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
文人墨客的席上珍饈
美食札記
這道一菜同相筑傳堤為保北城。宋洪詩水人退蘇后東,坡徐所州創人制民。殺蘇豬東宰坡羊任作徐為州報知答州,時蘇,東有坡一推次辭黃不河掉決,口便,讓他家和人全做城成百紅姓燒肉回贈百姓。百姓食后,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于是開始競相仿制,并美其名為“東坡肉”。
蘇東坡的烹肉之法在其《燉肉歌》中可見奧妙:“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笨梢娮鰱|坡肉的關鍵在于小火、少水和長時間的燉煮。
材料
帶皮五花豬肉500克
調料
香蔥50克
生姜4片
白糖10克
醬油20克
花雕酒20克
做法
1 豬肉切成4厘米見方的方塊,用粗棉繩綁成十字結,扎口朝下。
2 平底鍋內放半碗油,將肉皮朝上,中小火慢慢煎出油脂,取出備用。
3 取一大砂鍋,鍋底鋪上一張竹篾,再墊上香蔥及生姜,將煎好的肉塊平鋪在鍋里。
4 炒鍋內放入適量白糖及清水,小火燒至白糖溶化、鍋內冒煙,白糖轉為深褐色,關火,放涼后再加入少量清水,重新加熱將糖色煮成褐色糖漿水。
5 將醬油、糖漿水、花雕酒倒入砂鍋內,注入適量清水,水量至豬肉的2/3位置,加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約30分鐘,將豬肉翻轉,豬皮朝下繼續燜制。約15分鐘后再翻轉過來,直至水分燜至只剩鍋底位置。
6 將豬肉擺放在大碗內,倒入剩下的湯汁,再均勻撒上少量花雕酒,連大碗一起放入蒸鍋,加蓋大火蒸1小時即可。
烹飪小竅門
*砂鍋底加竹篾子是為了避免肉塊接觸到鍋底會燒焦。
*這里采用了水炒糖色的方法,讓糖色放涼后,再加入涼水重新加熱,可以避免糖色轉褐后馬上加入熱水而濺出鍋來,對新手來說比較安全。
*花雕酒與紹興酒相比,具有金黃的色澤,更加香甜可口。分兩次放是為了在煮制過程中,讓酒的味道慢慢散去,可讓肉中帶有淡淡的酒香,但不能太多,以免酒味過濃。
*豬肉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補虛強身、豐肌澤膚的功效。
*花雕酒屬于黃酒的一種,單純用糯米釀制。用酒來燉肉能去掉食材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腥臭味的物質,同時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應,生成芳香物質,使菜肴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