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在下從來不過問朝中事情。”李正揮袖說道:“胖子送客!”
    伏逆連忙又說道:“涇陽縣了且聽我解釋,我們……”
    李泰拽著伏逆就趕出了家門。
    他剛要再說什么,李泰摔門就關上。
    伏逆看著緊閉的大門心里失落,只好帶著人先回去。
    等人回長安之后,李泰寫了一份奏章送入長安,闡明如今情況,闡明了河西走廊之地的重要。
    這份奏章還沒送到甘露殿就被門下省官員看到了。
    一時間主結盟的文官們群情涌動,雖說這份奏章是魏王殿下送來的,可這上面的內容寫著是李正說的。
    連當今魏王都主戰。
    “一定是李正這個妖人蠱惑了魏王殿下!”
    “宵小之輩!”
    “他李正不在其位,不知時局險惡!”
    “一旦大唐和吐蕃開戰,必定民不聊生。”
    ……
    言官們同仇敵愾。
    朝中武將們主戰,言官們主和。
    雙方本就僵持不下,這次殺出一個魏王直接站在了主戰的一方。
    言官們立刻感到了壓力。
    不少言官聯合一起去涇陽討問李正!
    不能讓此子繼續蠱惑魏王殿下。
    近日魏王殿下一直在涇陽,不事朝政,盡和李正玩樂!
    玩樂也就算了,還對朝政指手畫腳,是可忍孰不可忍!
    彈劾李正的數十份奏章,陛下沒有一份發落的。
    言官們不敢像魏征一樣罵當今陛下。
    罵你一個李正何如!
    大批的言官來到涇陽村口。
    睡午覺的李正被李泰叫醒。
    “別睡了,一大群文官殺來了。”
    聽李泰說完,李正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什么情況?”
    李泰說道:“你看去看看吧。”
    起床出家門還沒走到村口,就聽到言官們的叫罵聲,聽著聲音確實是沖著自己來的。
    看到李正走到人前,言官們一眼就認了出來。
    “李正!你公然羞辱吐蕃使者,你是想讓兩國開戰嗎?”
    之前就聽李泰說過有不少文官彈劾自己,沒想到還殺上門來了。
    醒了醒神,李正說道:“你少給我扣大帽子。”
    “你不顧百姓安危,一旦吐蕃和大唐開戰你知道后果會怎么樣嗎?”
    “且慢。”李正叫住這個言官問道:“這位老大爺,你幾歲了。”
    見李正問自己,他開口道:“老夫今年六十三!河東謝氏。”
    “我知道了,你不用說這么大聲,我不是聾子。”李正上前走了一步說道:“你剛剛說開戰之后會有什么后果,那我問你吐蕃打到我們家門口了應該怎么辦?”
    “既然已經結盟怎么會打過來?”
    李正嘆息說道:“虧你們活了大半輩子,還相信結盟這種事情,歷朝歷代以來的盟約到頭來什么樣,三年前的渭水之盟你們現在就忘了?”
    言官們沉默下來。
    李正的話語依舊在回蕩。
    “河西走廊是什么地方!那是邊關要塞,關中的咽喉,你把你的咽喉讓給吐蕃?!你們口口聲聲為國為民,卻是要把關中最重要的隘口拱手送給吐蕃人換取片刻的安寧,我問你們,你們晚上睡得好嗎?你們的良心能安嗎?”
    有言官站出來說道:“那你也不該羞辱吐蕃使者。”毣趣閱
    李正苦笑道:“我真替你們丟人。”
    “你立刻向吐蕃使者道歉。”
    這話氣李正想笑,迂腐!
    難怪大唐這么多年拿五姓都沒辦法,有這么一群迂腐的老頑固在。
    也難怪大唐的科舉一直興不起來。
    李正瞧著這群老家伙,“我要不呢?去宮里告狀呀?去彈劾我呀。”
    “你!李正放肆!”
    李正對李義府說道:“拿筆墨來。”
    李義府動作很快,立刻就拿來了筆墨。
    李正就坐在村口,提筆寫下,“河東謝氏……”
    “你叫什么來著?”
    那言官回答道:“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謝家遠是也。”
    “多謝。”李正說完一邊寫道:“河東謝氏,謝家遠勾連吐蕃使者,從中謀取好處,私收賄賂,還隨地大小便。”
    “李正!你敢!你這是誣陷。”
    言官謝家遠扶著自己的額頭幾乎要當場氣得昏厥過去。
    李正笑道:“你們能風聞奏事的彈劾,我怎么就不能了,你們可別忘了,我可是中書省平章事也可以遞交奏章的。”
    “對了。”李正又問李義府,“我的官階是不是比他們都高。”
    李義府點頭,“縣侯完全可以彈劾他們。”
    寫下一個,李正指向另外一個文官,“你叫什么名字。”
    這些言官真的干凈嗎?
    真的沒有收錢財過嗎?
    他們也經不查。
    “不過也沒事。”李正對李義府說道:“你以我平章事的名義去中書省拿一份朝中官員的名冊過來,我把御史臺的言官全部彈劾個遍。”
    當天下午,李正寫了數十份彈劾御史臺言官的奏章送入朝中。
    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正難得遞奏章入宮,大筆一揮就是一連數十份。
    看著這些彈劾言官的奏章,李世民的表情非常豐富。
    這些奏章實在是太精彩了,有彈劾人家逛窯子的。
    甚至還有彈劾隨地亂扔垃圾有損朝中形象。
    隨地大小便?
    但是這些奏章里都帶著一條勾結吐蕃使者。
    說是李正意氣用事,可也沒想到他這么意氣用事。
    這一下子把御史臺的言官全部得罪死了。
    簡直是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
    是不是勾結吐蕃使者還有待商榷。
    倒是直直刺中了這些言官的要害。
    這些言官真的經得起查嗎?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去查而已。
    不得不說李正這個家伙的字還是一如既往地不堪入目,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太監來報說道:“陛下,祿東贊求見。”
    “什么事情?”李世民的目光沒有移開奏章。
    太監又說道:“說是結盟的事情,人就在承天門外已經站了有好一會兒了。”
    李世民掃興地放下奏章說道:“不見。”
    “喏。”
    祿東贊幾次想要求見李世民都被拒絕了。
    站在朱雀大街上,祿東贊看了承天門許久之后,扭頭離開。
    祿東贊也不是沒有想過要打退堂鼓。
    心中也念念不忘松贊干布交給自己的使命。
    更忘不了李正的那張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