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寧采臣也走了,只留下李忠一人在那兒意猶未盡的比劃著----他可能覺得識字比學雜耍更有出息,誰叫這世界讀書人少呢!
蕭極知道,寧采臣此行出去,便會因為沒有錢,而去那“不要錢的客店”投宿----蘭若寺!
說實話,蕭極穿越過來一個多個月,從未聽人講過蘭若寺的事,不過既然寧采臣都有了,那必然會有蘭若寺!
于是,三四個月不曾請過假的蕭極終于向掌柜的請假了,代價是三分之一的月錢,但為了自己的武俠夢,蕭極咬咬牙點頭應了。吞噬小說
“哼,刻薄鬼,老不死!”蕭極邊往外走,邊在心里恨恨得罵著。
不過,他轉念一想,就算他不請假,那掌柜的也會用各種理由把月錢扣除大半,這已經是慣例了,總之一句話,老板要想扣工資,你就是多喝口水也要當作伙食費扣的。
“童工,沒人權??!”蕭極搖著頭,感嘆一句,一邊還整理著懷里的東西。
出門時,蕭極還帶了一把短劍、一瓶黑狗血、一瓶自己拉的童子尿、辣椒粉胡椒粉兩包、銅錢若干,還有一大壺好酒三斤熟牛肉五個大菜肉包子;前面幾樣是來驅邪防身,對于蘭若寺,他可知道,那是個兇地。后面那些酒菜食物則是他打算孝敬燕赤霞的,拜師嘛,總得送點拜師禮,可惜人小帶不住,不然,背個烤豬頭去!
外面,雨已停了多時,街上也漸有了些行人,來來往往,熱鬧起來···
對面的瓜果小販這時也開了攤,正向一個買菜大娘使勁兒的推銷自己的水果。
蕭極站在街上,看著人來人往,一種輕松的的感覺油然而生----大半月沒出來了啊,自己還沒到在古代逛過街呢!
街上商店林立,客棧酒樓、妓院貨鋪樣樣不缺,還有打鐵的、賣刀劍的、成衣鋪、雜貨店,可謂小城雖小,五臟俱全。也有些進城的山民農夫,帶著些生疏野味、雞鴨狗魚在大街上賣著。
不過要說最多的,當屬賣香燭紙錢的!蕭極只走了半條街,就看見好幾家這樣的譜子了----唉!亂世人如狗,死于禍難的何其多,連賣香燭紙錢的都火起來了。
此時,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亂糟糟的,什么爛菜葉、果皮紙屑到處都是。
四下望了一下,蕭極又往前走,他見前面,一家賣紙錢香燭的店門口,圍著一群人,正聽那店主正滔滔不絕的說著什么事。蕭極見了,走過去,也聽聽他講些什么?
“那個書生,膽子忒大,敢去蘭若寺投宿!”
原來,店主說的,是剛才有一文氣書生,膽子大不怕死,敢去蘭若寺里投宿!蘭若寺什么地方,那可是鬧過鬼的兇地啊!
說得路人一陣大驚,連講那書生死定了,只怕連尸體都沒人收!
蕭極心想,這書生只怕就是寧采臣吧!急忙促上去,抓住一圍觀之人問道:“蘭若寺是什么地方,沒那么可怕吧?”
那路人驚道:“你這小孩好不曉事,不知天高地厚!那地方,年年也有自持膽大的人過去,不過一晚上,就全死了,連專門和尸體打交道的收尸人都不敢去呢!”說著,低頭一臉諱忌地低聲說:“那是個兇地,鬧鬼!”
“鬧鬼!”
雖然早知道那地方有鬼,但此時真正見人說起,還一臉的恐懼,心里也有些慌了。
不過,去還是要去的,蕭極連連點頭附和,又問明了蘭若寺位置,就謝過離開了。
找明方向,出城向東,蕭極疾走了一會兒,覺得夠了,便在半道上等著。
不多時,自城東來了個背書架的白衣書生,正是要去蘭若寺“投宿”的寧采臣,他見也蕭極在路上,有些驚喜。
“咦!小二哥,你怎么在這里?”
“哦!我去見我師父!”
“你師父?教文的?住哪???”
“教武的,蘭若寺!”
“蘭若寺!!你師父是和尚?!”
語氣有些激動,也不知他激動的是蕭極師父是住蘭若寺的,還是激動蕭極師父是個和尚。
“不是,是個道士吧···”
語氣有些不大肯定,其實蕭極也不知道燕赤霞是不是道士,不過就算不是,也和道士有關聯。
“哦!道士啊,我還以為你師父是蘭若寺主持呢!”
“呵呵···”
蕭極笑了笑。主持?或許是吧!反正蘭若寺里就燕赤霞一個活人,至于那些樹妖野鬼什么的,就是真做了主持,只怕也沒人敢去!
········
一路向東,七拐八拐,行了六七里,轉過一道彎,穿過一片白茅地,就到了一處山腳。
山腳處,有一個破爛的小茅棚,上面的茅草都快掉光了,看起來像是荒廢了許多年----這正是路人所說蘭若寺所在小山的標志!
這山不高,只一二百米。山間有一片小樹林,蔥蔥郁郁,十分繁茂;林中也是亂糟糟生著不少灌木雜草,一條小石階路,由此曲折而上,但由于久無人打理,雜草灌木長進路中,因而極不好走。
一進樹林,就覺四面溫度下降了不少,鳥蟲不叫,空寂無聲,一股陰森氣襲在心頭,蕭極心想,莫非我進了樹妖姥姥的陰冷氣場里了?
想著摸了摸懷里的黑狗血和自制的童子尿,心想若真有妖魔鬼怪前來冒犯,必叫你來得去不得!
不過又想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蕭極也不敢久留,還是快到燕赤霞那里去,只有那人的氣場才能對抗樹妖姥姥!
連連催促寧采臣走快些,寧采臣也覺得有些心悸,聽著就加快腳步,快速前行···
大概盞茶功夫,突然四面樹木一清,眼前一亮,來到一處開闊的平場地,場地后面,一座破敗荒涼的寺院,出現在二人眼前。
那一塊開闊場地,上面滿滿的落了一層枯葉,風一攪,便空出一大片,露出下面用來鋪地的青石板。
寺院破敗不堪,雜草叢生,一丈高圍墻處處開裂斑駁,只能從一些還未損壞的地方看出它原本被漆成的朱紅色。東面一端,索性倒塌了,形成個五六米的大缺口,向里望去,卻是一片同樣荒涼的景象。
門前石階也是落滿了枯葉,東一叢、西一座的雜草從石縫里鉆出來,迎風搖曳,顯出極強的生命力。
院門亦是朽敗之極,只剩下一半,耷拉著向里敞開著。
一陣大風掃來,吹得雜草點頭,落葉紛飛,更覺得這里荒涼無比。
同時,門前石階右側,一叢秋黃的高草被吹開,露出一塊青黑石碑來,上面刻著三個遒勁大字----
蘭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