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嬌終于低下了她高貴的頭顱。
對于她來說,爺爺這次罹患重癥生死攸關,讓她第一次感覺到了力不從心。
特別是羅源,讓她真切的認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渺小。
看著林天嬌欲言又止的模樣,羅源不想再多過糾纏,剛剛施展完神龍針陣,他頗為疲累。
帶著方明月回到診所以后,羅源也沒有放松下來。
剛休息半刻,羅源就根據(jù)藥方回到診所給林老爺子熬制靈藥。
在藥物的滋養(yǎng)下,林仲燁只覺得自己的情況好了起來。
已經(jīng)年近八十的高齡,之前被各種補藥滋養(yǎng)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身體強健。
可是這時候,他才終于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強健不過是外強中干。
羅源對他的診治后,他甚至覺得自己重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事實其實也是如此,林老爺子之前的筋脈盡斷,羅源根據(jù)神龍針陣和藥物滋補這一系列的流程,其實就是給林老爺子洗經(jīng)伐髓。
現(xiàn)下林老爺子的情況,實際上是換了一套經(jīng)脈。
如果不是囿于林老爺子的身體上的生理原因,他體內(nèi)的經(jīng)脈甚至可以再活百年。
不過羅源并沒有多說,畢竟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
林老爺子年歲已大,讓他覺得自己身體康健就可以了。
診治的這段時間,林天嬌幾度來到診所,想要把診費交給羅源,都被羅源一一推拒。
最終林天嬌無奈,只好找人繡了一面錦旗,給羅源送了過去。
林老爺子在村中待了月余,身體已經(jīng)大好,羅源的診所也更加紅火起來。
之前,羅源的診所由于義務出診,只有村中窮苦的村民才來看病。
村中大戶不相信羅源的醫(yī)術,寧可自己多行一趟前往路嶺南村,也不想讓羅源看病。
但是現(xiàn)在的情況已經(jīng)不一樣了。
很多人都知道林老爺子的威名,現(xiàn)在羅源治好了林老爺子的急癥,和林老爺子交情頗深。
他們在生病的時候也愿意少些麻煩,來找羅源診治。
不過由于羅源不收診費,這些人也學會了送錦旗的法子。
時間匆匆流逝,已經(jīng)是冬日。
方明月將村西王老板的送來的錦旗掛了起來。
這才不到一個月,小小的診所里,就是一片鮮紅的景象。
村長這時來到診所,手中拿著一張《清河晚報》的報紙,臉上都是興奮的神色。
“明月,好消息啊。”
“小羅上報紙了!”
只見《清河晚報》上極大的一個版面,都是林老爺子接受采訪時一再夸獎羅源醫(yī)術。
標題上大大的四個字,鋪了半個版面——“‘在世醫(yī)仙’羅源,摧枯拉朽妙手回春”。
村長看方明月表情震驚,臉上一副得意的表情,又扔出來一枚重磅炸彈。
“還有一個好消息,”看著方明月疑惑的表情,村長笑得更加開心了。
“清河市好幾個報紙和電視臺都和我打過電話,要采訪小羅呢!明天就來!”
等了許久還沒等到羅源回來,村長心中焦急,明天的事情還要好好籌備呢。
村長只能和方明月道別,口中還念念有詞明天的準備。
“禮炮已經(jīng)買回來了,對對對,還有紅旗,這次一定要好好辦一辦。”
直到傍晚,羅源才復診回來,方明月早已沉沉睡去。
這時的他,還不知道明天迎接自己的,是什么樣的場景。
第二日一早。
砰,砰。
兩道震天響的禮炮聲饒了羅源的清夢。
隨之而來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怎么?地震了嗎?
羅源睜開了雙眼,換上衣服出了門。
就看見村長帶著一眾村民,等在診所門口。
見到羅源出來,場面頓時喧嘩了起來。
小小的院落里,敲鑼的、打鼓的、放炮的、搖旗吶喊的,竟然全都是人。
羅源心中突然想到了一句話。
這場面可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若是院中再放個桌子,羅源怕是都要被擠桌子底下去了。
“小羅啊,為了感謝你為村子做出的貢獻,今天村民們就要給你開一個表彰會。”
還沒等羅源反應過來,村長就拉著他,被村民們簇擁著到了村里開大會的戲臺。
離戲臺還有百米遠,羅源才意識到,這邊的場景可比診所更要震撼。
羅源心里實在是大為震撼。
那立在戲臺前的大東西,難道是攝影機嗎?
這些拿著話筒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大冬天的,怎么還有女記者穿著裙子往自己身上貼呢?
羅源并不是一個一驚一乍的人,但是看到拿著攝像機和話筒隨著村民蜂擁而上的記者,他還是被嚇了一跳。
準備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村長時,羅源才發(fā)現(xiàn)村長正和市里來的幾個記者聊得開心。
羅源無奈,只得勉強應付起來。
幾個記者把羅源圍在中間,好好夸了一番,什么青年才俊、妙手回春。
人群中,余醫(yī)生站在記者之間,長嘆一口氣。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有一丁點兒成績就心浮氣躁、沾沾自喜,也不看看自己算什么東西!”
“不過湊巧診治了林仲燁,就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了!”
這人正是路嶺南村的醫(yī)生余節(jié),也是清河市中醫(yī)協(xié)會的會員。
余醫(yī)生這次前來,就是因為看到報紙上對羅源的報道。
怪不得最近常去自己那里看病的路嶺北村人,都沒有了消息,也不去復診了。
想到這里,余醫(yī)生心中對羅源更是不滿起來,話語中也帶了些酸味,高聲喊道:“羅醫(yī)生被稱為‘在世醫(yī)仙’,果真是名不虛傳呀。”
“我相信羅醫(yī)生一定不是歪打正著,一定是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剛剛好治好了林老爺子的惡疾。”
余節(jié)的話中帶刺,咬牙切齒,任誰聽了都為他的后槽牙憂心不已,咬的這么使勁,那該有多疼啊。
雖然羅源不認識余節(jié),也聽懂了他的話外之音。
這個人是要在電視臺的攝影機前給自己點下馬威啊。
羅源也沒有把他的指責放在眼里,匆匆應付了采訪的記者后,就打算轉(zhuǎn)身離開。
不過他想走,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路嶺北村的村民,大多都認出來了余醫(yī)生。
雖然他醫(yī)術還可以,但是對路嶺北村來看病的村民,診費總是貴了一些。
大家對他也是早有不滿了。
人群中,不知是哪個村民高聲叫嚷起來:“不如你們兩個比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