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婿?”南清暖一時沒緩過神兒來,招婿不都是那些沒男丁的人家做的事兒嗎?
還有那些話本子里寫的,豪紳惡霸的女兒。
她,她招婿做什么呀!
要招,當初也是母妃招婿才對呀!
“哀家知道你的想法,可你母妃當初是迫不得已,又一心想要嫁給南南親王。”
“不然給姜家留個苗苗也是好的呀!”
“罷了罷了,這般嚴肅的事情,問你一個小姑娘做什么。”
“若有合適的,暖暖自然愿意。”就當是為占了這身子做一件事情吧!
想必太后也是想自己大哥能留一個姓。
“你還小,哀家不與你說這樣的事情,剛剛是哀家糊涂了。”
這京城的人有幾家是愿意做上門女婿的呀,總不能因此委屈了暖暖。
“快過來,嘗嘗這些點心,是哀家特意吩咐給你做的。”太后不再糾結這件事兒,連忙將話題轉了。
南清暖往盤子里一瞧,果然全是些小動物的樣子,她要真是十二十三歲,指不定得多開心。
太后費心思了,她又陡然想到離府前,南親王遞給她的那幾串糖葫蘆。
“勞煩太后娘娘費心思了。”
“你這一口一個太后娘娘的,倒是生疏了不少。”
“論著輩分,暖暖該叫哀家什么來著。”
“太后娘娘,小郡主,該叫您姑婆。”楊嬤嬤在一旁連接上話回答到。
“那行,就叫姑婆吧!”
“暖暖可有意見?哀家聽著,叫姑婆倒像是把哀家叫年輕了不少。”
“姑婆!”
“哎喲,等你這一聲等了多久了。”
“楊嬤嬤,去把哀家今早上用的妝奩盒子拿來。”
“哀家瞧瞧可有什么小丫頭的玩意兒,拿出來添個喜慶。”
南清暖推辭不過,只好坐著等楊嬤嬤拿過來。
“來,暖暖瞧瞧,可有什么喜歡的。”
“這支可不能給你,這呀是歡兒給哀家送的。”太后見南清暖盯著這其中的一只簪花點翠步搖,笑著說道。
“給你了呀,歡兒該生哀家的氣了。”
“暖暖只是看著新鮮,多瞧了兩眼,哪敢搶姑婆的心頭好呀!”她記得這支簪花點翠步搖,前世并不是送給了太后,倒是送給了皇后娘娘。
怎么這一世,竟然到了太后娘娘的手中?
重生一世,太多的細節都無法把控了。
最后,南清暖選了一只很平常手鐲。
太后和楊嬤嬤相視一笑,說道:“暖暖今日可真是哀家的小心肝兒了。”
“次次看中的,都是哀家的心頭好呀!”
“不過這手鐲回到你手中,還真是得歸其所了。”
“姑婆,這手鐲可有什么來歷不成?”
“這是你外公當年給姑婆的。”
“來,讓姑婆給你帶上看看。”
“放哀家的手上不合適啦,放你這等小姑娘手上剛剛好。”
“暖暖先前不知道這是外公所贈,如今知道了,自然是不能要的。”
“這是太后娘娘的念想,暖暖怎么可一己之私留下。”
她也不過是看著覺得平常,想來不至于是皇上皇后或者哪個妃子所贈。
倒是沒想到,竟是外公贈予。
也是,這鐲子并不出眾,能放在太后娘娘常用的匣子里,自然是意義非凡。
“那不成,暖暖你拿著,哀家遲早是要入土的人了。總不能把這念想,一塊兒給你們帶走了。”
“太后娘娘說什么話呢?怎么又繞到這兒來了!”
“瞧瞧哀家這張老嘴喲,暖暖快些吃點心吧。”
“這御廚啊,做飯不好吃,做點心倒是有一手。”
南清暖心里嘆了一口氣,這御廚就算是做飯再好吃,太后娘娘在這宮中吃了幾十年了,想來也膩才是了。
“太后娘娘可吃過鍋子?”
“這是什么玩意兒,哀家倒是沒聽過。”太后來了興趣笑著問道。
“這是咱民間的一種吃法,用著小火爐上面燒一鍋美味的濃湯,將其余食材一并收拾好,放在桌上,邊燙邊吃。”
“暖暖可知道做法?去給御廚說一說,咱們今晚上就吃這個。”
若是旁的小姐,她定然,不會問出這樣的話來。
可暖暖自個兒就是開酒樓的,想來也略知一二吧?
“暖暖等一下就去和御廚說。”
“太后娘娘,不妨就在咱小廚房做吧?”不然這要是出了什么問題,怕牽連到小郡主身上呀!
太后顯然也想到了這一茬兒,也改口道,“那行,就在咱小廚房做吧,哀家還能親自跟去看看。”
“要些什么食材,暖暖你說給紅梅,讓紅梅親自去領。”
“是,姑婆,暖暖知道了。”
“還請楊嬤嬤等會兒看看這些食材,可有太后娘娘忌口的不喜的。”她自然是清楚太后娘娘的喜好的,可她又不能明目張膽的表現出來。
只能這樣退而求其次了。
楊嬤嬤欣慰地看著南清暖,“還是小郡主,想得周到!”
太后聽了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些,敏兒說的沒錯,她這個女兒呀,心思的確是細膩。
南親王府
“你說她進宮了?”
“怎么沒有人和哀家說!”
剛加了滾水的熱茶,瞬間潑在小丫鬟的頭上,就是站在老太妃一旁的婆子,也心疼那一張白嫩嫩的皮呀。
小丫鬟被燙得頓時在地上打起滾兒來!
太妃怨氣未消,又見她這副模樣,怒吼道,“你這小賤蹄子滾什么滾!”
“別污了哀家的眼睛!”
“太妃娘娘,奴婢瞧著,這滾水是灑進這丫鬟的眼睛了呀。”這丫鬟叫得這么凄慘,老太妃卻是這幅模樣,讓她不禁有了兔死狗烹之感。
這要是落在了自個兒頭上,想想都覺得全身上下的皮子一緊。
坐在上頭的老太妃還在不知疲倦的罵,反而愈罵愈起勁。“這喪門星的賤玩意兒,給她拖下去,找個府醫給她瞧瞧。”
“不能救就一張破席子早些弄去亂葬崗,別誤了哀家這塊地。”
“快拉下去,小心些!”嬤嬤立馬指揮人來,將地上疼的沒了知覺的人拉走,小聲的建議道。
這丫頭,年紀輕輕怕是毀了。好好的一張臉蛋兒啊,這以后,可怎么嫁人呀!
太妃娘娘的心思,可真是一年比一年狠毒了呀!
她也是有女兒的人,最見不得府上的小丫鬟受苦受罪。
所以她呀,獻了所有的打賞銀子,就為了讓女兒脫奴籍,以后啊,嫁人生子,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