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婧和衛呈晉的計劃完全沒派上用場, 兩人本來琢磨著煮點什么加餐,這起碼三四十人吧,食材壓力有點大。
陸教授一早就過來,見兩人煩惱著, 得知原因, 不由哈哈大笑。
這兩個年輕人真實誠。
“這是上頭安排的, 不是你們自己找人來幫忙, 你們不用去考慮加餐這些事。”
“你們能配合研究、安排, 基地這邊給你們一點方便,互惠互利。”
陸教授笑瞇瞇地說,更重要的是, 他們已經證實了從常玉婧手中出來的作物種子, 是穩定的。
非常有研究的價值,甚至極有可能改變華國的農業生產局面。
通過調查, 之前常玉婧手中流出去的地瓜藤、地瓜, 種的人不少, 主要集中在南湖鎮。
周慎平、猴子等來過農場的人, 他們還有種花生、地瓜的,也即將可以收成了。
經過檢測, 地瓜藤的變異指數很低, 地瓜也一樣, 各項數據都跟常玉婧種出來的差一點。
不說別的,光是低變異指數一項, 就足夠吊打其他的品種了。
其中, 李老板和他的小舅子種的地瓜規模是最大的,而孤兒院種得少一點。
因為他們的種植地區跟南湖鎮離得遠,氣候條件、土壤等都不一樣, 更有研究價值。
李老板起初還在郁悶,這回種的地瓜沒法賣上大價錢了,卻得知,他和小舅子的農場可能作為官方的一個種植試點基地。
這意味著啥,可以拿到當前最好最先進的種子啊!
喜得李老板這些天走路都帶風,給宋詩山和常玉婧都發了一個紅包。
常玉婧聽了陸教授的話,沒有太大的反應,在她看來,這點配合不是很正常嗎的嗎?
稻子被割倒,空氣中飄著一股特殊的稻草香味。
電動脫粒機響個不停,一袋袋金黃色的稻谷被裝袋,扛到了路邊。
“汪汪”大黑五只在地里跑來跑去的,非常興奮。
然后常玉婧就看到大黑咬著一只灰色的東西跑來,嗯,還帶著細長尾巴?
她揉揉眼睛,這是老鼠?
還沒等她開口拒絕,大黑就從另一邊跳到路上,開始往回跑。
常玉婧疑惑地回頭看大黑,它咬著老鼠這是要干什么去?
她正想著,暴風跑過來,嘴里咬著一大坨灰色的東西,一會就到了跟前。
“好狗,還會抓兔子!”陸教授贊道。
常玉婧低頭,看到暴風把嘴里的灰色兔子丟到地上,抬頭叫了一聲。
“暴風,很棒。”常玉婧摸摸暴風的頭,側頭看衛呈晉在搓草繩,把這奄奄一息的兔子給綁了起來。
“你養的這些狗很不錯。”陸教授贊道,看到助手們采樣回來,“我們先回去檢測。”
助手們取樣的東西千奇百怪。
光是常玉婧看到的,除了稻穗、稻葉、水稻根等,還有各種雜草、螞蟻、蝗蟲啥的。
這能檢測出什么來?
常玉婧不解地撓了下耳朵,看向衛呈晉,“晉哥,田里好像沒我們倆什么事了。”
本來今天她為了下地,還拿皮筋把袖口、褲腳給扎了起來,結果扎了個寂寞。
“你可以去割兩把稻子,試試感覺。”衛呈晉提議。
反正田里的水都放干了,踩下去也沒事,就是螞蟻、小蟲子之類的多。
常玉婧想著反正也沒事,就下地了。
割了一會,她就覺得腰酸得不行,而且水稻的那種灰迎面撲來,臉上脖子上癢得不行。
士兵們干活的速度都很快,一個頂倆,常玉婧正想,這么多稻谷要怎么晾曬?
就見他們又開過來一輛機器,當場就烘干并揚掉了干草、灰塵、秕谷等。
這效率確實高了,得感謝高科技,省了很多的功夫。
常玉婧癢得不行,提前回去,沒多久,就見幾個士兵運送了一車稻谷回來,說這是陸教授選好要留種的稻子。
要留種的稻子,只能通過自然晾曬,不能烘干。
自然晾曬稻谷,不可能一天曬好,還得防著鳥偷吃。
常玉婧去鐵皮房拿工具,就看到在鐵皮房邊上的大黑和窩窩。
窩窩腳踩著老鼠,一口口撕咬著,看不出來這小小的身子有那個兇狠勁。
大黑在一旁看著,見到常玉婧,它叫了一聲,搖搖尾巴,似乎在解釋自己在做什么。
常玉婧默默往邊上挪了挪,大黑什么時候這么喜歡鳥類了,還會投喂?
她記得之前會喂小貓頭鷹蟲子的是小松和暴風吧。
她拿了工具把稻谷倒在地上推開,然后就看到大黑咬著窩窩吃剩下的老鼠往西邊的林子跑去。
常玉婧很好奇,到底沒有跟上去,只要死老鼠不在自己視線范圍內就行。
等衛呈晉回來的時候,她把這事跟他說了,“你說大黑怎么會想到喂窩窩的?”
“不清楚,可能它覺得窩窩可愛。”
“難道酸奶牛奶不可愛?”常玉婧反問道。
衛呈晉一時答不上來,“大黑的心思還是別去猜了。”
因著門口曬著稻子,得有人或狗看著,常玉婧就留了下來。
但她沒有想到,這稻子的香味,竟然能饞得雞棚里的雞都飛了出來。
狗一追,那雞大聲“咯咯”叫著朝別的地方跑,等狗不追了,它們又跑回來。
常玉婧沒法,趕緊叫衛呈晉帶一捆稻草回來丟雞圈里,再把跑出來的這些雞抓回去,同時把雞圈的上方給圍起來。
這折騰的,別提多累了。
人多力量大,中午十一點左右,地里的稻子都割完打好了,該烘干的烘干,該裝袋的裝袋,路邊堆滿了一袋袋白色的袋子。
但士兵們也沒有閑著,又地毯式搜索了一遍,把掉落的稻穗給撿起來。
這時候,隔壁的隔壁實驗農場基地的負責人楊佰帶著副手親自到農場,表示要收購他們農場的水稻、花生、黃豆等。
他也沒瞞著常玉婧和衛呈晉,直接就把原因說了。
很簡單,他們農場出來的種子穩定,種出來的作物變異指數低,同樣很穩定。
“我們華國在這場災變中存貨的人口最多,但糧食危機一直存在,讓大家能吃好,過上幸福的生活,一直是國家的追求。”
“目前培育出來的種子都不夠穩定,扛不過夜雨的侵襲。”
“因此,我們希望能購買你們農場的農作物作為種子去繁殖。”
而開心農場出來的地瓜,扛過了夜雨不說,惡變的只是少數,沒有惡變的,也沒有其他方面的變異,就很正常。
穩定的低變異指數的種子,有多重要,不用楊佰細說,衛呈晉和常玉婧自己分析就能知道。
但常玉婧擔心一點:“你們看中的是種子的穩定性,萬一你們從我這購買的種子,種出來后不夠穩定呢?怎么辦?”
難道她要為這負責嗎?
“種出來不穩定,肯定是種的人、環境等的問題,跟種子無關。損失不會算到你們的頭上的。”
衛呈晉微微皺眉:“如果證明我們農場出的種子真的穩定,那對外宣傳,能隱去我們的名字嗎?”
他看向常玉婧,這點自己沒有跟她商量,她愿意嗎?
常玉婧不住點頭,“對,對。”
人怕出名豬怕壯,低調點總是好事,萬一有某一款種子翻車了呢?
“可以。”
楊佰也不意外,其實就是常玉婧和衛呈晉不說,他們也不會直接對外宣傳他們,對于這樣的人才更要保護。
雖然末世后,國際來往減少,但并不代表沒有,誰知道國外那些瘋子會搞出什么事情來?
商量之下,雙方終于達成了協議,只要留下他們足夠吃半年多的稻谷等糧食,其余都賣掉。
畢竟兩個人加五只狗,這量就不小,如果還要送人啥的,還得把這數量加上去。
五畝田,總共收了六千斤左右的稻谷,其中四千斤要做稻種的。
今天太陽大,稻子禁不住悶,得趕緊帶回去攤開晾曬。
常玉婧他們留下八百斤烘干的稻谷,兩百五十斤濕稻谷做種子,畢竟明年他們肯定不只種這五畝水田的。
這邊商量好,那邊就開始稱重,先把常玉婧他們的那份稻谷裝入地窖的糧倉,剩余的稱好重送上卡車。
因著稻種是濕的,只能估摸重量,但基本差不離。
算完稻谷,接下來是花生、黃豆、玉米,不論是多少,楊佰只要一半。
至于地瓜,等現在地里的挖起來,再決定采購數量。
等算完,開始結賬,楊佰說可以給現金,也可以給實物,讓他們自己選。
常玉婧轉頭看衛呈晉,哪種更劃算?
“一半錢,一半換成實物。”衛呈晉說
楊佰點頭,示意身旁的副手記下來,“等秋收結束,我會派人幫你們擴大農場,你們可以規劃下方向和面積。”
常玉婧詫異地看他,幫他們擴大農場?
“就我所知,你們挺喜歡喝茶的,西北面的茶山是很好的選擇。”
“謝謝,我們會好好考慮的。”
糧食賣出去的錢很快就轉到常玉婧的賬戶上,至于剩下的一半錢,會從送到他們手上的東西扣掉。
讓衛呈晉和常玉婧沒想到的是,運送糧食的卡車剛走不到一刻鐘,一輛面包車就來到了農場。
他們送來了奶粉、臘肉、臘腸、熏雞、淀粉腸、面粉等,而且這些都是內部食品,市場上買不到的。
兩人面面相覷,這么快的速度,所以楊佰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他們會選擇實物?
但不得不說,這些吃食確實送到他們的心里來了。
現在農場不缺素菜,就缺肉,自家養的雞鴨等還不能下鍋呢。
作者有話要說: 擦汗,改了想人數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