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咱們各表一枝。
就在世生和李寒山尋到了那北國首領(lǐng)的墓穴之時,北國城前所發(fā)生的第三次惡戰(zhàn)已經(jīng)進入了白熱化。
其實,自世生和李寒山離開之后攏共也沒過多長時間,連一炷香都沒到的光景,但云龍三僧已經(jīng)敗下了陣來。
他們?nèi)m然佛法高深,但奈何距離精神境界還有一段距離未到,以‘佛我無量身’幻化出的巨佛立像消耗實在太大,其實喬子目化出的巨妖立像,也與這云龍寺三大絕技十分的相像,但是喬子目身具太歲之力,只要心中一口惡念在,那妖力便如濤濤江河般永流不盡。
僅是過了幾招,三僧便被那巨妖之像震得口吐鮮血,妖風(fēng)之下,云龍武僧們皆被吹的東倒西歪,雖是七竅滲血,但這些僧人仍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坐定,隨后高頌經(jīng)文。
喬子目殺心正酣,如今聽著那些經(jīng)文之聲絲絲入耳,不由得讓他十分的反感,只見他紅著眼睛大罵道:“吵死了,真是吵死了!你們念這經(jīng)有何用?你們念這又有何用?難道你們還以為你們的佛會來就你們么?!可笑,你們今天全都要死!!”
“我佛慈悲,回頭是岸。”
炸雷般的聲音震得土地都開始晃動,而云龍三僧負(fù)傷之后,仍面不改色的盤坐在地,經(jīng)文之聲越來越大,一道金光驟然而起,喬子目瞧這些和尚不怕死的樣子,心里面忽然又想起了當(dāng)年在城北山頂所見的那一幕。
當(dāng)年畫中僧消失之后,曾在破廟壁上留下揭語,暗示讓喬子目回頭從善,但他心魔深重,從善又談何容易?
也不知為何,今日在瞧這三僧的表情時,喬子目再次想起了當(dāng)年所受的震撼和‘屈辱’,于是。這老賊怒火中燒。
開玩笑,什么慈悲,什么回頭,全都是一些騙人的話!世上本就爾虞我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何別人做得,我卻做不得?我有什么錯,我就是要把所有人都踩在腳下。這是這個世間欠我的!所有人都他娘的欠我的!你們憑什么要‘瞧不起’我?我看你們是妒忌我,妒忌我的力量和謀略,所以才一直說些騙人的揭子想要亂我心神!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最初的本意乃是‘人生在世,如果不修習(xí)自己的德行,實在天理難容’。
但在一些惡人的心中。卻曲解了這句話。也許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真的不一樣,心中只有黑暗的人永遠(yuǎn)都瞧不見光明,于是終日行些茍且齷齪之事,一遇挫折,便經(jīng)常曲解這番話來自我安慰:我為自己又有什么錯?誰不是為自己的?
殊不知,這只是這些損人利己者的自我開脫罷了,你可以為自己而活。但便能肆意害人么?如果每個人都這么想這么做,這人間恐怕會變得比地獄還恐怖。
喬子目心中一抹黑,自然對這向善之念尤其厭惡,只見他大手往下一揮:“你們這么想念經(jīng),那我就送你們?nèi)ヒ姺穑。 ?br/>
巨妖手掌猛地砸下,而就在那手掌即將要砸在眾僧頭頂之時,難空緊要牙關(guān)縱身前躍,雙手托天。大喝一聲:“休要傷我方丈!!”
六臂金剛巨像抬起了手,與那妖魔巨掌相撞,轟的一聲,難空被震得面似金紙,而法垢大師見狀之后,不由得對身前難空嘆道:“難空,事宜至此。還是保住實力,我知你心中有佛,如今當(dāng)務(wù)之急乃是保全實力,我等早已有殉道之覺悟。從今日起,你便是云龍方丈,明白了么?”
“不明白!!”難空含著眼淚說道:“方丈,難空本是粗人,多虧方丈教誨才有我的今天,而今時不同往日,這也許是最后一戰(zhàn),我難空怎能舍諸位方丈師叔不顧?我不懂大道理,佛經(jīng)也念的很少,但我明白,什么是善惡,惡,是永遠(yuǎn)也斗不過善的,我相信!!”
說話間,但見難空雙目圓瞪,緊咬牙關(guān)大吼了一聲,金剛造像周身金光大盛,難空竟超越了自我,就像當(dāng)年的世生斗美人僵一樣,在一瞬間,在毫無預(yù)兆的情況下激發(fā)出了‘精神之力’!
雖然僅是一瞬,但金剛造像已經(jīng)將那妖爪震飛,喬子目心中一愣,而就在這時,只聽見他的身后傳來了劉伯倫咬牙切齒的聲音:“你看什么呢,老混蛋!”
喬子目猛一回頭,且見劉伯倫已經(jīng)趁著機會溜到了他的身后,劉伯倫猛地一拳轟出,正砸向了喬子目的左臉之上!
這一拳劉伯倫牟足了全力,只打的喬子目渾身一震,但此時的他有太歲之力護體,僅是疼痛卻沒有造成大傷,喬子目怒道:“找死!!”
隨后反身一掌,劉伯倫雙手格擋,卻仍被震出了老遠(yuǎn),等到落地之時,將那地面砸出了一個深深的土洞,劉伯倫一個翻身又竄了出來,朝著旁邊吐了口血沫之后,抬頭仰視著那巨大的妖魔,心中苦笑道:“世生寒山,你們可真快些吧,如若不然………………我們真不知道還能頂?shù)昧硕嗑昧恕!?br/>
而就在劉伯倫與難空他們拼死爭取時間的時候,在那首領(lǐng)墓穴中的李寒山與世生卻傻了眼。
因為那口箱子里面,根本就沒有什么‘混元兩界筆’。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難道老天就這么不長眼睛,他們做了那么長時間的努力,最后仍是一場空么?
怎么會這樣?
而就在世生心中驚怒交加之時,只聽見李寒山大喊了一聲,指著世生的身后讓他回頭,世生楞了一下,隨即連忙轉(zhuǎn)身望去。
他身后乃是一面石壁,石壁之前散放著一些殉葬之物,由于這墓穴的年頭久遠(yuǎn),外加上北國陰冷,所以那石壁之上被一層枯死的苔蘚覆蓋,這本是再尋常不過的景象,但當(dāng)時的世生放眼一瞧后,也愣住了。
因為就在一塊干裂的苔蘚之下,隱約有字出出現(xiàn)。
“壁上有字!!”李寒山說話間猛一皺眉,靈子術(shù)發(fā)動。瞬間將石壁上的苔蘚磨成了粉末,而苔蘚消除之后,石壁之上果然出現(xiàn)了四行模糊的字跡。
這四行字的年頭也十分的久遠(yuǎn),如果不是深刻在石壁之上,怕是早就被這光陰磨損殆盡,這四行字好像一首詩,上寫道:‘三血換三淚。穿梭因果行,尋訪種因者,一棒盡開蒙。’
讀完之后,世生和李寒山心中驚喜交加,喜的是他們真的沒有找錯,這里果然跟‘混元兩界筆’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因為那石壁上的字跡與當(dāng)年二當(dāng)家翻譯出的‘摩羅預(yù)言’產(chǎn)生了印證。
預(yù)言上確實有:‘前因后果,棒喝開蒙’這句話!
但悲的是,他們當(dāng)時根本猜不透這四句話的含義,這些話究竟何人所寫,寫的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了此處,世生不由得坐在了地上,同時急得抓著自己的頭發(fā)說道:“什么因果?又如何才能開蒙?現(xiàn)在連兩界筆都沒有找到。我們又要上哪兒‘開蒙’去?!”
一瞬間,所有的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要知道他們已經(jīng)沒有時間去解開這個迷了,如今喬子目已經(jīng)來到了北國,劉伯倫他們正與這老賊周旋,而他們尋到了這山洞,卻沒見到兩界筆,這可讓他們?nèi)绾问呛茫?br/>
當(dāng)時李寒山也十分沮喪的說道:“有這詩的出現(xiàn)。那北國的壁畫應(yīng)該沒有錯,這里應(yīng)真的存放過‘兩界筆’,但是如今箱子空空,怕是,怕是有人捷足先登,先將這寶貝給盜了!”
是啊,算起來這首領(lǐng)的墓穴有那么長的歷史。而其線索又是畫在那王宮中的小破廟里,既然現(xiàn)在的北國君主知道此事,便是說,前些代的北國皇帝自然也知道。雖然他們有祖訓(xùn)不能驚擾先祖,但是誰又能保證,這歷代君王中就沒個混賬呢?
設(shè)想一下,如果之前有哪個王權(quán)被豬油蒙了心,妄圖取這‘神筆’據(jù)為己有的話,那自然是太容易的事情了。
該死,怎么之前就沒想到這一點?
世生不停的拍著自己的腦門兒,他覺得李寒山的話很對,也許這神筆早就被那首領(lǐng)的不肖子孫給偷走了,也許這‘不許妄動皇陵’的祖訓(xùn)也是那偷筆之人所留也說不定啊!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可真就難辦了,天大地大,他們要如何去找那神筆?而且,他們現(xiàn)在哪有時間啊?
想到了此處,世生便十分沮喪的望著石壁,心中不甘的想道:什么預(yù)言什么破詩?到最后還不是竹籃打水?什么因果,又什么眼淚?這些東西到底是………………
眼淚?
世生望著那石壁上的詩文忽然愣了一下,心中猛地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他忙將背上的兩幅畫軸解了下來,就地鋪開,世生呆呆的望著自己師父的畫像。
畫中僧的側(cè)臉上,當(dāng)真有三滴淚水。
之前世生猜不出這三滴淚水的含義,而如今在這皇陵之中,世生再瞧間,心中情緒憑地澎湃起來,那一刻,似乎之前許多的未接線索正漸漸明了,看來師父果然是在向我暗示著什么!
想到了這里,世生又望了望另外一副畫,也就是那十八層地獄得來的《實相圖》。他忽然想起,當(dāng)初巨足老人贈他這《實相圖》的時候,確實對他說了這幅圖的來歷,而這實相圖的功效之一,便是能‘穿梭因果’!
如今兩幅畫卷皆在這皇陵中得到了印證,由此看來,這一切事情都有著不可否認(rèn)的必然性!李寒山見到了這兩幅圖后也想到了這一點,只見他驚喜的說道:“難道………………”
“應(yīng)該是了!”世生猛地抬起了頭來,又瞧了瞧那壁上的詩文,這才擦了擦冷汗,激動的說道:“實相圖能穿梭因果,那石壁上的詩正是這個意思!想要找到那兩界筆,恐怕便要進這畫中!”
世生的話匪夷所思,如同癡人說夢,可如今種種線索都指向了‘因果’,所以即便這個念想空前大膽,但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別的途徑能對那石壁上的詩做出解答。
可是,要穿梭因果談何容易?李寒山不由得問道:“但你知道這實相圖要怎么用么?”
世生搖了搖頭,他不知道,但是畫中僧的眼淚給了他答案。于是,他忙站起了身對著李寒山說道:“快找找,這洞里面有沒有什么血似的東西?”
‘三血換三淚,穿梭因果行’。既然壁上有此線索,而這句話又在那‘穿梭因果’之前,所以其中定有門道!
說罷,兩人便在那石壁之前一通亂翻。沒多時,只見李寒山驚喜的叫道:“世生!果真有血!!”
世生回頭瞧去,但見李寒山正端著一只玉碗,掀開蓋子之后,里面果真有三點已經(jīng)干涸了的血塊,這三塊指甲大的血塊存于碗中。雖然年代久遠(yuǎn),但被密封在玉碗之中,碗口封了蜜蠟,所以保存的還算完整。
李寒山拖著碗朝他跑了過來,由于動作驚慌,轉(zhuǎn)身時腰間別著的半截長劍落在了地上,李寒山撿起鐵劍。而世生一步上前,激動的接過了玉碗,小心翼翼的拿起了血塊,發(fā)現(xiàn)這血塊無比堅硬,絕非常人之血所凝結(jié),放在鼻前一嗅,隱約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腥氣。
如今血也得到了,該怎么用他去換那詩上的三滴淚呢?
而就在世生廢進心思去想的時候。忽然身旁一道金光閃爍,那金光竟壓過了李寒山的靈子藍光,將整個洞穴籠罩在了金燦燦的光華之中。
世生和李寒山轉(zhuǎn)頭望去,但見那金光竟是地上的‘實相圖’所發(fā)。就在世生從玉碗中取出血塊之后,實相圖毫無預(yù)兆的發(fā)出了光芒,金光四射間,只見實相圖空白的畫面上竟出現(xiàn)了一個宛如諸多色彩潑成的渦旋。
算起來。這實相圖到了世生的手上之后,好像還是第一次放出神威,而見此異狀之后,世生和李寒山皆是心跳加速。李寒山見世生正往前走,便忙對著他開口說道:“世生。”
世生明白他在擔(dān)心自己,可他已經(jīng)沒有時間了,于是便攥著三滴血塊來到了那實相圖前,為保自己師父的畫像安危,他先將那畫卷起背在了身后,隨即,他輕輕的俯下了身子,拿起一粒血塊朝著實相圖慢慢靠近。
而就在血塊碰觸到實相圖的一瞬間,圖畫上的‘渦旋’竟好似有生命般猛地旋轉(zhuǎn)了起來!
于此同時,一股強大的吸力瞬間出現(xiàn),世生只感覺渾身失去了控制,世生大驚連忙發(fā)力抵抗,可他發(fā)現(xiàn)根本沒用,即便是使出了精神之力,然仍難逃那畫中怪力,眨眼間,他的一只膀子竟以被吸進了畫去!
見這突發(fā)狀況,李寒山下意識的伸手去拉他,可奈何那實相圖的力量太過詭異,世生左手下意識的一拉,卻拉住了李寒山手中那半截鐵劍,鐵劍早已生銹無法傷人,所以李寒山奮力一拉,但仍沒斗過那實相圖的怪力。
瞬間,鐵劍脫手,一道耀眼金光閃爍之后,洞穴又被藍芒籠罩,而世生的身影憑空消失,李寒山心中咯噔一聲連忙上前,隨即,李寒山雙目圓瞪,額頭上豆大的冷汗直冒。
只見那原本是白紙一張的實相圖之上,如今竟出現(xiàn)了圖畫,畫中丹青描繪的是一副叢山峻嶺之水墨,云霧繚繞間,那山頂之上隱約可見一處廟宇,而除此之外,便再無他物。
李寒山就這樣呆呆的望著地上的實相圖,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世生果然進了這畫里,而就在此時,耳聽得洞外傳來一聲震天巨響,李寒山只感覺到腳下土地劇烈晃動,這是喬子目的太歲之力!兩柱香的時間已過,劉伯倫他們還是沒有頂住,如今北國上下,乃至整個人間都將岌岌可危。
李寒山見事情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由于顧忌自己同伴的安危,所以只好一咬牙將那實相圖卷起背在了身上,緊接著他縱身出了山洞。
望著不遠(yuǎn)處正在肆意破壞的巨型妖像,事到如今已經(jīng)沒有了別的辦法,李寒山只能竭盡所能去同那喬子目拼命,只見他雙足騰空,化作藍光沖向了那巨大的妖像,半空之中,李寒山緊咬牙關(guān)心中想道:世生啊世生,你可千萬要及時趕回來啊!!
………………………………。
此時的北國即將陷入絕望,而畫中的世生呢?
被吸入實相圖之后,世生只感覺自己好像被卷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一般,四周一片黑暗,溫度時冷時熱,仿佛四季飛速變遷,這邊才是春風(fēng)拂面,那邊飛雪已經(jīng)來迎,而世生就像只旋風(fēng)中的樹葉,不停的旋轉(zhuǎn)著朝下墜去!
就這樣,也不知過了多久,世生只感覺眼前一亮,隨即‘撲通’一聲摔在了地上,掙扎著爬起了身,世生驚訝的發(fā)現(xiàn),自己竟出現(xiàn)在了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四周鮮花野草開的正艷,頭頂鳥兒鳴的也歡,藍天之上朵朵白云飄過,世生望著這一幕,心中疑惑叢生。
要知道方才的他還在那寒冷的北國墓穴之中,而僅是一瞬間,他竟出現(xiàn)在了這個好像江南溫暖之地,連天色都是白天。
難道這就是畫里的世界?世生下意識的折了一枝野草,發(fā)現(xiàn)這與‘畫外’世界的草木沒有絲毫的差別,但當(dāng)時的世生因心中掛牽眾人的安危,所以哪還有時間賞風(fēng)看景?他之所以到此的目的,便是進一步的印證那預(yù)言的真相。
于是,他便拖著異常疲憊的身子邁步前行,不遠(yuǎn)處有條山道顯示人為踏成,這山道直通山頂,不管怎么說,還是上去看一看吧。
世生抬腿便行,一路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竟冒出了大把的虛汗,連速度都照平常慢了許多,世生當(dāng)時還以為自己是因勞累所致,所以也沒將其放在心上,等到又走了一大段路之后,世生抬頭管瞧,但見山路盡頭出現(xiàn)了一座廟宇。
這是座佛門廟宇,看上去似乎年久失修,廟門上的紅漆都掉了不少,山門雖然敞開,但也沒什么香客,只有偶爾幾只鳥兒飛過,四周一片寂靜,此時一名小沙彌正拿著笤帚清掃門前落葉灰塵,小沙彌背后的山門之上掛了一塊木頭匾,上面赭底金字寫了三個大字:‘藏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