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韓家
“向軍, 窈窈,”
林建明起了身,迎了過去, 道, “你們過來了啊?”
沒走兩步,韓向軍帶著牽著原禎的林窈已經(jīng)走了過來。
林建明先謝了韓向軍,然后就帶著些小心, 甚至討好地對林窈道, “窈窈, 快過來見見你韓伯父和韓伯母。”
也不知道是因為站在一旁,氣場強大的韓向軍,還是因為在林窈面前已經(jīng)碰了太多次的壁,現(xiàn)在的林建明, 面對林窈時已再擺不起原先的長輩的譜。
心已經(jīng)先是虛的。
他說著就跟已經(jīng)同樣站起了身的韓向東還有許敏儀介紹,道,“向東, 嫂子,這是窈窈, 是建業(yè)和弟妹當(dāng)年在下放時留下的孩子, 陰錯陽差, 我前不久才知道她還活著, 從鄉(xiāng)下那邊接過來的。”
韓向東和許敏儀聽說這小姑娘是林建業(yè)和孟楠在鄉(xiāng)下時生的孩子都吃驚不已。
林建明和林建業(yè)少時在韓家住過一段時間。
而韓向東跟他們年齡相仿, 一起長大,肯定是有感情的。
而許敏儀則是后來在部隊上跟韓向東結(jié)婚的。
她沒怎么見過林建業(yè)和孟楠。
感情談不是,但卻也知道一些以前的事, 知道老爺子很看重林建業(yè), 這些年也很照顧林家人。
只是許敏儀不是很喜歡趙新蘭。
她知道林家可喜歡自己兒子, 也知道林家想要結(jié)親的意思。
可她只有一個兒子,并不樂意這門親事。
不過是礙于老爺子和丈夫的面子,沒有明確拒絕而已。
只是不知道這個在鄉(xiāng)下長大的姑娘是個什么性子了。
不過不管心里怎么想,她吃驚過后還是立即就擺出了十分熱情和親切的態(tài)度。
她聽了林建明的介紹,在林窈喚了一聲“韓伯父,韓伯母”之后就上了前去,拉了她的手,叫她“窈窈”,讓她坐到自己身邊說話,比平時對林家可的態(tài)度要親切上了好幾個臺階。
這期間韓遠(yuǎn)一直就站在旁邊好奇地看著林窈。
他今年二十一歲,是原州陸軍學(xué)院大三的學(xué)生。
他是一個很有教養(yǎng)的男孩子,和他父親的粗獷刻板,還有叔叔的硬朗冷漠不同,他性格溫和,長相俊秀中帶著些英氣,此時看著林窈的眼神溫柔有禮。
而因為林窈實在太漂亮了......他不是好色之人,身邊也不乏漂亮的姑娘,可是林窈不一樣,她是很美,哪里都很精致,但卻沒有一點攻擊力,像是每一點都美到了人的心里那種,讓人十分熨帖舒服。
所以他看了幾眼之后目光愈加溫柔。
甚至耳尖還有一點點泛紅起來。
這一切都落在了林家可的眼里。
這才是第一次見面。
眼前的畫面和這幾日夢到的畫面慢慢重疊,她勉強撐著才能讓自己不失態(tài),可是緊捏的拳頭里,指甲卻已經(jīng)深深嵌入了手心。
許敏儀拉著林窈簡單說了幾句話,再給她介紹了自己兒子韓遠(yuǎn),大家寒暄了幾句,樓上老爺子韓淮山聽到動靜也下了樓來。
客廳里靜了下來。
顯然韓老爺子在家是極有威信的,大家都十分敬畏他。
韓淮山走下了樓梯就站定看向了林窈。
林窈不等林建明或者其他人介紹,就笑著給韓淮山躬身行了一個簡單的禮,叫了一聲“韓爺爺”。
她的確是敬重他的。
她一向謹(jǐn)記自己不能隨意受恩情。
受恩就一定要還。
而真論起來,韓淮山對她有好幾重恩。
一來她的身體來之于林建業(yè),韓淮山對林建業(yè)有撫養(yǎng)之恩;
二來她也已經(jīng)清楚,如果不是韓淮山,林建明對她的態(tài)度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忌憚又小心了。
韓淮山看到眼前的小姑娘也很吃驚。
他是很高興林建業(yè)和孟楠還能有一個女兒在世......但他對這件事本來其實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更不知道那個孩子現(xiàn)在被教得怎么樣。
所以面前站著的這個小姑娘實在很令人意外。
長相,氣質(zhì)不說,面對自己時竟沒有半點畏縮,目光澄凈,著實難得。
他沖她擺了擺手,道:“坐下吧,都坐下來說話。”
等許敏儀拉著林窈坐定了,他才在沙發(fā)上問她:“過來兩個星期,這邊的生活還習(xí)慣不?”
林窈笑道:“這里的氣候干一些,一開始有些不習(xí)慣,不過住了幾天,就覺得很清爽也很不錯,生活上也沒有什么不習(xí)慣的。”
“學(xué)校呢?在學(xué)校能不能適應(yīng)?”
韓淮山又問道。
林建明從周家村回來,送林窈去學(xué)校之后給他打過電話,所以他知道林窈去了原大附中的事情。
“嗯,也挺好的,老師和同學(xué)都很好。”
林窈道,“怕我跟不上進度,很多同學(xué)都借了課堂筆記給我,這里的學(xué)生可比在鄉(xiāng)下時要認(rèn)真多了,筆記又整齊又完整。”
以前在鄉(xiāng)下時,可沒幾個同學(xué)記筆記。
韓淮山聽了這話就點了點頭。
不過韓淮山知道林窈去了原大附中,其他人卻不知道。
許敏儀知道老爺子不愛說話,讓他去跟一個小姑娘聊家常實在是難為他。
所以她聽到這問答,看到老爺子停住了話頭,就順勢接過了話問道:“窈窈已經(jīng)去學(xué)校讀書了嗎?那是哪所學(xué)校?”
林窈就轉(zhuǎn)頭禮貌道:“是原大附中。”
原大附中......許敏儀又是一個詫異。
她道:“原大附中,那不是西區(qū)?那豈不是離家很遠(yuǎn),每天回家很不方便啊?”
一邊說著一邊就看了林建明和趙新蘭那邊一眼。
說者可能只是純粹的疑問和關(guān)心,但聽者卻有意。
林建明的心提了起來。
要不是強忍著,他差點就開口替林窈答這話了。
他真怕林窈這時候說出什么不合適的話來,例如“因為大伯父大伯母讓她刷鍋洗碗做飯,所以不得已只能選寄宿學(xué)校”......
不止林建明,趙新蘭的心也同樣的提到了嗓子眼。
林窈就在這突然有些凝滯的氣氛中點了點頭,道:“是離大伯家比較遠(yuǎn),但我讀的是寄宿,所以也不用擔(dān)心這個。”
許敏儀皺了皺眉,道:“原大附中是不錯,可寄宿學(xué)校的條件可不好,好好的......我記得家可不是在十二中讀嗎?怎么不跟家可一起讀十二中?”
說話的時候還看了一眼林家可。
林家可的表情正扭曲著呢。
......許敏儀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了幾十年,現(xiàn)在是市文工團的團長,手底下管過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文藝工作者。
對小姑娘們的小心思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了。
這會兒林家可雖然竭力讓自己看著得體大方,但卻瞞不了許敏儀的眼睛。
她厭惡林窈。
許敏儀挑了挑眉,再回頭看一眼林窈,心中就是一訕。
林窈知道客廳里人都在看著自己。
可身邊的波濤洶涌從來影響不到她。
她笑道:“還好了,再怎么樣比我們鄉(xiāng)下的學(xué)校條件也要好的。而且學(xué)校就在韓叔叔附近,所以有空還可以去韓叔叔那里吃飯。”
許敏儀又是一個詫異。
去向軍那里吃飯?
韓向軍這個人有多冷漠她再清楚不過。
他對他爸,對他大哥,對他們這一家都很疏離。
想捂熱一些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阿遠(yuǎn)的陸軍學(xué)院就在他住的附近,可從他回來住到那邊,可是一次也沒叫阿遠(yuǎn)去吃過一頓飯......
許敏儀看著林窈的目光更親切了些。
她溫聲道:“那功課能跟得上嗎?現(xiàn)在是讀初中還是高中?”
“高二了,因為我之前沒讀過高一,現(xiàn)在功課還有點緊張,不過學(xué)校老師都很好,還特意給我制定了學(xué)習(xí)計劃,希望快點能趕得上進度。”
“啊,竟然是沒有讀過高一,就直接高二嗎?你年紀(jì)還小,怎么不先讀了高一?”
......
一問一答,后面客廳里基本上都是許敏儀在問著林窈話,其他人偶爾才會插上一兩句。
林家可的面色是越來越白。
尤其是當(dāng)許敏儀說,“阿遠(yuǎn)的學(xué)校就在你們原大附中附近,周末的時候要是不回家,你有什么功課問題就去問阿遠(yuǎn)。”
又道,“阿遠(yuǎn)還有一個妹妹,比你大兩歲,不過她在外地上大學(xué),偶爾才回來,下次她回來,你過來家里玩,一起認(rèn)識認(rèn)識”時,林家可的神經(jīng)已經(jīng)崩到了極點。
那就好像自己一直渴望的城堡,或者說一直認(rèn)為是該屬于自己,但還沒到手,還在努力去夠的城堡突然被另外一個人搶走了。
那個人自在的坐在了那個漂亮絢麗的城堡里,喝著茶,像是女主人般......這讓林家可像丟了神魂一樣難受。
要不是趙新蘭在旁按著她的手提醒她,也不知道還能不能保持得住理智。
好在說了一會兒話就到吃飯的時間了。
張媽過來上菜,林窈就說要去廚房幫忙。
許敏儀忙道:“唉,你坐下,哪里有要客人去廚房幫忙的道理?”
林窈就笑道:“是我今天早上做了一些點心帶了過來,張媽又不熟悉,我想去廚房一起幫忙,一會兒等大家吃完飯就拿過來給大家吃,試試我的手藝。”
“你自己做的點心嗎?”
許敏儀有些詫異地問道。
她觀察人細(xì)微,剛剛跟林窈說話時就注意過她的手指,纖細(xì)幼長,骨節(jié)勻稱,肌膚白嫩,比他們團里的女演員們的手指都要好看,那一看就是不干活的手。
她猜想她以前雖然是被養(yǎng)在鄉(xiāng)下,但應(yīng)該是被家里嬌寵著,半點活都沒怎么干過的。
他們團里也有農(nóng)村出身的女演員,也十分漂亮,后面保養(yǎng)得也很不錯,但小時候干過農(nóng)活,骨節(jié)細(xì)微之處還是能看出來的。
“窈窈姐做得點心比國營大飯店里的好吃。”
一旁玩著積木的原禎突然插話道。
許敏儀挑眉。
不過不等她再說話,放下一道菜到桌上的張媽也笑著道:“原禎這話說得可沒錯,窈窈今天帶了桃花糕和姜汁紅棗糕過來,剛剛我在廚房已經(jīng)嘗了一口,唉喲,不僅比國營大飯店里好吃,比我做得也好吃。”
張媽做點心做飯的手藝可是不比國營大飯店的大廚差。
這回說得許敏儀真的好奇了,她笑道:“竟然做得比張媽還好吃?說得我都想立即嘗嘗了,好了,那你就過去吧,整好了點心就過來。”
又跟張媽道,“張媽,其他的事情可不用她幫忙。”
張媽笑道:“曉得曉得,看這孩子這樣子,我也不舍得她干什么活。”
林窈聽她們這么說就笑瞇瞇地等著張媽也不插話,等原禎站了起來,吵著也要跟她一起去,她就牽了他的手,跟大家說了一聲,又側(cè)頭跟韓向軍低聲說了句什么,就跟著張媽一起去了廚房。
韓遠(yuǎn)看著幾人去廚房的背影,因為大家說的,搞得他也很想去......他對自己竟然生出這么一個沖動十分不好意思。
*****
等林窈帶著原禎再回到客廳的時候大家都已經(jīng)坐下了。
林窈看了看大家的座位。
大長桌上首中間位是韓老爺子。
左邊依次是韓向東,許敏儀,韓遠(yuǎn),然后是韓向軍,下面空著兩個位置。
右邊依次就是林建明,趙新蘭,空一個位置,林家華,林家可,后面再有一個空位。
桌上的人看她和原禎回來,都招呼兩人過去坐下。
照理來說林窈是應(yīng)該坐在林家人那邊的,甭管是趙新蘭下首位,還是林家可的下首位。
可那兩個位置林窈都不喜歡。
所以她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就牽著原禎的手直接地往韓向軍那邊的位置走了過去。
當(dāng)然這也可以理解為她是送原禎過去坐下。
......但她往那個方向走過去的時候,韓向軍已經(jīng)很自然地拉開了他下面兩個座位的椅子。
林窈松開了原禎的手,坐下。
座位的順序還是,韓向軍,她,原禎。
桌上的人的表情瞬間都有些微妙。
林家人面上的笑容更是都僵住了好一會兒恢復(fù)不過來。
趙新蘭咬牙。
林家可看她這么不知分寸,桌子下的手更是都差點掐腫。
韓家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飯桌上很安靜,偶爾才會有只言片語。
但也正因為安靜,對面林窈不時照顧原禎吃飯,偶爾轉(zhuǎn)頭跟韓向軍說些什么,那畫面......默契和諧得近乎像是溫馨的一家三口,格外刺有心人的眼。
這個時候趙新蘭真的是腸子都悔青了。
她想起了很多舊事。
當(dāng)年林建明下放,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在娘家,生活得很艱難。
后來每隔兩個月他們都會收到從西寧寄過來的一些錢和東西,持續(xù)了幾年,那時候韓老爺子就是在西寧,她便一直以為那是韓老爺子寄過來的,后來韓家回了原州城,她跟許敏儀閑聊,才知道給他們寄東西的根本不是韓老爺子,而是韓向軍。
她跟林建明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都很激動。
還在一次韓向軍回原州城的時候特意跟他道謝,卻不想他格外的冷淡,說,不過是看在建業(yè)的情分上,對他的侄子侄女略為照顧而已。
后面對他們一家也從不親近。
趙新蘭想到林窈跟著韓向軍一起進門,看到她跟韓向軍收養(yǎng)的那個孩子那么親近,看到韓向軍對她溫和照顧,也看到了韓家一家人對林窈的禮遇......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以為她是林建業(yè)的孩子。
他們真的都以為她是林建業(yè)的孩子!
當(dāng)初她真的不應(yīng)該就沒有仔細(xì)考慮,一急之下就答應(yīng)了丈夫!
她怎么配得到這一切?
她本來就是個錯誤的,不該存在的東西!
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來搶屬于她女兒的東西!
*****
吃完飯大家一起幫著張媽收了飯碗,張媽就端上了大家都還牽掛著的點心。
兩碟點心,一碟粉色,晶瑩剔透,一碟暗紅,散發(fā)著濃濃的姜和紅棗的香味。
張媽上了點心,還往每人面前都放了一碗消食的山楂綠豆湯,可是韓家人卻沒人對平日都很喜歡的山楂綠豆湯動手,都看向了桌上的點心。
這會兒就連一向不喜歡甜食的韓老爺子都對這點心有了一些好奇,很給面子的最先夾了一塊桃花糕試了試,然后點頭道:“是很不錯。”
又加了一句,“香氣很濃郁。”
現(xiàn)在是秋天,但那桃花糕卻像是剛從大山里采下來的新鮮桃花做的似的。
甚至能讓人產(chǎn)生畫面感......
韓老爺子都這么說了,韓家其他人更好奇了,也都紛紛夾了一塊試了試。
然后......意猶未盡。
許敏儀贊道:“我一直覺得桃花糕味道香味都寡淡,想要做的好吃,就得加很多別的東西,說是桃花糕,其實就是得個名,現(xiàn)在才知道是我沒吃到過好吃的。”
又問林窈,道,“除了桃花,這里面你還加了其他東西沒有?”
林窈搖頭,又點了點頭,道:“除了桃花粉,還用了桃花釀。”
接著便又簡單地跟大家說了說桃花釀的做法,聽她說摘什么時候的桃花,要用什么樣的山泉水洗幾遍等等,讓人十分懷疑,她這不是什么村女,是仙女吧......
韓遠(yuǎn)道:“窈窈,你怎么會這么多東西?你們那里的村民都這么講究嗎?”
他對偏遠(yuǎn)的窮山村到底是有什么誤解?
林窈笑道:“這哪里是什么講究,這就是一道道步驟,就跟學(xué)生解題步驟一樣,這樣才能好吃嘛。”
還有這種比喻的?
這會兒說著話,因為有點心相佐,大家對林窈又熟悉了許多,話題也多,氣氛比飯前要融洽和歡快了許多。
不過這融洽肯定不包括林家人。
就是大家都贊不絕口的點心,除了有些沒心沒肺的林家華,于林家其他人來說,都不會吃出半點好吃的味道來。
尤其是,因為林窈的表現(xiàn),韓家人都對養(yǎng)大她的人,和她以前的生活產(chǎn)生了好奇。
許敏儀試探地問起,林窈沒有絲毫避忌地將周巧娘夸了又夸,說了許多以前在周家村生活的細(xì)節(jié)。
聽得林建明尷尬無比,也聽得趙新蘭又難堪又恨。
雖然韓家人除了韓向軍和韓淮山,其他人并不知道林窈口中的養(yǎng)母“阿媽”就是林建明曾經(jīng)拋棄過的妻子。
他們還曾有一個女兒。
說了一會兒話,韓淮山看到這會兒就粘著林窈身邊的原禎,想起了一事,轉(zhuǎn)頭對韓向軍道:“向軍,下個月你要去北城兩個月,就把原禎送過來這邊吧。”
這話一出,韓向軍,原禎和林窈都抬頭看向了他。
原禎看了看韓淮山,再轉(zhuǎn)頭看了看韓向軍,抿了抿唇,脫口而出道:“不用了韓爺爺,韓叔叔雖然不在,可是窈窈姐在啊,就讓窈窈姐陪我一起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