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國公府的宅子在杏林胡同,離沛國公府的距離不算遠,裴蓁便坐了一頂軟轎過去,她到時三少夫人裴氏已在內院門等著她了,見了她人便不住的打量著,眼眶又是一紅,險些落了淚。
“瘦了,人也越發好看了。”裴氏心疼的挽了裴蓁,邊走邊道:“趕緊隨我回屋,這樣熱的天沒得在把你曬病了,中了暑氣。”
“瞧姐姐說的,哪里就有那般嬌弱了。”裴蓁紅唇輕彎,笑吟吟的說道。
裴氏抿著嘴角笑了起來:“誰不知你被外祖母養的嬌,若是在我這病了,我可交代不過去。”裴氏說著,聲音壓低了幾分:“我原是不想讓你過來的,眼下是多事之秋,沒得再招惹上是非,可……”
裴氏話沒說完,裴蓁便笑著把她的話擋了回去:“我本來就要過府來看大姐姐的,我聽母親說我病著的時候大姐姐三不五時就過來看我,倒惹出了一些閑話來。”裴蓁知裴苡一個出了嫁的,三不五時就回娘家必要受到孔國公府的人非議,她寧可授人以話柄也要回府來瞧自己,便是沖著這姐妹情分,她也不會拒了孔國公府的帖子。
裴氏發出一聲輕嘆,隨后輕笑一聲,不以為然的說道:“理會那些做什么,不過是幾句酸話罷了。”她若因幾句酸話就上了心,這些年她又如何以庶出的身份在孔國公府站住腳。
東院的丫鬟見裴氏牽著一個明珠朝露般嬌美的小娘子走來,便知是貴客到了,忙上前見了禮,口中道:“夫人一早就盼著三少夫人和縣主來了,剛不知問了幾遍,念叨著人怎么還沒有來,莫不是有什么事耽誤了吧!剛還要打發了人去沛國公府問上一問呢!”
裴氏嘴角輕輕一勾:“讓母親久等了,是我的不是。”
“哪里是三嫂的不是,母親這是想太華縣主了。”一道略有些尖細的嗓音隔著簾子響了起來,隨后門簾便被挑開,那人笑道:“我便給三嫂做會丫鬟了,三嫂還不趕緊進來,莫要曬壞了縣主才好。”
裴蓁臉上帶著笑意,瞧了那□□一眼,便輕輕福了下身,口中喚道:“四少夫人。”
盧氏一怔,眼底閃過一絲意外,顯然沒有想到裴蓁會知道她是誰,隨后忙笑道:“可不敢受縣主的禮。”說完,趕緊福身回了禮。
裴氏攜了裴蓁進了屋,先與孔國公夫人見了禮,隨后又引著她與兩個嫂嫂互相見禮,裴氏還未開口,裴蓁已是點出了她們的身份,孔國公夫人不免也有些詫異:“我記得太華還是在你嫁進府里第七年的時候上門做過客,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不想她還記得人。”
裴氏抿嘴一笑,說道:“八妹妹的記性是咱們姐妹中最好的,只要打過照面的,便忘不了。”說完,便指了孔國公夫人身邊的一個小娘子,笑著調侃道:“這位你可是不識得吧!”
裴蓁莞爾一笑,看了那小娘子一眼:“雖未曾見過,卻是知曉的,來時母親還曾囑咐過,說府上的表小姐來做客,還特意囑咐我不可莽撞了,免得嚇到嬌客。”
孔國公夫人看了余二娘子一眼,笑道:“這是我娘家胞妹家里的幼女,名喚柳娘,性子有些內向,倒讓你笑話了。”一邊說著,一邊拍了余二娘子一下,讓她上前見禮。
“縣主。”余二娘子低聲喚著,柔柔的福了一禮,之后便躲回了孔國公夫人身邊,說來,她在家家中時也算得上是一個伶俐人,可因母親是低嫁,規矩不比孔國公府這樣大,如今住在孔國公府不免有些縮手縮腳,又乍見這樣一個與她年歲相當的小娘子,卻一身尊貴的端坐在那里,心里便更有些自卑。
裴蓁剛要把禮拿出來,就見余二娘子縮回了孔國公夫人身邊,不由一怔,隨后笑道:“看來母親囑咐的話也沒錯,可見我是真嚇到柳娘了。”
“是這孩子膽子小。”孔國公夫人搖了搖頭,看向余二娘子的目光卻帶了幾分憐愛,她最小的妹妹嫁到了京外,多見不得相見,如今她把這個小女兒送到自己身邊,她不免多疼愛了幾分。
裴蓁眉眼帶笑:“小娘子性子安靜一些也是好的,像我這般,總要被外祖母和母親念叨性子太鬧呢!”說完,沖那余二娘子一笑,道:“來時帶了些禮物,一會讓大姐姐的人送到你屋里,不要嫌棄才好。”
孔國公夫人見余二娘子只是低頭笑,便道:“怎么好讓你破費。”說完,又與余二娘子道:“還不去謝謝縣主。”
“謝謝縣主,讓您破費了。”余二娘子像學話的鸚哥兒一般重復了孔國公夫人的話,又輕輕福了一禮。
孔國公夫人也知余二娘子在余家被教養的小家子氣了,有些上不得臺面,便對裴蓁露了一個稍顯歉意的笑容,裴蓁倒是不以為意,她這樣的身份又哪里會和一個不相干的小娘子計較。
“這次過來,一是來看看伯母,二是因為前幾月因我的事讓大姐姐來回的折騰,母親很是過意不去,也說一個出了嫁的小娘哪好能總回娘家,是您和氣不與大姐姐計較,可咱們也不能不知好歹,總是要過來道聲謝,賠個禮才是。”裴蓁端著手上的茶盞輕輕呷了一口,之后微笑著撥弄著手腕的足金鏤空點翠孔雀銜珠鐲子。
孔國公夫人自然不會相信這話是從晉安郡主口中說出的,晉安郡主那樣的跋扈,便是她輕慢誰她也不會認為是她的錯,她那種人,是只許她負人不可人負她的性子,況且,裴蓁的這番話,她覺得與其說是表達歉意,不如說是給她的軟刀子更來得恰當,想著之前裴氏和盧氏因為裴蓁發生的口角,孔國公夫人不由在心里發出一聲嘆息,這軟刀子她不受也得受了。
“郡主怎么這樣客氣,這都是苡娘應該做的。”孔國公夫人哪怕知道裴蓁這番話的用意,依舊面不改色。
裴蓁笑的眉眼彎彎,嬌聲道:“應不應該做那是另說的,母親說了,若是換了別的人家,可沒有哪個婆母能這般容人,就是妯娌間也是要非議幾句的,像您府上這般寬厚,是大姐姐的福氣。”
孔國公夫人忍不住拿眼窺了裴蓁一眼,不管這話是不是晉安郡主教的,她能這般笑眼盈盈的說出來,言語之間又不落下風已是難得,一般的小婦人便是那性子穩重的也未必能這樣沉得住氣。
“三郎能娶了苡娘過門也是他的福氣,我們做長輩的,別的心愿沒有,就只盼著小夫妻兩個能和和睦睦才好。”孔國公夫人微笑著道。
“母親也是這般說的,希望大姐姐和姐夫和和美美的。”裴蓁彎了彎嘴角。
裴氏以帕子掩面,嗔道:“母親和八妹妹只會拿我打趣,可讓人羞死了。”
孔國公夫人素來很喜歡裴氏,聞言便笑道:“往日潑猴似的性子,如今在你妹妹面前倒是知羞了、”
這話一出口,在座的人便捧場似的笑了起來。
裴氏似被人笑的不好意思了,便在裴蓁身后躲了躲,之后才道:“就顧著說話了,我倒是把正經事都忘了,八妹妹來時母親讓人備了薄禮,我已讓下人送到各房去了,單子還請母親收著,等得空讓下人抄上幾份給嫂嫂和弟妹們送過去。”說完,便讓丫鬟把禮單交到了孔國公夫人的手上。
孔國公夫人一目十行,不過幾眼就已知晉安郡主送了些什么,口中便道:“總是讓親家母這樣破費,我們哪里好意思。”說完,便讓人把單子遞給了大少夫人周氏,并道:“瞧瞧,親家母可不止是疼苡娘,就連你們幾個都不曾落下。”
周氏笑道:“咱們是托了三弟妹的福,趕明得去沛國公府給晉安郡主道聲謝才是。”
裴蓁低著呷著香茶,笑而不語,這樣的話她是不好接的。
“是該如此,給你們備下的東西比苡娘還多了些。”孔國公夫人笑著說道,她自是注意到給裴氏備下的禮單上獨獨占了一行的五個字,浮光綾一匹,只是有些拿不準這浮光綾是早前圣人賞賜給裴蓁的,還是晉安郡主另尋來的,但不管是哪樣,都是用了心了,足見裴氏在晉安郡主心里的分量了,想到這,孔國公夫人便笑道:“郡主備下的禮都是貴重的,可給苡娘的一樣卻連我都有些艷羨了。”
“哦?是什么樣的好東西,竟連母親都能艷羨?”周氏自是不好細看那份禮單,雖然說孔國公夫人轉交到了她的手上,那是在幾個弟媳面前抬舉她這個長嫂,她卻不能不管不顧的當著裴蓁的面就過了眼,讓她覺得她眼淺,上不了臺面。
孔國公夫人笑容變得有些意味深長:“是一匹浮光綾,我記得前些日子圣人還賞了太華三匹,惹得一干小娘子羨慕不已。”說著,便看向了裴蓁。
裴蓁抬頭一笑,用食指磨摩著青花瓷杯的杯口,輕笑道:“還是伯母消息靈通,淺碧色和嬌黃色的讓我裁了一身裙衫,還有一匹丁香色的我想著與大姐姐極是匹配,便讓母親收了起來,正好今兒過來一道帶給大姐姐了。”
“還是我八妹妹惦記我,有什么好的都不忘了給我留一份。”裴氏掩唇笑了起來。
周氏幾個雖算不上頂精明,可卻也不是傻的,如何不明白孔國公夫人點出浮光綾的用意,二少夫人鄭氏便笑道:“要不怎么說三弟妹是有個福的呢!有母親疼愛還不夠,娘家妹妹也這般惦記著她,就連圣人的賞賜都舍得送與她,真真是讓人羨慕。”鄭氏原本是想恭維裴氏,可不知怎的,這話說出來竟變了個味道,隱隱帶了幾分酸意。
裴氏似乎沒有聽出鄭氏話里的酸意,看也沒看鄭氏一眼,只握了裴蓁的手,笑道:“這話不知多少人在我面前說過,不過這可是羨慕不來的。”
周氏低著頭,抿了一口茶,嘴角微不可察的勾了起來,她就知道裴氏不是好惹的,偏偏鄭氏又不長記性,沒事便喜歡自取其辱,何苦來的呢!裴氏便是庶出,也是曾養在晉安郡主膝下的,哪里又能拿她和娘家的庶出姐妹相比較,想要踩她一腳,若沒有萬全準備只會被她反扳一個跟頭。
余二娘子坐在孔國公夫人身邊,她在孔國公府已住了不少的日子,自是知這里的□□,看似軟和的大表嫂周氏,外精內愚的的二表嫂鄭氏,刻薄掐尖的四表嫂盧氏,還有精明深沉的三表嫂裴氏,不論哪個都不好好招惹的,就連如今來孔國公府做客的三表嫂的妹妹,小小年紀已是城府頗深,就連和姨母交談言辭之間都不落下風,余二娘子想到這,不免有些喪氣,京中的女眷都這般難纏,母親實不該把她送到京里來,沒得讓人輕賤。
“柳娘?”孔國公夫人輕聲喚了她幾次,見她走神的越發列害,便抬手碰了她一下,等她回了神后,便笑問道:“可是昨個沒休息好?”
余二娘子搖了搖頭,低聲道:“剛瞧著美人瓶里的夏堇走了神,姨母剛和我說了什么?”
“這孩子。”孔國公夫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說讓你和你三表嫂她們陪著縣主去園子里走走。”
余二娘子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了像嬌花一樣的裴蓁,下意識的便要張口婉拒。
孔國公夫人知她的性子,便替她做了決定:“府里也沒有幾個你們這般大的小娘子,讓你大表嫂她們陪著縣主也說笑不到一處去,你和你三表嫂帶著婉娘和珍娘陪縣主在園子賞賞花,也好好說說話,別總是拘在我這里,沒得把好好的人都拘的變了性子。”
孔國公夫人已這般說,余二娘子自是不好婉拒,只得應了下來,裴氏則上前挽了她的手道:“走,咱們陪著八妹妹在園子里逛逛,在讓人擺上一桌席面,一邊吃著小點在喝著果子露,最是自在不過了。”說完,便讓人去請了周氏所出的兩個嫡女婉娘和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