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天之中的太上老君表面上看起來是穩如泰山,沒有在意元明氣運增長,不過他的內心中十分緊張,畢竟元明氣運大增首當其沖的便是人教。
再說西方二圣,他們二人則更是為之心慌,論起因果他們與元明那已經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元明氣運大增對他們西方大興則是更為不利。
東海之上的變化,瞞不過圣人同樣也瞞不過血海之中的冥河、北冥海中的鯤鵬、地府之中的后土娘娘以及鎮元子大仙。
對于鯤鵬在看到東海的異變后,他曲指一算瞬間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于是紛紛破口大罵元明陰險,同樣也對天道大為不滿。
至于后土娘娘也沒有好心情,元明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便說明先前他對自己所言的事情很有可能會發生,元明這是在自保,以防備日后巫族大劫至,而影響到自身安危。
元明這一舉動已經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如此龐大的氣運之下,那怕是沒有巫族這個盟友,元明也不懼諸圣的壓迫,元明這么做很顯然是在做最壞的打算,這讓她如何能有一個好心情。
鎮元子與冥河對東海一事則與通天教主一樣,并不理會,對他們而言紅云氣運大增也影響不了自己,他們又何必去費那個心思。
在天罰過后,元明將星辰印收好,然后沒有停頓繼續煉寶,這一次元明的舉動則是小了許多,僅僅只是將分寶巖的精華煉制成一柄寶劍,此寶成僅僅只是一件后天靈寶,連天劫都沒有出現。
殺戮之道不同于一般,力量需要自己去領悟,殺戮至寶也需要以自身的境界去溫養別人是幫不了什么,一切都需要自身。
煉寶成功之后,元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后說道:“是時候動手了,要不然等諸圣商量好對策那就大事不妙了!”
此言一落,元□□念一動則帶著門下弟子離開了蓬萊仙島來到了人族,對于元明的出現,地皇神農氏則十分高興,連忙出迎。
好在這個時候三清、女媧娘娘、西方二圣都各有想法,沒有注意元明的舉動,與人皇想見之后,元明則是開門見山地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訴了神農氏。
聽到元明的想法之后,神農氏心中頓時大喜,要知道這三件事情對人族而言那是有著無與倫比的推動作用,此三件大事一成,人族將會得到空間的發展,先前一切制約人族的事情都會應刃而解。
錢幣、度量衡這兩件事情則由神農氏安排人進行,元明讓自己門下弟子跟進,也好讓門下弟子賺取點功德,而文字一事則由元明自己來做。
創造象形文字對元明而言那并非什么難事,不過他卻沒有急于完成,畢竟有些事情操之過急則并非好事,而且局他已經布下了,現在只等諸圣的反應。
元明的舉動很快又再閃讓諸圣為之震驚,四海龍王與燧人氏借人皇之力大力推廣錢幣與度量衡,很快便得到了人族各大部落的好評,有錢幣與度量衡,部落之間的交易變得容易多了,大家都有了標準,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引起部落之間的爭執,可以說這兩項舉動那可是利在千秋萬代。
元明這一動,諸圣傻眼了,他們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這兩大事情的推廣對人族的重要性,同樣也明白這兩件事情背后是何等的功德。
雖然說此事是人皇發起的,但是傻子也知道這背后是元明出得主意,要不然四海龍王與燧人氏又怎么會參與其中,如此大的功德眼睜睜地看著被元明拿下,諸圣心中都不是個滋味,特別是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二圣,對他們而言原本以為人皇之事一直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可是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這樣的突發事件,這讓二圣心中難以接受,特別是元始天尊,反而認為元明這是在與自己做對,在搶他的功德。
可惜,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們再難以接受這也已經成了事實,就算他們想要出手搶奪也是名不正言不順,不斷不會有好處反而會激化自己與人族之間的關系。
太清天中,元始天尊沉不住氣說道:“大師兄,元明這肆太狂妄了,竟然不顧我等的意見便如此在人間大肆擴張自己的影響,爭奪人族的功德,這也太不把我等放在眼中了!”
聽到元始天尊此言,太上老君也難以保持平靜,臉上出現了一絲怒容,元明所做之事都是大功德,一但成功那將讓他在人族的威望達到巔峰,就算是自己與女媧娘娘連手也壓不住元明,如此以來則會大大削弱了他剛剛在人族之中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聲望。
想到這里,太上老君長嘆一聲說道:“沒有想到元明竟然會如此陰險,表面上說自己對人族沒有野心,放棄了人皇之爭,而實際上卻洽洽相反,此人的野心是太大了,所以對于人皇的功德并不在意,反而想拼命地提升自身在人族的威望,以此來減弱我等在人族中的影響,來擴大他自身的影響!”
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這么說,其實都是在作戲而已,對于此事他如何會不清楚,其實在一開始,太上老君便有所察覺,不過那時元明做得隱蔽,不想現在這么直接,同樣太上老君也明白元明這么做也是在向他們放任西方二圣做出反擊。
原本太上老君也只是想西方二圣之手試探一下元明的反應,沒有想到結果竟然會是如此的激烈,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這時太上老君后悔自己當初不該輕下決定,給元明制造了反擊的機會。
后悔也是沒有,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太上老君則必需而對元明的反擊,要化解元明的攻擊,可是偏偏神農氏并沒有人皇之師的存在,而他與女媧娘娘也沒有理由去干涉。
只聽,太上老君長嘆一聲說道:“元始師弟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一切卻都要看你的了,如果闡教能夠輔助下一任人皇大興人族,那么自然可以借機消除元明在人族的威望,反之你我二人的面皮要丟大了。”
太上老君此言一出,元始天尊不由暗罵太上老君無恥,事情都是他招惹出來的,如今他卻是把事情推給自己太過分了,要不是他放任西方二圣先前的那番舉動又怎么會有今天這番事情發生。
想到這里,元始天尊說道:“大師兄,雖然我有信心讓廣成子輔助好人皇軒轅,但是大師兄不要忘記了巫族也對人皇之位有所動心,僅憑闡教一己之力只怕是有些力不從心,還需要大師兄從中多多相助!”
元始天尊這番話讓太上老君不由地皺起了眉頭,嘆道:“師弟,闡教力量不足可以請通天師弟相助,當然你實在不愿意與通天師弟相商,那此事可以由兄出面,玄都我也會讓他前去助廣成子他們一臂之力。”
聽到太上老君此言,元始天尊的心情卻是好了許多,說起元始天尊,就是太過于寵愛廣成子,什么事情都交由廣成子處理,可是偏偏廣成子根本又沒有那個能力,如此以來讓闡教內部則有了異聲。
特別是剛剛投靠闡教不久的燃燈,那更是心中有所不滿,自己本是真心實意投靠闡教,可是元始天尊的舉動則讓他難以接受。
原本燃燈以為元始天尊擇徒甚嚴,這闡教自然是欣欣向榮,可是當他進入闡教之后方才發現事情并非他想的那樣,闡教雖然只有十幾人,可是就這十幾人也都是各有心思,而造成這一原因的則是因為元始天尊對廣成子的偏愛。
做為一教之主,應該本著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門人,那樣方才能夠讓教派所有人心向一起使,可是元始天尊卻如此偏愛廣成子,而偏偏廣成子這個人身上又看不到一點能力,這自然也就難以服眾,人心不齊又怎么可能會有好的發展,這讓燃燈也就有了他念,也就造成了日后封神之戰闡教的分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