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平陽公主 !
# 67
“無論我以后做出什么傷害你的事情, 你不要怪我。”
崔進之如是說。
李述看著他縱馬的身影漸行漸遠。
她知道,那是崔進之給她下的最后通牒。
從今往前,他和東宮都處在防守階段,她則是暗中盤旋的蛇, 偷襲了崔進之數次;
從今往后, 東宮禁閉, 勢力緊縮,將開始漫長的蟄伏期,崔進之也將從守勢轉為攻勢。
以后,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述。”
耳畔忽然傳來一聲,聲音很低, 但咬字很重, 好像說話人滿腔心緒無從言說,指望通過這兩個字來宣泄情緒。
崔進之都走了, 她還目光不舍地盯著看。
李述被叫回神來, 一個激靈,連忙轉過頭去。
沈孝不知何時已經走近了,就站在她馬車邊上。她的馬車高大, 沈孝的目光正好平視進來, 深邃的目光有如實質, 將李述緊緊包裹。
一瞬間氛圍安靜至詭異, 風雨聲都不見了, 李述仿佛能聽到沈孝的呼吸聲。
她忽然就開始心虛了, 沒有任何來由地開始心虛。
可她明明什么事都沒干,不過就是跟崔進之來了一次分外眼紅的仇敵見面。
可沈孝就站在窗邊,他的氣息透過窗戶,撒撒落落都漫到了她身上。
李述覺得手心都虛出汗了,她半晌憋不出一句話來,末了硬著頭皮尬笑一聲,“沈大人,好巧,你也出城了。”
沈孝:“……”
沈孝盯了她一眼,“是很巧。”
他專程算好了時間跟過來的,能不巧么,巧到都看見她跟前夫打得火熱了。
沈孝只覺得所有情緒都在心里翻騰,憋的他很不得把李述盯出一個窟窿。可偏偏他心中一切都不可說,不能說。
他憋了半晌,轎子一路跟著李述到了千福寺山腳下。
看著李述下了馬車后,他專程走了過去,一副偶遇的模樣,點了點頭,終于將那句話回敬了回去,“公主,好巧,你也來千福寺了。”
李述:……
沈孝他是故意的吧!
宰相肚里能撐船,他卻是個小心眼!
燒香拜佛那一套流程下來,時間就到了午時后,僧人上了齋飯。
二人相對而坐,紅螺照著李述的偏好,給她碗里夾了幾樣菜,可李述只吃幾口就擱下了筷子。
對面沈孝剛端起碗來,見狀就皺起了眉,“你不吃了?”
怎么吃這么少。上回在仙客來見她,也是隨意吃幾口就不吃了。
李述被沈孝今天從頭到尾一張肅沉的臉弄得心頭正慌,覺得沈大人今日是看她哪哪兒都不順眼。
這會兒在飯桌上,好似他下一秒就能給她念一首“鋤禾日當午”來讓她體會民間疾苦。
自從被逮住“奸情”后,李述對著沈孝就格外心虛,連忙抓過碗來,“我吃我吃。”
我吃還不行么。
片刻后。
沈孝碗里都見底了,眼抬過來,這頭李述還在數米粒。
別人吃飯是用碗來做計量單位,李述吃飯大概是用粒來做計量單位。
于是沈大人又皺起了一張憂國憂民的臉,“你怎么吃這么少。”
李述:……
完了完了他要開始背“汗滴禾下土”了。
李述皺起了臉,低聲辯解,“齋飯不好吃。”
她一定要給千福寺換個廚子!
沈孝看她一臉為難,聲低氣弱的模樣,就像是被父母逼著吃飯的小孩兒。怎么他有那么嚴肅苛刻么。
他沒忍住笑了一聲,“你怎么這么挑食。淮揚菜也不好吃,齋飯也不好吃。那到底什么好吃。”
她隔三差五就去一次仙客來,沈孝還當她是個饕餮,原來這么挑食。
李述皺眉,心想他怎么知道自己不愛吃淮揚菜。旋即就想到上回為了拉攏沈孝,在金玉閣點了滿桌子淮揚菜。
沒想到他還挺細心的。
沈孝看了李述片刻,忽然心念一動,問,“你喜歡吃魚么?”
李述被他這個沒頭沒尾的話給問愣了,想了想回道,“還……還行吧。鯽魚湯還挺好喝的。”
于是沈大人就沉穩地點了點頭。
嗯,跟他家貓還挺像的。
幸好他會釣魚。
*
下午時,整個寺廟都是僧人嗡嗡的一片講經聲,李述和沈孝漫漫在寺里散步,半山腰有一處涼亭,二人走了進去。
自入了秋后,雨也慢慢小了,山風吹起滿山楓葉,深深淺淺一片紅。
李述嘆了一聲,“上回來千福寺,滿山的葉子還是綠的。”
那次她墜崖,與崔進之決裂。數月過去,人心如何變,在外面是看不出來的。唯有山中草木顯露出歲月變遷的痕跡。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這漫山楓葉也算是這附近難得的景色,更兼今日雨漸停,因此周圍不少村間老頭老嫗都過來上香賞景。
站在涼亭上,李述俯視著三三兩兩相伴著爬山的村民。
身在高位,很難看到民間的情況。朝中一句政令,一場黨爭,可民間要付出的代價卻非常大。之前關中大旱,太子和二皇子爭,戶部因此好幾個月都籌措不到糧食,沒法賑災。不知道這些爬山的鄉民,在那段日子又是怎么熬過去的。
她在那件事里也沒少推波助瀾。
李述忽然道,“沈孝,洛府決堤那件事……”
她踟躕了片刻,還是低頭認錯,“……你做得對。”
如果真的任由黃河泛濫,七弟靠這件事上位的話,那么七弟跟太子并沒有區別。
午后雨漸停了,日光將山間水霧蒸騰起來,半山腰就彌漫出一層霧氣。
權力會讓人迷失,到最后連自己在追求什么都看不清了。
她一路往上走,其實最初也不過是因為——在冷宮里太寂寞了,沒有人關心一個冷宮里的公主,所以她想往上走,爬到夠高的地方,讓所有人都不敢忽視她。
可到最后都要忘了,自己最初是為了什么。
聽見李述的話,沈孝忽然輕笑了笑。
他轉過臉,一雙眼映著薄霧層后的日光,很黑沉,但是也很專注,一錯不錯地凝視著她。
好像是,不論她在濃霧中迷失到哪里去,他都能一眼看見她,然后伸出手來,將她帶出去。
崔進之伸手將她拉出了塵埃,但在多年之后卻和她一起沉在了濃霧里。就在她即將沉淪下去的時候,卻有一個人以身為刃,破開濃霧伸出手來,將她帶了出去。
他說,你跟別人不一樣。
其實并不是她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相信她,他牽著她,所以她才能變得不一樣。
有一種情感在心里萌生,撥云見霧,從內心最柔弱的地方生長起來。
陌生而熟悉的情緒,令李述有些怕,但也有些盼望。
李述忽然就別開眼去,不敢再去看沈孝。她緊了緊嗓子,用政事來掩蓋自己的緊張。
“二哥看上了太子留下的勢力,是不是?”
黃河橫跨中原大地,一路上流經京畿道,河東道,河南道等多個地區,黃河出事,無論派哪個朝中大臣去,都沒有權力協理不同區域之間的官員。
這樣大面積的賑災,只能派皇子去。
前腳太子剛關了禁閉,后腳二皇子就上書自請賑災。二哥哪里是為了賑災,明明就是看上了太子留下的工部,還有黃河沿岸那些勢力網。
沈孝點頭,“是,不僅如此,賑災最需要人手,偏陛下裁撤了不少東宮官員,如今工部缺人,河南道也缺人。”
哪位皇子攬下了黃河賑災的差事,就能大肆將自己的人手安插進去,勢力定然會一躍而起。
黃河賑災,可是個肥差。
李述一雙眼立刻就亮了起來,“這個機會一定要給七弟承下來!”
沈孝看李述忽然精神起來,笑道,“肯定的。”
他是如此沉穩冷靜,李述就問,“你已經有法子了?”
沈孝點頭就要開口,誰知李述揚手就止了他的話頭,“你別說,我猜一猜。”
她可不想被沈孝比下去。
“上次關中大旱,二哥被太子打得措手不及,后來雖保住了戶部,可在父皇那里卻沒有落下好印象。這次黃河賑災,沿岸涉及的勢力更多,像洛府高郡守那樣的貪官也會有更多。可二哥外強內弱,又一直想要靠著世家跟太子抗衡,只怕不敢放出手腳去裁撤官員。”
“所以在父皇心中,他不是個好人選。”
沈孝看李述認真思索,面上含笑,好整以暇地靠著涼亭的柱子。
她很聰明,也很獨立,從來不依附于人。她所需要的不是一段感情中的被呵護,她更需要有人在旁邊與她并肩而行。
沈孝想,五品官是配不上公主的,他走了很高,可還要走得更高,才能和她并肩。
那頭李述還在推測,“七弟和太子,和二哥,甚至和其他皇子最大的區別是……他從來不和任何世家交往,甚至前段時間推舉桂直,還隱隱有偏向寒門的意思。所以父皇如果要一個能破開黃河沿岸世家勢力的人,一個能中立治理黃河災情的人,七弟是個好選擇。”
沈孝笑著反問,“這固然是七皇子的優點,可也是他的缺點。他手下無人,又如何能掌控得了黃河沿岸那么大的災情?那么多官他如何管得過來?”
李述挑眉,“你這是在考我?”
“沈大人你可是寒門典范,能推舉桂直,你難道不能給七弟推薦更多的人?”
這句話是在夸他吧。而且是在信任他的能力吧。
沈孝忽然就非常高興,臉上幾乎都要壓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卻還是故作沉穩地點了點頭,矜持道,“確實手上有些人。”
很多沉淪下寮但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讓七皇子施恩提拔起來。這不僅是給七皇子拉攏勢力,也是符合皇上的心思,在打壓世家的力量。
那頭李述又皺起眉,“可是黃河災情最難治理,做得好能出頭,做得不好,卻容易出事。我其實有些擔心七弟的能力。”
沈孝用目光止住她,“你要信我識人的能力,七皇子是沒做過這么大的事情,但他剛進禮部掌事時就遇到了陛下泰山封禪的大事,他做得非常穩重,挑不出一點錯兒,可見他并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龍在淺灘,七皇子從前只是沒有施展的余地。
李述道,“我不是不信你,畢竟工部和禮部不同,黃河治理了這么多年都不見好過。”
話剛落,那頭沈孝的目光就搭了過來。
李述沒看錯的話,他臉上好像寫著三個字:快問我!快問我!
沈大人那張臉難得透出什么情緒來,李述一晃神還當自己看錯了。
怎么跟書堂里知道正確答案拼命舉手恨不得被老師貼個大紅花的小孩兒一樣。
李述試探地問,“你有治水患的好辦法?”
沈孝臉色穩重,混不在意,只淡淡地“嗯”了一聲。
李述沒忍住,朝他背后看了一眼。
如果人有尾巴,沈孝這張看起來穩重的臉背后,怕是尾巴能拼命搖起來。
我知道正確答案!快問我!快夸我!
于是李述從善如流,怕沈孝把尾巴搖斷了,又問,“是什么好辦法?”
沈孝正要說,低眼就看到李述那張瓷白如玉的臉。
他忽然就想起來,方才崔進之還摸過李述的臉,那樣親密的樣子。陳醋被他悶在心里,這會兒都發酵成了滿天酸雨。
他反問,“你剛才和崔進之在做什么?”
李述憑借多年朝堂斗爭的經驗,敏感地認識到:這是一道送命題。
她回答地斬釘截鐵:“沒做什么!”
沈孝瞇眼:“沒做什么?”
他尾音輕輕揚起,就帶了一道威脅。
當他眼瞎?
沈孝指了指李述的手腕,又指了指李述的臉頰。
抓她的手,還摸她的臉!
李述瞬間就氣弱下來,“真……沒做什么。”
本來就沒做什么啊!可她怎么像被捉奸捉雙一樣。
沈孝眼中抹上一層寒霜。
李述手心直發汗,恨不得把方才的情形給沈孝畫下來,崔進之如何威逼如何利誘,她如何堅守如何不屈。
末了李述道,“我受了驚嚇……我被崔進之威脅了!”
李述瞪了沈孝一眼,“你不關心我,竟然還質問我!”
風水驟變,勝負突轉。
沈孝心想:這是一道送命題。
李述撥開袖口看了看,崔進之沒用狠勁,手腕上沒留紅痕。
沈孝低眼看了一眼她的手腕,她膚色很白,腕上透出隱隱的筋脈,有一種脆弱的美感,一掐就能斷。
“崔進之不像是只在撂狠話。”
沈孝語氣十分擔憂,“我怕他會用什么狠招來對付你。”
上次墜崖,這次又會是什么?
沈孝捏緊了手,恨不得一天十二時辰都護在她身邊。
李述卻并不在意,“不用擔心,東宮動不了我。”
再暗殺她一次?她身邊都是侍衛,自上次墜崖,父皇對她的安危也非常看重。崔進之沒這么蠢,敢在父皇眼皮子底下動手。
要對付七皇子?不,崔進之應當還沒有發現她和七弟的關系。
李述揉了揉手腕,“你放心吧,我出不了事。”
她是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可沈孝看著她平靜的臉,卻只覺得她內心有一種更深的隱痛。
就像是痛過極久,所以到最后已經麻木,最后無論再怎么刺激,她都可以渾不在乎。
沈孝忽然就有一種,想把她抱進懷里的沖動,但終究被他克制了下來。
他只是慢慢伸出手,再次握住了李述的手腕。
帶著一分試探,與九分愛護。
沈孝的手放的很輕,只要李述稍微用力就可以抽出去。但手掌下手腕微動,似是透著內心糾結,半晌,卻終于沒有抗拒。
李述別過頭,沒有看沈孝,也沒有看自己的手,以一種不在意卻又緊張的姿態看著山間漸漸消散下去的云霧。
她真的不怕崔進之,無論他要用什么辦法來對付她。
她是一個很冷硬的人,從前僅有的弱點就是崔進之一人,如今那弱點卻也被磨成了百煉鋼。
可崔進之的弱點卻非常多:他有崔家要照料,太子還時不時犯蠢,投靠東宮的世家也良莠不齊。
崔進之的弱點比她多得多,真若短兵相接,生死相搏,李述根本就不怕他。
她全身都是剛硬盔甲,沒有任何致命傷。
秋日陽光照進涼亭,撒在她身旁的沈孝身上。
她真的沒有弱點……嗎?
又或者只是她還沒有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