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武恭公德用善撫士,狀貌雄偉動人,雖里兒巷婦,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輔等,因事以為言,乃罷樞密,出鎮。又貶官,知隨州。士皆為之懼,公舉止言色如平時,唯不接賓客而已。久之,道輔卒,客有謂公曰:“此害公者也。”愀然曰:“孔公以職言事,豈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臣。”于是,言者終身以為愧,而士大夫服公為有量。
※譯文
王德用對待官員態度和善,并且因他身材高大魁梧,即使是居住在偏僻的深巷中的婦女兒童,還有外面的少數民族,都知道王德用這個名字。御史中丞孔道輔等人,由于某一件事向皇上揭發了王德用的過失,于是皇上就罷免了王德用的樞密院官的職務,把他調出了京城,去外地鎮守。后來王德用又被貶了官,出任隨州知州。士人們都替王德用擔心,然而王德用本人的言行舉止卻一如平常,只是很少接待親朋好友罷了。很久以后,孔道輔去世了,有一位朋友對王德用說:“這就是害您的人的下場!”王德用顯出一副嚴肅的樣子,說道:“孔道輔在其位言其事,怎么能說是害我的人呢?可惜啊,朝廷損失了一位忠誠直言的大臣。”于是,說話的人終身為此感到慚愧,而上下官員都佩服王德用有雅量。
※評析
御史中丞孔道輔向皇上揭發王德用的過失,導致王德用被貶官。如果王德用是個心胸狹窄的人,那么他肯定會將這個深仇大恨銘記于心,并在日后伺機報復孔道輔。但是,王德用偏偏是個寬宏大量、識大體、顧大局的人。他知道孔道輔指出自己的過失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我們應該學習王德用的寬大胸懷,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學習孔道輔忠心耿耿輔佐皇上的優良品德嗎?
商鞅不懼車裂之禍,鞭撻朝政弊端;魏徵無視君主權威,強諫其所不知。古人早就有“為子當盡孝,事君當盡忠”的忠告。雖說今天的我們已經不再需要侍奉君主,但是道德準則也要求我們要敢于直面錯誤,并勇于糾正自己及他人一切錯誤的行為。面對別人的錯誤緘口不言是不可取的,慫恿他人的錯誤繼續發展更是可恥行為。
為人處世需要的就是直率、誠實的態度。那些行事媚上欺下、見風使舵之人,必然為大家所不齒,終將被排斥在集體之外。敢于指出他人的錯誤,既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