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楊峰陡然一聲暴喝:“衛丞,拿劍來!”
不遠處的衛丞,當即奉上天子劍。
這一幕,讓眾人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天子劍不出則以,一出,定要見血!
楊峰盯著趴在地上,幾乎已經嚇到癱瘓的客旗,一字一句道:
“今天,孤要為大魏,除掉你這個奸佞!”
鏘的一聲!
天子劍出鞘,金鐵交鳴聲猶如潛龍清吟!
那凜凜寒芒讓眾人當即為之變色:
“陛下當真要斬了這大魏右都督?”
“這……未經廷議而決重臣,大魏自古未曾有過先例啊!”
“陛下,還望三思!”
相比于眾人的驚駭,客旗更是滿心絕望的嘶吼:
“楊峰!你……你怎能如此歹毒!”
“大魏從未有過尚未定罪而斬大臣的先例,你憑什么殺我!你怎么敢殺我!”
“我若死,大魏江山必亡!你楊氏必亡!”
聽完這一番話,楊峰卻是依舊高舉天子劍,眼眸之中,掠過寒芒:
“我大魏江山,萬世一系!”
“你若不信……就在九泉之下,好好看!看我大魏,如何立萬世之太平!”
說罷,不等眾人反應過來。
楊峰奮起長臂,陡然揮劍,三尺寒芒掠過!
這一劍,斬落的不僅僅是客旗的人頭。
更是斬斷了無數所謂‘老臣’們的顏面,昔日的廢物秦王,如今甚至敢直接動手殺了位極人臣的右都督。
而他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沒有任何辦法,就連上前阻攔的勇氣,都沒有!
霎時間,滿腔鮮血從無頭的尸體上噴涌而出,濺得滿地都是,包括周圍人的身上、臉上……
平日里以客系門生自居的典客覃江,這時候已是兩股戰戰,幾欲跪倒。
而顏嶸、顏森這對父子,同樣被濺了滿臉的血。
顏嶸已被嚇得手腳發涼,大腦只剩嗡嗡聲不停回蕩著。
城府極深的顏森,同樣臉色難看。
“姓楚的……”
楊峰看著眼前的無頭尸體,仍沒有消氣。
畢竟,眼前這具尸體,在一分鐘前,還是他的生死大敵,大魏的五軍都督居然真的死在了他的劍下。
一時間,楊峰都感覺有些不真實!
即便再不真實……那鋪面而來的血腥氣息,卻是在告訴他,這,就是現實!
“成王敗寇!”
楊峰眼眸漸漸瞇起,望著這具殘尸,似乎要將這客旗的凄慘死相記在心中,引以為戒!
“陛下,可需要末將·……”
見楊峰許久未語,衛丞湊了上來。
話沒說完,楊峰搖搖頭道:
“直接將他拖去亂葬崗喂狗。不過,畢竟是為國操勞幾十年的功臣,就不必趕盡殺絕了。”樂文小說網
說著,楊峰忽然扭頭,看了顏嶸一眼,淡淡對衛丞道:“直接將客都督府上下,全部發配嶺南!百年之內,不得回歸關中!”
“若敢犯者,客氏皆斬!”
眾人聽到這話,不由面面相覷。
按照大魏以往的朝局斗爭,哪怕是敗者,就算被發配流放。
可禍不及子孫,大不了,韜光養晦幾十年,讓子孫們再入朝堂拼殺就是。
但楊峰這一舉動,卻是直接扼殺了客氏崛起的可能性!
百年之內,不得入關中!
“還有,立刻清點客旗的所有財產,今日就要將一應財務匯報上來。”
“是!”
衛丞抱拳,不敢有半點怠慢,匆匆奉命而去。
直到這時。
楊峰這才環顧四周,看向在場的九卿,以及楊正南、顏森。
不過,目光掃過顏森時,他有些驚訝,因為剛才被濺在臉上的鮮血,這位大魏唯一的內閣首輔,卻是擦都沒擦。
就頂著一臉的血,直視楊峰。
“咦?”
除了顏森之外,楊峰還發現原本在場的太仆鄭榮,卻是不見了。
但這畢竟不是什么大事,他也不在意,索性沖著眾人一笑:
“讓諸位見證這些事,實非孤之本意,原本孤只是想讓客旗認罪而已。”
“接著就是走該走的程序,先定罪,再行刑罰。”
“不過……”
楊峰隨手將天子劍柱在地上,還是一臉的笑容:“這客旗犯下如此謀逆大罪,還敢狂妄!孤既手持天子劍,自然要出手為國除奸,不知諸位以為,孤做得如何?”
“......”
不少人陷入了沉默。
畢竟曾經權傾朝野的紀忠賢和客旗,都已人頭落地。
特別是客旗一死,現在這滿地的鮮血都沒擦干凈,這讓他們如何敢再回答楊峰的話?
萬一惹毛了眼前這位兇神,一劍劈過來,他們上哪兒喊冤去?
“陛下……做得沒錯!”
覃江強行擠出笑容,幾乎是顫抖著行禮道:“之前在客旗手下辦事,臣一時失察,竟沒看出這客旗有反骨!還望陛下莫要怪罪微臣……”
“嗯,很好!”
楊峰卻是沒有直接表態,只是點點頭,對眾人道:
“今日的事情,就到此為止吧!”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誰還敢說一個‘不’字?
一時間,眾人紛紛行禮,再不敢對這位新皇,有半點的不敬!
行禮之后,楊峰便示意所有人可以離開,不過,唯獨留下了兩人。
一位是自己的老師,身居天子太師的楊正南。
還有一位,正是李斯!
“去查查覃江跟鄭榮,九卿的位置,一個蘿卜一個坑,既然客旗已死,他們也該讓出位置了。”
楊峰先是對李斯道:“明日天亮之前,可辦得好?”
“臣,定不辱命!”
隨著李斯離開,楊峰才看向楊正南,剛想開口。
就見自己的這位叔叔兼老師,卻率先向自己躬身行禮:“陛下之聰慧,遠超太上皇!”
他這話沒有半點虛情假意,太上皇當初執政時,可沒楊峰這個手段,能跟當朝權臣博弈。
更別說,眼前的楊峰了,還親自出手,將位極人臣的五軍都督直接斬殺!
這樣的手段,這樣的魄力……亙古罕見。
“老師不可!”
看到楊正南突然對自己行如此大禮,楊峰一時有些受寵若驚,連忙上前攙扶。
但下一刻,楊正南卻是堅定地再次行禮:“這是為人臣者的禮儀,不可有亂。陛下可知道,如今朝野內外,已是暗流激涌,流言四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