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 食堂的這個咸粥并不是天天有,煮了幾次米就用完了,可把吃過的人給焦心得不行。
只有少數(shù)人才知道,熬咸粥的大米是出自開心農(nóng)場。
然而就算知道, 他們也不好意思上門購買, 人家是留下了自己的口糧, 多出來的糧食全部賣了。
而這里頭有大部分都是要做稻種的。
不過只要忍一忍, 明年用這個稻種播種, 肯定能吃上一樣香甜的米飯了。
常玉婧和衛(wèi)呈晉把米飯常見的幾種做法吃了個遍,最后還試著做米粉。
兩人從網(wǎng)上研究了好些個教程,整個過程手忙腳亂的, 但還是把成品做出來了。
就是不知道哪個過程出了差錯, 米粉沒有那么Q彈,但米香濃郁, 他們還是相當滿意的。
除了米粉, 兩人還試著做米糕、米餅。
這期間也不是沒有翻車過, 好在份量少, 大黑它們要是愿意吃就給它們吃,不行就喂豬, 也不算浪費了。
除了折騰吃的, 兩人看著稻草曬得差不多, 就開始捆稻草,弄個棚子放著。
稻草的用處可不少, 搓草繩、給家禽做窩、育種的時候覆蓋保暖, 甚至點火等,絕沒有浪費的時候。
稻田不再種植農(nóng)作物,但這樣空著總感覺不對勁, 常玉婧和衛(wèi)呈晉商量了下,決定種紫云英。
這植物能肥地,而且開花還能提供蜜源,到時候那個蜂箱可以直接放到田里來。
但家里的紫云英種子不夠,常玉婧就厚著臉皮私聊管理員一號,管理員一號說過會讓實驗農(nóng)場的人給送過來。
她這邊剛聯(lián)系完沒多久,陸教授就打電話給她,讓他們?nèi)嶒炥r(nóng)場一趟。
常玉婧和衛(wèi)呈晉還以為陸教授有什么事,過去一看,原來陸教授有事請她幫忙。
“麻煩你們跑這一趟。”陸教授說,“實驗農(nóng)場的地都是剛開出來的,目前種了八十畝的小麥,其余的種了紫云英和蘿卜、芥菜。”
“我想請你撒一畝紫云英的種子,到時跟其他地進行對比。”
陸教授想知道種子經(jīng)常玉婧的手就不一樣了,還是說需要她親自培育出來的才行。
如果只是經(jīng)手就不一樣,那他們也不用等到收成了,直接請常玉婧拌種子就行了。
常玉婧聽了陸教授的話,她有些好奇:“這真的能看出差別嗎?”
“隔壁的幾畝地都是剛?cè)龅淖显朴ⅲN子也是同一批,理論上外在條件是一樣的。”
常玉婧接過裝種子的桶,邊走邊均勻地撒著種子,跟老農(nóng)相比,她的速度顯然不夠快。
撒完了紫云英種子,陸教授又請常玉婧到用塑料膜搭起來的簡易大棚里撒種子,主要是油菜、上海青、蔥蒜、菠菜等。
每一種種子都種在一個1*2米的種植筐內(nèi),看上去一目了然。
陸教授全程跟著,常玉婧用的確實是很正常的手法,沒有什么特別的。
等常玉婧種完,他就請她把每一種種子用手撥弄一遍,然后自己親自種下去。
幾個助手寫著標簽,插在不同的筐里。
常玉婧瞅了眼,植物名字、時間、種植人,一清三楚。
除了她和陸教授,還有其他人的名字,最后,本來在圍觀的衛(wèi)呈晉也被拉著加進來。
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種子,不同的人,會種出什么樣的植物呢?
常玉婧很很好奇,“教授,發(fā)芽后我們能來看嗎?”
“當然很歡迎。”陸教授說,“以后可能還要繼續(xù)麻煩你幫忙。”
“不麻煩,不麻煩,你們也幫了我們很大忙。”常玉婧說,她真不覺得自己這算得上幫忙。
走的時候,常玉婧不僅拿了紫云英種子,還帶了其他的種子,油菜、茼蒿、生菜、貢菜等等。
其中油菜的最多,陸教授建議她種一點,可以吃幼苗,也可以留著開花、結(jié)籽,到時候收了榨油。
紫云英撒下去后,稻種也曬好入倉了。
常玉婧瞅著地里的芝麻差不多能收了,決定請人來幫忙,首選就是張闖一家子。
說起來,她和張君顏也挺長一段時間沒聊天了。
視頻發(fā)過去沒一會接通了,張君顏臉紅撲撲的,看她所處的環(huán)境,應該是在地里。
“玉婧姐姐,好久不見。”
“好久不見,君顏,你在干什么呢?”
“在地里趕鳥呢!”張君顏說著,撿起一塊石頭丟過去,就見一只鳥從地里撲騰著飛走了。
“麥地?”
“是啊,我真的不曉得南方的冬天都不冷,這鳥也太精神了吧,太能嚯嚯了。”
“那你們要怎么辦?弄個喇叭啥的放在地里試試?”
“我爸跑隔壁實驗農(nóng)場去求助了,隔壁種的更多,他們肯定也有這種困擾。”
張闖和劉梅的性格,那就不是在自家農(nóng)場安安分分待著的,很快就跟邊上的農(nóng)場熟悉起來了。
“這鳥確實是個問題,希望能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吧。”常玉婧想到自家農(nóng)場的三畝麥田,等會趕緊瞅瞅去。
“肯定有辦法解決,要不種子和肥料都白費了。”張君顏皺著眉說。
“哎,不說這事了,玉婧姐,你家的水稻收了嗎?有打算接著種什么嗎?”
“水稻收了,種了紫云英,等到明年直接埋地里肥田。”
“這不錯,以后我家也這樣。”
“我家地里的芝麻能收了,想說邀請你們來幫忙,嘗嘗大米飯,現(xiàn)在看來,你們都沒空吧。”
張君顏聽常玉婧要請吃大米飯,偷偷咽了下口水,但他們地里確實不能離人。
她一臉沮喪:“去不了,只能等下次了。”
“沒事,會好的。”常玉婧安撫著。
“對了,你們移栽的蘿卜存活率高嗎?”她想起這事,忙問道。
“基本都活了,長得很好。”張君顏喜滋滋地說,“我們就等著蘿卜吃了。”
常玉婧跟張君顏聊了幾句,就掛斷了視頻,轉(zhuǎn)頭跟衛(wèi)呈晉說了這事,“晉哥,我們也去麥地里看看。”
兩人到了地里一看,發(fā)現(xiàn)暴風它們守在這呢,看它們帶的袋子里,已經(jīng)塞了好幾只,看來戰(zhàn)績不錯啊!
而隔壁的六畝蘿卜地,已經(jīng)長得郁郁蔥蔥的,扒開土,可以看到一小截的蘿卜。
常玉婧在蘿卜地里轉(zhuǎn)了一圈,靠近邊上的蘿卜葉子有蟲咬的痕跡,還是得裝幾桶自制的藥水來噴一下,驅(qū)下蟲。
她站在長高不少的枸杞苗邊上,看向隔壁的農(nóng)場,移栽的幾棵大樹看著無精打采的。
黑瓦、白墻的頗有江南水鄉(xiāng)味道的三層小屋矗立在光禿禿的地里,怪違和的。
老田他們已經(jīng)收工走了,就是不知道這農(nóng)場的主人什么時候搬進來,她挺好奇的。
那房子好看,不過當初他們蓋房的時候咋沒想到弄個這種風格呢?
常玉婧往回走,摸摸跑到自己身邊的小松的頭,上了三輪車,打算從果園那邊繞過去。
西瓜的葉子開始凋零,但是有幾個小西瓜還沒成熟,估計也吃不了了。
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炒著吃,如果不行的話,只能喂豬了。
不甜的西瓜,她可不覺得小貪還能吃得下。
從果園轉(zhuǎn)出去,就看到了茶樹、葡萄,緊接著是另一片蘿卜地、白菜地。
這是張君顏家給的種子,葉子跟剛才的蘿卜有很大的差別,看著更寬,摸起來更粗糙點,有些微的刺的感覺。
地里的雜草有點多了,得找個時間把草除了。
常玉婧琢磨著,眼角就瞅到邊緣好像有個什么灰色的東西一閃而過。
她走到邊緣的,看到這一片的蘿卜葉子有被啃過的痕跡,雜草也啃了不少,仔細一看,地里還有黑色的一粒粒東西。
“晉哥,你過來看看,這是什么動物的糞便?”肯定不是老鼠,老鼠的糞便沒這么大。
衛(wèi)呈晉檢查了下,“是兔子。”
“看來我們農(nóng)場不只吸引鳥,連兔子都招來了。”
“我還以為暴風抓到兔子是偶然呢。”常玉婧笑著說,“那要把這兔子一窩端了嗎?會不會禍害其他農(nóng)作物。”
“先看看,不急。”上回燉兔肉,常玉婧就只吃了土豆,衛(wèi)呈晉就猜到她不愛吃。
所以養(yǎng)不養(yǎng)兔子也無所謂,只要不嚯嚯菜地,干脆留給狗子們練手了。
而且養(yǎng)兔子很麻煩的,遠不如養(yǎng)雞鴨劃算。
常玉婧看向那叢長高不少的竹子,種下去后就沒怎么管,得找個時間施肥。
“晉哥,張叔他們沒空來,要不我們在打工群問問?”當然她也可以問管理員一號,他直接派人,半天就能給做完。
但關(guān)鍵不是干活的問題,而是他們想和人多接觸交流。
“嗯,你問問管理員一號,看看他那邊是什么說法,我這邊問問慎平。”
“行。”兩人分頭發(fā)信息。
不一會,管理員那邊就回復了,這個隨常玉婧他們選擇,不過他建議他們把來打工的名單提前上報。
而衛(wèi)呈晉這邊并不是很順利,挺久后,周慎平才回復:“抱歉,茜茜住院了,我們可能沒法幫上忙。”
住院?常玉婧算算時間,對衛(wèi)呈晉說:“看來茜姐要生了,你問下他的病床號,我們明天過去看她。”
“問到了,在婦產(chǎn)科08床。”
“行,我去準備些東西。”常玉婧心里算著,雖然有好幾只雞生蛋,但他們平時并沒有存雞蛋的習慣。
數(shù)一數(shù),也就十五個左右,再抓一只小母雞,裝幾斤大米,摘些青菜送過去。
周慎平兩口子沒法來,衛(wèi)呈晉就在打工群里問了一聲,然而大家都沒空。
最近收獲季節(jié),要加強巡邏,一是防野生動物下山,三是防偷盜等事件。
常玉婧看了下天氣預報,發(fā)現(xiàn)未來幾天陰天,可能下雨。
她決定請管理員一號派人幫忙把芝麻收了,以防萬一。
為了她這頭稻草頭發(fā),她辛辛苦苦種的黑芝麻可不能爛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