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李巖把一個茶杯重重地摔在案前,茶杯在地上變成了一堆碎片。
    “曹越,你太無恥了,竟然派人潛到我的大營來偷襲,”李巖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沖著空寂無人的大帳大吼,“有本事你就出城與本將決一死戰,躲在城內不敢出來,只會派人來做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算哪門子英雄?你是男人的話,就與老子真刀真槍拼殺一番。”
    天已經大亮,大營內的火基本被撲滅,來襲的官軍也無影蹤了,大軍全部處于最高戰備狀態,準備迎接官軍可能的攻襲。做好這些準備后,軍營中的損失統計也交到李巖這里。
    看到統計的損失,李巖有點失去理智一樣暴怒。嚴加戒備之下,還是中了曹越的招,原本就對曹越怨恨頗深的李巖,當然是怒不可遏。
    他再次發誓,如果擊敗了曹越,將其生擒,一定要好好羞辱一番再殺之。
    不過李巖畢竟也是非常之人,惡狠狠地發泄一番,暴怒過后,也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這次意外事件。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低看曹越了。
    如此嚴加戒備之下,曹越手下的人馬,還是能潛入他的大營,破壞一番后從容離去,而他的人馬,慌亂之中不要說擊殺對方,連對方的影子都沒見到,根本弄不清楚潛進大營偷襲的官軍到底有多少,他們是怎么潛入的,又如何離開。原本李巖認為建奴南侵的途中被曹越數次偷襲得手,是建奴大意,曹越運氣而已,但現在他已經不這么認為。曹越手下,定有一支戰斗力超強的精銳人馬。
    這是一支讓人不可小視的人馬,李巖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這次官軍的突襲,李巖的人馬死傷有近兩千人,當然更大的損失是糧草。李巖軍中,糧草原本就不濟,至多只能支持半個月左右。這次被官軍毀了兩個存放糧草的地方,糧草損失近三成。
    這對李巖的大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他不得不重新考慮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劉宗敏的大軍還要好幾日才能抵達,如果官軍采取襲擾等遲滯手段,說不定十來天后才能抵達,而他部人馬,根本拖不起這些時日。李晨在考慮,是不是先于劉宗敏大軍抵達就開始攻城,爭取利用自己的八萬人馬,將大同城攻破。或者,就這樣撤退,與劉宗敏部會合,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李巖對攻破大同城并沒有任何的把握,官軍的戰斗力這次他實實在在地領會到了。大同軍的戰斗力,遠超他的想象,比他部人馬只高不低。面對這樣一支戰斗力精湛的人馬,還坐擁大同這座堅城,他想強攻而下,那很不現實。退兵也不現實,在沒有接到李自成的撤兵命令之前他如果退兵的話,肯定會受到嚴厲的處罰,李晨是知道,他部人馬攻打大同,最重要的目的是牽制大同、太原一帶的官軍,不讓他們南下支援河南、陜西一帶。
    李巖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繼續攻打大同。
    當然李巖還有另外的手段,只是那些手段能不能成功,他沒有任何的把握。
    在派出紅娘子到大同打探軍情之前,李巖委派了另外一些人,攜帶財物到大同,想收買大同的守將。如果收買成功,攻城時候,這些被收買者就可以打開城門,放義軍進城,有可能可以兵不血刃地攻占大同。在率軍抵達大同之前,李巖也接到了這些人的報告,說有人愿意與他們合作。只可惜,愿意合作的并不是曹越手下的統兵大將,只不過是把總、副千總級的人物。而曹越在大同各門的守將配備上都安排了很高的級別,副千總、把總級的人物不一定有機會打開城門,放義軍進城。
    思考再三后,李巖還是決定,小心為上,先不急于攻城,而是拔營起寨,再退后二十里,尋一更有利的地形扎營,繼續等待劉宗敏大軍抵達的同時,派出人馬,到附近搜集糧草,以補充軍需。
    *************
    有一點李巖并沒有想錯,那就是他部遭到官軍精銳小分隊偷襲的同時,劉宗敏的大軍也遭到了同樣的襲擊。只不過沒有嚴加防備的劉宗敏部遭到的損失,遠比他部嚴重。
    曹越雖然分別給李巖和劉宗敏寫了信,但他并不認為他的信能將這兩人打動,讓他們放棄攻打大同,與官軍一道聯合抗擊建奴。如果流寇能憑一封信就搞定,也不會有現在越演越烈之勢。
    因此曹越也沒絲毫懈怠,在加強戒備的同時,命令麾下的精銳特種訓練隊成員,利用一切辦法,遲滯劉宗敏的大軍行進速度,沿途不停對其部進行襲擾。
    對李巖和劉宗敏這兩個人物,曹越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李巖他是想爭取,這是他在派出特種集訓隊后,對李巖部一直沒有動手,對紅娘子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最重要理由。
    如果能將李巖的人馬爭取過來,那天下大勢馬上就會逆轉,這一點,曹越非常肯定。
    而對于劉宗敏,曹越就是想消滅,沒有爭取的想法,因此對劉宗敏部的打擊更早、更狠。
    半個月之內,劉宗敏部就遭到了五次莫名其妙的襲擊,之前沒有任何跡象,事后也查不到任何線索,每次襲擊的手法都是相似,那就是來犯者以焚燒營帳、糧草為主,并不戀戰,得手后就離開。
    這幾次遭襲,劉宗敏部遭到的損失并不是很大,除了糧草,人員上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對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甚至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大軍的行進速度因此嚴重遲滯,糧草也比計劃中的緊張了很多。為了避免糧草不濟,劉宗敏不得不下令,從沿途百姓那里“征收”。
    當然這征收是帶來半強迫或者完全強迫的性質,和明搶并沒有太多區別。
    而收到了這些有利戰報的曹越,卻是心神大振。劉宗敏的大軍開始搶掠百姓,他完全可以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將其擊潰或者殲滅。李巖一直不理會他的示好,繼續往大同城推進,曹越也暫時放棄了懷柔政策,準備給李巖一些警告,再看看有沒有可能爭取。
    如果狠狠打擊李巖后,李巖依然執迷不悟,那他只能趕盡殺絕了。
    曹越開始調整布置和計劃,準備出動出擊,不等流寇來攻城了,他要將李巖部和劉宗敏部分頭擊破。他相信自己能打敗他們,在他眼里,流寇的戰斗力根本沒辦法與建奴比,原來的歷史上,如果沒有建奴時不時犯邊,大明的精銳被消耗殆盡,那也沒李自成、張獻忠成氣候的機會。
    明朝被李自成滅亡,并不是說李自成的軍隊戰斗力很強,而是大明官軍戰斗力是渣渣的原因。
    曹越雖然自小接受紅色教育,在未懂事之前,也認同歷史教科上所寫農民起義都是正義的,都是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而揭竿而起,但長大后了解了更多的歷史,對歷史的認知有了徹底的改變。被官方及教科書刻意忽略的農民暴動所帶來的禍害逐漸被他接受,特別是唐末的黃巢,明末的李自成、張獻忠,更是深惡痛絕。
    穿越來到大明后,他發誓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改變歷史,要驅逐外虜,平定流寇,還天下以太平。
    當然,他也絕不會屈居任何人下,包括崇禎皇帝,現在的他,手握重兵,已經萌發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一個新紀元的想法。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就要消滅一切要消滅的敵人,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同盟軍。李巖和紅娘子夫婦他依然想爭取,但他現在要給他們一些教訓。
    “主動出擊,平虜滅寇”,這是曹越最新的計劃。
    他率先進攻的是李巖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