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把答案找出來,你一定能做到……把答案找出來,我相信你能做到……”一個聲音由嬰兒的背后響起。
“父親,是父親!”他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把答案找出來,到底是什么決定了地球軸心的起源與毀滅?告訴我們,一定要告訴我們,這一點非常重要?!备赣H說。
他笑起來,拋下手里的竹簡,又抓起一把,向云中扔去。
在他看來,所有竹簡要講述的,都是地球的歷史,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竹簡上刻下的并非文字,而是一種可以解釋出具體意義的圖形。
譬如最初被他捧著的那根,顯示的就是長城和太陽的關系。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修建各自國家的長城,就是為了保衛京城和國君。國君即一個國家的太陽,所以那簡單的一個圓、一道墻,就代表了大國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戰史。
在其中一根竹簡上,他看到了巨大的三角形金字塔符號,竹簡從頭向下劈開,裂縫正好穿過金字塔的中心,將三角分為兩半。這就代表了歐洲君主征服非洲之戰。
他能看懂很多東西,但暫時不明白父親要的是什么。
“把答案找出來,一定要找出來……”父親焦灼地低聲請求。
他抬起頭,云海深處,忽然有一道火光亮起來。火勢極其猛烈,竟然將云海的一半迅速燒毀。
現在,他看清了,自己身在一座極高的山峰尖頂上,旁邊所有山峰都相形見絀。從山下爬上來已經殊為不易,要想平安下去更是一件難事。
他低下頭,在竹簡中尋找,終于在其中一根上找到了答案。
那竹簡上刻著宮殿圖案,下面則是傳說中的“舉火燎天局”。宮殿在上,火焰在下,只要火起,就會順勢向上燒,直到將一切吞噬為止。
他把竹簡舉起來遞給父親,父親臉上現出茫然的神情:“什么意思?是大火毀滅了地球軸心?不可能,地球上的火種都是上天賜予的,他又怎么會賜下這種漫天大火,再度燒毀地球軸心?”
歷史上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由大火燒毀城垣宮殿引發的?;鹧鏌饬伺f世界,人類才會迎來新時代。這是永遠不會更改的規律,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莫不如是。
如果把“地球軸心”也當成是一個國家來經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國家可以建立和消亡,可以興盛發達,也可以一敗涂地。那么,地球軸心的命運也會一樣。
“大結局在何處?”父親又問。
林軒知道父親的想法,因為父親一直都是希望盡快走到結局,結束眼下這一切,回歸普通人的安定生活。但是,大結局永遠不會來到,或者說,人類懼怕的大結局永遠不會來到,即使是海嘯、山崩和地震之類的極端災難,也不會引發全球毀滅。
“大結局只在該來的時候來——”這就是唯一的答案。
此刻,林軒的感覺非常奇怪,因為很少有人能開啟自己三歲之前的隱藏記憶。
現代科學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嬰兒大腦皮層的額葉尚未發展成熟,所以無法留下深刻記憶;也有人認為嬰兒主要運用內隱記憶,外顯記憶的功能較差;還有人認為,嬰兒與年齡大的兒童和成人對信息采用不同的編碼方式,嬰兒采用非言語的編碼方式,年齡大的兒童和成人采用言語編碼方式,這兩套編碼方式與提取方式之間不匹配,造成嬰兒期存儲的信息提取困難,導致嬰兒期記憶缺失。
無論如何,在這一刻之前,林軒沒有同樣的記憶。
這就說明,在他小時候的某一天里,父親的確是帶著自己上過一座極高的山峰。那樣做的意義只有父親能解釋清楚。
他低下頭,慢慢理順自己看到的內容,那上面刻的最多的就是所謂的“古字”。
《漢書?藝文志》尚書類后序中說:古文《尚書》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于孔子壁中,故稱“壁中書”。因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故又稱“蝌蚪文”。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龍書”,神農氏所作的“八穗書”,黃帝所作的“云書",少昊氏所作的”鸞鳳書“,帝嚳所作的“仙人形書”,倉沮時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時代的字形(六字),夏代的《琱戈銘》、《鉤帶銘》、禹篆二十字、《岣嶁碑》等不同的古文。
除此之外,尚有所謂“奇字”一種,也就是古文中比較奇異的字,亦可能是壁中書的異體。以上所說各種古代文字,僅是史書上的記載,且久己失傳,實無從稽考??v有跡象,并稱為“六國詭文”,篆勢奇譎,殊難辨認。
黃金蜘蛛徹底消亡時,給林軒留下的就是“古字”。
那些漫天飛舞的金粉在墜落之前,排列成了很多形態各異的古字。在“古字”之中,林軒讀到了很多。當然,如果黃金蜘蛛沒有開啟林軒三歲之前的隱藏記憶的話,古字再多,他也毫無察覺。
“你還好嗎?”堂娜沖過來。
林軒點頭:“當然沒問題,走吧!”
他們向山洞深處疾行,避開駱原后,林軒才說:“我有新發現,在一些文字資料里面說,即將有一場非同尋常的大爆炸產生,一座山的內部被重構,一個大人物必須從大萬字中產生,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他去承擔。在這之前,他要失去最愛,斷絕一切分心之途?!?br/>
古字告訴他的,遠遠不止這些。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只有斬斷一切困擾,發憤圖強,勇往直前,才能做到很多別人做不了的事。林軒認識許多作家、畫家、編劇之類的朋友,那些人大多是把自己困在荒山古村里,以“十年磨一劍”的心態,最終一鳴驚人,飛龍在天。
那些古字告訴他的核心句就是——“放手去做,與滿天神佛爭光輝”。
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