一座稷王廟。而另外一件事則是在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
說吳國討伐越國,攻占會稽后,得到了“骨節專車”。
吳國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長的骨節,便派使節去請教學問淵博的孔子。使者見到孔子,并不直接說明來意,而是首先問孔子:“什么東西的骨頭最大”孔子說:“當年大禹召集群神在會稽山聚會,防風氏遲到。大禹一怒之下便殺了他。防風氏的大腿骨節正好與車一樣長,這便是骨頭中最大的了。”
使者又問防風氏部落的歷史,孔子告訴他:防風氏這個部落,在舜、夏、商時稱為汪罔,在周時稱為長翟di,現時叫他們大人。
使者又問:“人最多能有多么高”孔子回答說:“僬僥氏jiaoyáo高三尺,是人類中最矮的了。最高的人不過是他們的十倍,就算是人高的極限了。”吳使者聽了孔子的這些話,無限敬佩地說:“您真是個了不起的圣人啊”
浙西北自古就是越國的領地,這個防風氏也就是汪罔部落是更隨著大禹的一支,其位置應該距離會稽,也就是現在的紹興不遠。根據傳說自虞舜至春秋時期,中國一直有一個巨人部落或巨人種族存在著,但到了孔子時代,已經有許多人不知道這件事了,可見這個種族的發展越來越不興旺。
而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下令收集全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銷毀,并用這些青銅重鑄了各重達三十四萬斤的十二個銅人,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但是,秦始皇為什么忽然想起來要鑄十二個個銅人呢
據漢書五行志解釋:這是因為秦始皇二十六年,曾有十二個“大人”出現在臨洮。這些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秦始皇就是從這突然出現的十二個“大人”得到啟示,所以才想到要鑄十二個巨大的銅人以威示四方的。”
葉歡繼續說道:“在路史國名紀曾注引吳興記:“吳興西有風山,古防風國也。吳興就是現在的湖州,這里剛好位于湖州的西邊,還有一件事你恐怕不知道。在防風氏被殺后,鮮血順著山坡流下,“血染上下紅”,鮮血先流經過的地方叫做上紅,后流經過的地方叫做下紅,在歷史上人們曾經稱呼這兩個村莊為上洪和下洪同樣是屬于遠古神話部落,它們與風氏之間有什么聯系,單從防風氏和風氏這兩個字來看,其中必定是有一些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