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邸報,朱允炆的雙手都在顫抖,他沒有想不到會有那么快,他是真不記得自己所熟知的歷史中,藍玉案的爆發時間了。
藍玉大約在正月初十才從西北軍中回到南京,為的就是陪著自己的妻室子女看秦淮河上的萬盞燈火。期間還為朱允炆帶來了一些禮物,可是二月初八就開始宵禁,說是藍玉謀反,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根本不可能,所以朱允炆一點防備都沒有,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本人已經懵了。
邸報已經在大家的手中轉了幾圈,現在又回到了朱允炆的手里,諸人都是面色凝重,謀反之事,在歷代帝王手里,都是寧可信其有的。既然邸報上說證據確鑿,那就是無可辯駁。可是朱元璋最后批示的那幾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黃子澄、景清和鐵鉉幾個人都在沉思,而朱允炆心里明白,那是向全大明發出警告和追究的信號。雖然表面上是勸說盲從者自首,但是謀反有自首一說嗎?伸頭一刀,縮頭還是一刀,哪個皇帝對謀反案心慈口軟過。朱元璋是逼著那些自危的人跳出來。
到了那時候,不管你是辭官、認錯還是請罪,估計下場只有一個,就是死。
上次應母親和常妃的哀求,他硬著頭皮去了一趟宮中,在御書房內,還沒有等自己開口,朱元璋就說:“是常妃求你過來的吧,如果她再在那里聒臊,當心朕問她干政之罪!還有你那個母親,怎么凈向著外人,既然走出他們常家,那就要守我們皇家的規矩。你回去告訴她們,安靜點,朕不想見她們。”
大學剛畢業的朱允炆被一代暴君這幾句話嚇了一跳,臉都有些發白,對方幾句話就把自己求情的路子封死了,看來自己還是要多加磨練啊。
看到孫兒被自己嚇的不輕,當下想起病逝還不到一年的兒子,心里一軟,招手讓允炆走到自己身邊,把錦衣衛這七天來所得到的供狀拿出厚厚的一摞,找出來一張放在他的面前,說道:“去年因你求情而饒恕的葉昇,現在經過偵查和藍玉有勾結。而且他已經據實招了。”
“允炆啊,你還小,心也太仁慈了一些,有些人你救過他,也不代表他真的就忠于我們大明,比如說這個葉昇,他和藍玉是姻親關系,雖然你救了他,但是藍玉謀反,他還是緊跟其后,像是這樣的婦人之仁,可是要不得。”
看著葉昇的供狀,朱允炆當時佩服朱元璋佩服的不得了,殺人就是殺人,虧得你還找了那么多的借口,上次葉昇牽涉胡惟庸案被我攔下來,可是這次你又把他扯到藍玉那一派了,還真虧的你想的出來。
不過想起葉昇家人當時對自己的感恩戴德,還有送入自己家中做侍衛的兒子葉孝天,心里覺得有些不忍,藍玉此案就有那么多的疑點,更不要說葉昇牽連此案的可能性了,現在葉昇只是一個去職除爵的閑散人員,可是還是躲不過這一劫。
“葉昇的兒子在東宮?”怕什么,就來什么,聽到朱元璋這樣問,朱允炆連忙挺起身來,生怕有什么變故。
“是,葉孝天已經入東宮半年了,從未回家過,孫兒保證他和此事沒有牽涉。”
點了點頭,朱元璋沉思著,好像是斟酌該怎么說,朱允炆感覺到有些不妙,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聽到:“那我也不追究了,不過以他的身份,不合適在東宮,你把他外派了吧。”
“而葉昇家,我也只追究他一人,其余的都讓其回原籍居住算了。”
沒有想到是這個結果,自己竟然會保住葉昇的家人,心里頓時熱了起來,又聽朱元璋道:“回去說,沒有常升的事,不要瞎操心。其余的就不要問了,要知足。”
朱允炆心里馬上轉黯,知道朱元璋說是警告常妃,其實是告訴自己,不要亂說情,人情已經給自己了,做人要知足。不過心里還是不甘的說道:“皇祖父,其實這些人勞苦功高,皇祖父應該給他們一個為自己辯解的機會,單憑錦衣衛一面之詞,恐怕不足采信,不若……。”
“你那套是誰教你的?教你之人,其心可誅!!!”
空氣陡然變冷起來,
“特別是謀反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非要講證據,開了這個先例,以后諸將謀反,只要小心不被抓到證據就得宣布無罪。那豈不人人欲反?必須以此事為戒,讓他們平時連想都不敢想。再說了,謀反是抄家滅族的罪過,不死到臨頭,誰會承認,還要他們自己辯解,真是小孩家的勾當。”
“我上次讓你問葉昇案,說過是謀反嗎?”
朱元璋的話語越來越嚴厲起來,他知道,不這樣,就難以制止孫兒繼續糾纏。果然不出所料,雖然這樣說,朱允炆還是鼓足勇氣說道:“沒有證據就擅殺大臣,孫兒只怕朝野間人心不服?”
看著這個稚嫩的孫兒,朱元璋不知道是好氣還是好笑,其實朱允炆剛剛回到明朝,正好對于封建政治的幼稚性格切合以前朱標在世時的那種文弱,所以朱元璋并沒有多想,只是暗自嘆息著,自己的果斷剛強,怎么會有這么一個兒子和孫兒呢?天天和自己的意見相左,朱標在世的時候,就經常和自己頂嘴,為一些臣子,為了一些大明隱患和自己頂撞。現在孫兒又是這樣,使他愈來想著朱棣的好處來。
和朱允炆講話的同時,他還在想,要是棣兒在,肯定是和自己想的一樣了。
忍住心中的不快,指了一下那摞供狀和錦衣衛收集回來的證據,耐心的說道:“所謂的帝王之術就是恩威并施。他們有功,朕已經賞賜過了,那個不是公侯之位,可是他們心懷不滿想要謀反,朕也饒不得他們。”
“你宅心仁厚,這點兒朝臣們都知道。拋除謀反,其實藍玉也不算完全冤枉,他在西涼私募流民戍邊、亂建城池、支持邊境上茶馬走私;驕傲恣肆,曾經縱容家奴侵占民田。驅逐御史。強毀喜峰關而入。私自占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因羞愧而上吊自殺。在軍中為所欲為,擅自升降將校。隨便一項都是殺頭的罪名。”
朱元璋越說越激動,竟然將供狀全部拋到朱允炆的面前,直接問道:“且不說謀反,就憑這些他死的也不虧,哪還在乎多那一項罪名。你還想替他講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