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二世》為克里斯托弗·馬洛的劇作,是英國莎士比亞之前最優秀的歷史劇,可稱之為首出典型的歷史劇:它結構完整,人物關系緊密有力,主題明朗又不失豐富性。
16世紀的英格蘭國王冷落王后,竟然公開地和自己的同性愛人加韋斯頓展開種種驚世駭俗的愛戀行為,使得整個王國的統治陷于崩潰,面臨瓦解。有先見之明的王后最后使出心狠手辣的毒招,阻止了這場災難的來臨。故事圍繞愛德華國王公開的同性戀行為展開,愛德華對加韋斯頓的愛既可以理解為盲目得令人發指,也可以理解為他的迷戀之深。盡管劇作如一開始就呈現加韋斯頓收到愛德華二世的信“我父已逝。來,和你最親密的朋友共享這江山”,不過,從劇作情節的演變過程來看,更側重權力爭奪這個中心。當時的貴族自行其是難以駕馭,國內經濟問題與邊陲戰事紛擾,愛德華左右掣肘,與其說他的同性愛行為挑戰了傳統,因此引起了王后和貴族的譴責,倒不如說是他的同性愛行為其實是檢驗他權威的試金石,是他與貴族之間對抗的一個風向標,雙方在這上面互不妥協。當然,作為一部戲劇杰作,它對權力、對人性的暴露性展示令人難忘:如愛德華的一意孤行,加韋斯頓的狂亂貪欲,莫蒂默的奸詐兇狠,王后伊莎貝爾絕地反擊的無情與瘋狂,肯特的優柔寡斷與背叛,兇手的窮極毒手。在《愛德華二世》一劇中,字里行間皆可見這位被謀殺的統治者愛德華二世對其寵臣加韋斯頓的依戀與眷顧,作者可以說是第一次在英語文化中大肆渲染了同性伴侶之間的愛情。
本劇作的原有譯本為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的《哈佛百年經典(第17卷)伊麗莎白時期戲劇》中的《愛德華二世》,譯者為廖紅、朱生豪。與已有譯本相比,本版本在翻譯風格上更加追求語言的流暢與精簡,減少了一些翻譯腔,盡可能傳達作者的原意。
此次翻譯從2019年7月初開始,由負責人郭典典與我二人經過近3個月的共同努力,得以全部完成。為何選擇翻譯這本書,可能正是因為它的故事題材戳中了我的萌點吧。我一直對歐洲古代宮廷小說有著莫名的情懷,父母家中有一本《百劫紅顏》我看了很多遍。后來就很喜歡大仲馬的亨利三世宮廷系列,曾經愛不釋手的就是三部曲之中的《蒙梭羅夫人》這本書。書中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亨利三世的寵臣叫做圣呂克,他從不眷戀宮廷富貴,對朋友重情重義,還敢冒著違逆國王的風險與別的女人結婚了。大仲馬的這個系列,曾經也給了我不少靈感,就是那種在百無聊賴生活中總想寫點故事的沖動。當我點開《愛德華二世》這本書的簡介時,內心的懷舊情緒就一下子被觸動了。想要翻譯這本書,也是想借機了解一下英國的宮廷生活,看看能不能給我一些寫點故事的靈感吧。感謝負責人選中我的試譯稿。
在此要特別感謝負責人郭典典。她真的是特別好特別耐心細致的小姐姐,也是個特別認真盡責的負責人。令我最為感動的就是,她在翻譯過程中分擔了我的大部分工作,原本應該由我自己承擔的文字上傳工作,她也幫我完成了,真的特別特別感恩。
說明:本書所有注釋均為譯注,正文中不再特別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