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不可能!”那個“田夢”吃驚地大叫。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更多最新章節訪問:ww.。
元首高舉雙臂,向著遙遠的殿宇跪倒,隨即行五體投地大禮。
那個“田夢”仰面向上,望向無窮高處,臉上竟然出現了狂喜:“如果這里是亞特蘭蒂斯,我們豈不是已經進入了神界?”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即是神界,但這里帶給林軒的,卻只是無限恐怖,因為經過急速下墜之后,他們這些人已經落入時間與空間之外,進入了無法控制的絕境,永遠不可能回去,三條鮮活的生命已經成了元首的殉葬品,等待他們的只是無盡的死亡。
“不要慌。”那個“林軒”說,“到這里來,正是求仁得仁。不知有多少探險家渴望來到這里,卻不得其‘門’而入。只有我們經過千萬次嘗試之后,終于達成心愿了,我們該感到高興才是。”
那個“堂娜”卻忘記了說話,只是癡癡地看著那個“林軒”,仿佛他就是她的全部。
忽然間,環形長廊下的海水迅速退卻,一落千丈。
他們向下看,幾十米處還有一道長廊,與他們立足之地完全相同。只不過,海水漲‘潮’時,那長廊就被完全淹沒。再向下,每隔幾十米都有一道長廊,就像一座摩天大樓上的休息層一樣。
“史書中,亞特蘭蒂斯大陸是沉沒于大西洋深處的,似乎也可以這樣解釋,陸地沒有沉沒,而是海平面上升才將大陸完全淹沒。那么,發生異變的海洋而不是陸地,真正可怕的力量是蘊藏于大海之中――”林軒驟然明白。
人類對于海洋的認識相當膚淺,只不過是利用了它的航運力、海產品,。[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800]卻始終沒能研究海洋存在的真實意義。
“沉沒”和“淹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亞特蘭蒂斯是被“淹沒”的,那它的位置根本就沒有移動過,自始至終停留在原地。那樣的話,從地理坐標來看,大雪山之下就是“失蹤”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也是神秘山‘洞’沙姆巴拉的所在地,更是地球軸心入口。
林軒想通了這些,猛地長出了一口氣。
組織領導無數次說過,地球上任何神話傳說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一些真實事件的片段記憶,再加上轉述者的添油加醋而已。如果能夠將其中的“核”提煉出來,就會明白每一個神話傳說究竟要帶給人類什么樣的啟迪。
想通這些,林軒就知道元首為什么要執著得派人尋找地球軸心了,因為那個地方既是“不死勇士”沙姆巴拉的源頭,又是亞特蘭蒂斯的神人之島。
德國以外的探險家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元首卻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才不遺余力地屢次派人進藏探索。
地球上極少有一個地方是“諸寶匯集”的,這里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屬于“謎中套謎”的連環死結。
海水退遠,他們腳下幾百米深的地方全都是黑‘色’礁石,礁石頂上則矗立著動作不同的雕像。
“隔得太遠了,要想看清,就要下去。”那個“田夢”說。
“找路下去。”那個“林軒”揮手下令。
“堂娜”、“田夢”兩人拖起元首,跟在兩人后面前進。
環形走廊有著無數缺口,缺口中架著生了銹的鐵梯,一直向下,不見盡頭。
“下去。”那個“林軒”身先士卒,越過缺口,進入鐵梯。
幾個人立刻跟隨,拖著元首,半步不離。
連續下了四五層階梯之后,大家都‘露’出疲態,速度也漸漸慢下來。
他們已經接近礁巖,也迅速看清,那些雕像非常傳神。
“是曼施泰因元帥?”那個“堂娜”失聲叫起來。
“沒錯,是他。”那個“田夢”也認出來。
曼施泰因1906年起服役于第3步兵警衛團,1934年任第三軍區參謀長;1935年任陸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1938年任第十八師師長;1939年任侵略‘波’蘭的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同年10月調至西線,任a集團軍群參謀長。他第一個提出以坦克部隊穿過阿登高地突擊法國北部的大膽作戰計劃,受到陸軍總部保守派的排擠,被調任后備第三十八軍軍長。其計劃后為希特勒賞識,成為德軍攻擊法國的作戰方案,并取得成功。1941年任第五十六坦克軍軍長,參加閃擊蘇聯,隸屬進攻列寧格勒方向的北方集團軍群。同年9月升任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在南方的克里米亞作戰。1942年晉升元帥,調至北方負責指揮圍攻列寧格勒。同年11月,當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被誤,受希特勒委派趕赴南方,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企圖解救被圍德軍,未逞;1943年出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1944年3月被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作為戰犯曾被英**事法庭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定居聯邦德國,著有回億錄《失去的勝利》。
二戰史學家一致認為曼施泰因是德軍中少見的名將,而且對元首忠心耿耿,即使元首發布了錯的命令,他也會不折不扣地去執行。
他的雕像放在這里,可見鑿刻這些雕像的人對元首一方的兵將實力是非常清楚的,只有能夠左右局面的人,才能享受這樣的權力。
再向前看,礁巖上所有雕像都對應著德軍將領,無一遺漏。可以說,這里就是德國人的兵馬俑所在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德國總共任命了一位帝國大元帥,一位全國領袖,26位元帥級別的高級軍官。
現在,毫無疑問,這些人的雕像全都出現在‘露’出水面的礁巖上,包括:帝國元帥:戈林(1893-1946)1935年授空軍元帥銜,1940年7月19日授帝國元帥銜,德國空軍總司令;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1900――1945,時年34歲,從軍經歷不到2年)被任命為“黨衛隊帝國領袖”;1936年6月1日,戰爭部部長、國防軍總司令瓦爾勒馮布羅姆貝格大將(1878――1946,時年58歲、軍齡39年,1938年免職)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雷德爾,1938年4月1日,海軍總司令、博士埃里希雷德爾海軍大將(1876――1960,時年62歲、44年軍齡,1943年辭職)被晉升為海軍元帥軍銜……
陸軍總司令瓦爾特馮勃勞希奇大將(1881――1948,時年59歲、40年軍齡,1941年12月解職)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a集團軍群總司令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大將(1875――1953,時年65歲、48年軍齡,最高軍職西線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b集團軍群總司令費多爾馮博克大將(1880――1945,時年60歲、42年軍齡,最高軍職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被晉升為陸軍元帥軍銜……
這些礁巖完全變成了祭臺,每一具尸體都是站立的,令人看得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