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陳忠肅公瓘,性謙和,與物無競。與人議論,率多取人之長,雖見其短,未嘗面折,唯微示意以警之。人多退省愧服。尤好獎后進,后輩一言一行,茍有可取,即譽美傳揚,謂己不能。
※譯文
陳瓘性格謙恭溫和,與世無爭。跟別人談論的時候,他總是夸贊別人的優點,即使發現別人的缺點,也從來不當面指責對方,只是稍微給對方一些示意,使對方知道。人們大多都是回家后才醒悟過來,且感到慚愧,但都十分佩服他。他尤其喜歡獎勵后輩,后輩的一言一行,只要有一點可取之處,他就給予贊美,并且傳揚出去,還說他自己做不到。
※評析
陳瓘習慣于夸贊別人的優點,并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地贊美。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贊美別人其實是有其他目的的,是不懷好意的。而偏偏又有些人就是喜歡聽別人贊美自己,不管是真心的,還是奉承的。這種不辨是非、喜歡聽別人贊揚之辭的人是最愚蠢的人。
“聞過則喜”歷來被國人奉為一條重要的做人準則。意即:一個人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或缺點,就感到非常高興,因此使自己得到改進。但是在接受別人的贊譽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在他人的贊美聲中洋洋自得,經不起糖衣炮彈的誘惑,就會在處世中迷失自我,導致失敗。
我們的世界需要贊美的聲音,但是這種贊美必須是自然的、不做作的,是有尺度的、真誠的,而且還要注意對方的心理訴求,不能肆無忌憚地亂來。然而在接受別人的贊美時,我們不能得意忘形,而要注意采取謙卑的態度來應對,保持清醒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