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強權
“這些戰艦破是破了點。不過如果我們真要下力氣去修復。還是可以排上一些用場的……”鄧世昌說道。
譚延搖搖頭說道:“海軍方面的事情我已經表明過自己的態度了。今后每年最多有一艘主力戰列艦服役海軍。相對于中國周圍的海疆軍事局勢。這樣的補充速度我認為已經足夠。現在一艘戰列艦的成本逐年上升。相對于三四年前至少成本上升了三成。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用不了幾年翻上一番也是有可能的。現在我們的戰艦維護成本就已經很高了……相信各位也多少知道一些。我們的軍費構成是比較復雜的。隨著國家政治生活的發展。日后軍費也趨向于向民眾透明接受監督。軍費構成正規化是必然趨勢。更何況我們的造艦工業體系一直都是以成本價來供貨。這是受到戰爭的威脅才不得不如此。現在工業體系面臨改制。我們的造艦工業體系也要注重資金積累用以跟蹤世界上最先進的相關技術。很明顯這將會進一步促進戰艦成本的上升……”
去年一年都沒有新的主力戰列艦服役中國海軍。而今年最快也是年底才會有一艘。按照現在造艦工廠的開工狀態和戰列艦的建造周期而言。譚延所說的“一年服役一艘”顯然是達不到的。最多是每三年多造好兩艘。事實上連這個標準也達不到。
譚延從來就沒有對鄧世昌隱瞞過自己對海軍的想法。不過于鄧世昌不同的是。他不是海軍指揮官而是一個國家的總統。一個國家的資源不能像英國那樣幾乎對海軍提供無限制的發展的發展。他必須要考慮軍事、政治和經濟的綜合因素。將中國有限地資源放到效率最高的方面----中國的經濟總量穩居世界前三位。不過工業為國家經濟總量的貢獻度是無法和英德法美這些強國相比地。只要將工業水平發展上去了。中國才能夠像英國那樣玩得起戰列艦。沒看太平洋對面的那個泰迪熊正用美元砸出一個海軍強國來么?現在譚延需要做的事情是去“補課”。將原來因為受到戰爭威脅而被迫畸形發展的工業體系完善。
“戰艦成本在增長。不過我個人建議總統能夠將海軍裝備國際貿易中所獲得利潤固定一個具體比例。國家財政困難但是還是需要對海軍裝備加緊更新……我希望能夠將北洋級戰列艦中的兩艘出售。再添置一到兩艘正在開工建設中的新戰列艦。”鄧世昌出人意料的說道。
隨著中俄戰爭海戰的巨大勝利。北洋級戰列艦成為這個時代海軍裝備中的“名角”。阿根廷、智利、希臘都有意購買或是追加北洋級戰列艦的訂單。尤其是阿根廷在原有訂購一艘地基礎上追加了一艘北洋級戰列艦和一艘靖海級裝甲巡洋艦。中國海軍裝備物美價廉。性價比遠比英國貨要好。只不過每個列強在其殖民地都是一個經濟圈。外人很難打進這個市場。南美的情況比較特殊----英國雖然承認南美為美國的勢力范圍。但是在海軍軍備上顯然英國貨更走俏美國也是在最近幾年才有所突破。
不過話說回來。只有經過實戰檢驗后。戰艦才可以證明自己地價值。中俄海戰過后。法國地戰艦出口業務遭到重創。尤其是英國和德國的海軍專家在參觀過被俘虜的俄國戰艦各自發表了一些評論后。這種情況更加明顯。以至于法國造船廠沒有接到一筆戰列艦訂單。這不能不說法國被俄國給“連累”了。同時這場戰爭也證明了“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地意義。以往對此地爭論也都嘎然而止。英國人暗地里慶幸自己的無畏已經開工。而美國人、德國人和法國人開始急急忙忙地修改新戰列艦的設計。這同時也是對中國戰列艦的出口制造聲勢。
“呵呵。直接賣掉現在正在服役的北洋級戰列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不過問題是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賣出兩艘。這個缺口實在太大。可以答應智利賣出一艘。這樣一來在今年年內服役的新戰艦完全可以填補這個空缺。至于是不是增加新戰艦的服役數量。這需要你們海軍準備一份報告。當然我在一些事情上欠缺考慮。賣出兩艘北洋級戰列艦對于國家海防到底有多少影響。這需要你們在報告中充分的進行論證。我個人也是希望能夠多賣出去一兩艘。畢竟我們快要有更加強大的戰艦了。以后我們想要往外賣人家還不見得要呢!”譚延笑著說道。
以前譚延是想著將北洋級戰列艦趁機多賣出去。哪怕便宜一點也無所謂----就算是賣舊貨。所得的收入也在成本線之上。這自然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不過現在和英國人的關系鬧得這么僵。英國內部甚至有對華發動戰爭以維護英國尊嚴的輿論。譚延自然要做最壞的打算。考慮到英國宣布開戰到聚集足夠數量的艦隊抵達中國。沒有個一年半載是不大可能的。到時候蒙古級戰列艦也就差不多形成戰斗力了。所以就算要賣一艘是保證現在中國海軍力量實力的最佳數字。要不是考慮英國的戰爭威脅的因素。譚延甚至希望就留下一艘北洋號其余全賣出去。
“海軍總參謀部會盡快的完成這份報告的。關鍵是船廠那邊的生產能力……”鄧世昌說道。
譚延擺擺手說道:“這是你們海軍參謀部的問題。不過我要提醒你們的是。現在整個造艦工業體系都在開足馬力生產。一些戰列艦備件還是非常比較富余的。到時候你們將會面臨兩個選擇---造新艦勢必會占用對外海軍裝備貿易的資源。我們的工業生產能力還比較弱。不要給生產單位太多的壓力。產量并不是關鍵。關鍵是質量!”
譚延知道鄧世昌是將主意打到船廠庫存備件上來了。有了這些備件建造新艦的時間是可以大大縮短。這對于那份海軍實力報告是極為有利的。參照蒙古級戰列艦的建造周期。若是真的將資源全部集中到這上面來。同時開工兩艘在不到兩年地時間內完成建造工作還是來得及的。搞不好這些海軍將領真的會一邊倒主張賣出兩艘戰列艦出去。到時候中央駁回的時候面子上就不好看了。所以提前給他們打個預防針。
譚延說完后。在座地海軍將領包括鄧世昌臉上的表情都挺有意思的----這是一把雙刃劍。造艦工業體系的生產能力就這么大。在對歷史負責的重擔下。海軍想要從中占便宜難度是非常高的。這些海軍將領為發展中國海軍實力的想法固然讓譚延非常感動。但是作為總統他必須要考慮的更加全面。個人情感方面必須要嚴格控制。感動并不能替代實力。
“陸軍在組建適宜南方環境下作戰的部隊方面要考慮到一些問題。現在整編軍隊的權力收歸到國防部來掌管。國防部地權力和責任空前加強。對下一步有如何想法。國防部必須要遞送一份完整的計劃。。同時對自己手中的資源也要摸摸底……諸位。中國軍事方面還有很多空白。在現代軍事體系建設當中。雖然我們在最近十年中取得了非常不錯地進步。但也要注意地是這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么是滿清時代重復建設、無需發展。就是建國后的一些軍工體系發展也都是以應付戰爭為前提發展起來的……今后國防部要擔負其國防軍事工業建設地發展計劃。對于存在地私人資本雖然我們不可能用政令來解決問題。但是可以給予輔助勸導的措施……”
譚延結束了對于海軍戰艦問題地討論。這個問題已經糾纏了他十年。現在總算是可以松一口氣了。從開始到現在他已經和海軍方面吹了無數次風。只是海戰的勝利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這一趨勢。鄧世昌今天表現并不過分。譚延知道他還是挺配合自己的。只是他作為海軍司令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象征性的說兩句做一次最后的挽救。那承擔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現在報紙上已經開始討論中國要建造多少艘戰列艦。擁有這些戰列艦后中國海軍排名能不能進入世界前
第一次國防會議有著太多的象征意義。誰也沒有打定主意在這次會議上來解決某個具體問題。但是能夠將這些問題在由總統主持的國防會議上提出來。那也代表了這個問題是十分緊迫的。當譚延走出會場的時候。看看身后新建的國防部大樓也只有無言的苦笑----這個國家算不上是千瘡百孔。但是和平來臨后需要解決的問題比他十年前不知多了多少。這難道就是創業易。守業難?!
“正卿。和我坐一輛車走!”譚延在臨上車之前。回頭對站在自己左后方的鄧世昌突然說道。
由于北京和天津的公路建設一直開展的不錯。城市內部的道路已經做到了百分之八十是柏油路。剩下來的也是煤渣壓實鋪出來的。比過去的黃土路不知要好了多少。總統的車也由馬車變成了汽車----天津藍翎汽車廠專門為政府捐贈的三十六輛“紅旗”轎車。這家藍翎汽車廠的前身便是譚延撥款研究內燃機的大本營。不過后來內燃機在潛艇上的應用已經到了最后階段。才被徹底分裂出來劃歸“遠洋漁業”的名下。而從那時起譚延也讓一部分研究人員留在了這里成立藍翎汽車廠結束掛羊頭賣狗肉的時代正式開始生產汽車。
說到汽車對于譚延來說還有什么車能夠比“紅旗”更好?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生產汽車只有走高端路線----汽車在這個時代注定只能是富豪的消費品。不過藍翎汽車廠只生產兩款汽車。一款便是“紅旗”。另外一款則為“藍翎”。無論多么富有的人在這個時候是訂購不到“紅旗”的。他們只有購買“藍翎”----“紅旗”將是中國汽車的標志。而“藍翎”則是跑遍中國的國產車。兩者的定位就注定“紅旗”不光是有錢便可以買得起的。只有政府和最有名望的知識分子才可以獲得。
“總統……”坐在車中地鄧世昌沉默了一會開口說道。
譚延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正卿不用為剛才會議上的事情說了。你的心思我明白。這并非出于你本意……這次開會不過是為國防部以后地運作開一個好頭。以確立國防部的在國家防衛的中心地位而已。想要靠這一次會議便可以將國防建設上的大事敲定下來那是不可能的。這次我讓你跟我走。是因為今年就要服役的蒙古號戰列艦。這里面有些問題我還有些不放心。需要交代一下。如果你了解的非常清楚的話那自然沒有問題。如果不清楚或是拿不準。那就要辛苦你回去調查形成報告了……”
“上海那邊我除了打仗之外。我每個月至少要去一次待上兩三天以解決那邊的問題。那里的情況我基本上都比較清楚……總統有什么問題?”
譚延點點頭說道:“你對這艘戰艦用心很深。這是好事。不過你看看這份材料吧。也沒有什么大不了地。只是有些事情你需要注意一下……”
鄧世昌接過檔案袋。里面的內容不多。也就三四頁紙的樣子。不過他看到一半腦袋上就開始冒汗珠了----鄧世昌是中國海軍最高指揮官。他地一言一行也自然受到別人地注意。由于他過于頻繁的前往上海。使得很多人對此都產生了疑問。這些異常的舉動更是讓日本間諜組織引起了高度警惕。他地一個機要秘書曾經留學日本。為人并不檢點地機要秘書被日本人抓住了小辮子。從而為其服務……
“三號船塢已經備受矚目。前天德國亨利親王曾提出希望我們能夠披露海軍造艦新計劃。也就是我們的最新戰艦設計。尤其提出了三號船塢是不是中國海軍地新建戰艦……”譚延微微翹了翹嘴角笑著說道:“蒙古級戰列艦可謂是我們工業技術水平的最高體現。但就其本身而言我并沒有把秘密建造戰艦看得比天還要高。畢竟西方列強國家都有能力來建造這種戰列艦。所以情報部門的事情我先擋了下來。只是要求挖出對它感興趣的人的背景……”
“是屬下御下不嚴。我這就槍斃了這小子!”鄧世昌有些憤怒的說道。
譚延笑了笑說道:“這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今天給你看這份材料不過是想和你打個招呼。情報部門現在已經收網了。你今天晚上就回旅順。平息基地內的恐慌氣憤……嗯。這次牽扯的人比較多。我希望最干凈的處理此事。你也知道凡是涉及到日本人的事情我從來是不留情的。你回去也是穩定基地……”
“這沒有問題。回去我就立刻收拾東西……”
“你也不用收拾東西了。待會中南海那邊會有人幫你辦妥這一切。一個小時后就上火車先到塘沽。那里有快艇直接去旅順……日本人亡我之心不死。他們的海軍今年向英國訂購了兩艘裝甲巡洋艦。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海軍建設計劃如何。但日本的背后是得到了英國的支持。也許有秘密條約在后面做推手也說不定。所以有件事我需要交代一下……”
“總統有何訓示?”
譚延冷冷的說道:“我需要海軍制造摩擦。是針對日本海軍的摩擦。我可以授權給你。一旦在海上日本海軍敢有任何挑釁動作。我們的海軍可以立刻給予武力還擊……這個所謂的挑釁范圍包括兩國海軍在海上碰面的時候。日本海軍戰艦火炮向我方瞄準、在外交禮儀上日本海軍若是禮炮不以最高規格接待立刻給予武力打擊!”
鄧世昌聽后愣了一下神。說道:“這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正卿。你要知道什么是所謂的大艦巨炮么?我告訴你。那不是停在港灣里的戰艦。也不是還在建造中的蒙古號戰列艦。而是強權。強加給對手頭上的絕對武力!”譚延攥緊拳頭向空中揮舞了一下冷冷的說道:“這些事情不用我教你。我已經給所有的情報部門下達命令了。在未來的一個月中。中國的情報力量將會最大限度的配合海軍。而你的責任是在一個月之內找出一個機會至少制造四次中日海軍摩擦。我不管你采用什么手段。是否過不過分。我只想聽到海面上的炮聲!你明白了么?!”
“我……屬下明白了!”鄧世昌有些震驚的說道。
譚延微微一笑說道:“正卿。你的回答不夠堅定啊!海軍……在我的眼中給海軍的定義就像大海中的鯊魚。只要聞到血腥的味道就要攻擊……我可以坦率的告訴你。日本的間諜組織除了知道三號船塢中正在建造一艘戰列艦之外。什么都不知道。至于技術秘密他們更是一無所知。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處于我們的嚴密監視之下。但是日本間諜組織的行為就是他們對我們最嚴重的挑釁。強權不需要公正。只需要一個標準----對自己是否有利!”(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