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開始的一段路程,其他的全是四人一馬一起同行,他們走過幾乎一樣的路程,他們也經過一樣的磨難,但是最后唯有六耳悟空被封為了佛。
龍馬尚且能被封為菩薩,沙僧豬八戒卻連菩薩都不是,看來佛祖也是看人下材。
六耳開口道:“弟子從大唐而來,當為東土眾生求取真經,還望佛祖成全,讓我攜帶真經歸去。”
“準了,阿佗伽葉,你二人便帶旃檀功德佛去取那真經。”燃燈吩咐道。
“圣僧請隨我倆來,”兩位尊者便帶四人去那藏書處,無數藏書透出霞光瑞氣罩千重,有彩霧祥云遮萬道,從接引立教到燃燈做佛后所有的佛教經典都藏于此。
經柜上寶篋外都貼了紅簽,上面寫著經卷名目,六耳四人入內,看到傭金剛經》,《涅盤經》,《菩薩經》等等。
兩位尊者道:“圣僧東土到此有些甚么好東西送給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
六耳笑道:“路途遙遠,不曾準備禮物。”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后缺餓死矣!”
見二位尊者不肯傳經,六耳轉頭就走,萬里西行路對六耳來也不過只是一個過程,有無經書都不打緊。
這次輪到兩位尊者慌了,見六耳真的要走,兩位尊者道:“圣僧且慢,我倆這便將經書交給圣僧。”
兩人將各色經書裝了滿滿幾大箱遞給六耳一行人,六耳隨即辭別佛祖,回歸東土。
···
“佛祖,那迦葉二人卻是有些過了。”觀世音對燃燈道:“他二人竟將空白經書送給取經人。”
燃燈笑道:“正常,我封唐僧師徒為佛,暗中不知有多少人不服,他倆也是從接引時便入了佛教的老人,他倆尚且未證佛陀,如今見了兩位新佛,他們怎能不刁難一二。如今在這靈山存了此心的不知有多少,便是我也不好在這時嚴懲他們。”
觀世音知道燃燈還要給圣人顏面,觀世音也沒想嚴處這二人,正因為佛教內也不是鐵板一塊,燃燈才會重用她觀世音。
這時燃燈問道:“九九,他們怎能不怒。
六耳倒是顯得很淡然,六耳笑道:“地未開之時,誰人著書?不過幾卷經書罷了,佛祖可寫,吾也可書。”
六耳提起一箱空白的經書,六耳笑道:“東土百家,豈無真經,能夠救世的永遠不是所謂的經書。”
“走吧,我們,回家!”
是的,雖被封為佛,但他的家卻永在東方。
···
唐僧走后,五方揭冖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走向觀音菩薩前開口道:“弟子等得菩薩法旨暗中保護圣僧,今日圣僧功行圓滿,我等還望菩薩準繳法旨,讓我等復歸靈山。”觀世音笑著道:“準繳準繳。”
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她這個一直謀劃取經的菩薩也有大功,所以觀世音心情很好。
只是這時木吒走過來聲道:“師尊,那唐僧并未返回靈山,他帶著一箱空白的經書回轉大唐去了。”
觀世音大驚,不過觀世音臉上并未露出分毫,將五方揭諦等人打發走后觀世音才道:“才做了佛便敢自作主張,吾原本以為唐僧成佛后會與我親近,不想卻也是一狂徒。”
“那師傅現在怎么辦?”木吒問道。
“西游總得有個完美結局,你便去將經書送給他們。”觀世音吩咐道。
···
“二老的身后事都處理完了?”徐思遠出現在王石身后。
“見過道長,”王石行禮道:“都完了。”
“叫我師尊吧,我過要來渡你,對了打算和我回金鰲島還是?”徐思遠問道。
王石道:“在這人間我已無太多眷戀,我從旁族中選了一人繼承王家香火,師尊我這便隨你回島。”
徐思遠點零頭,不過徐思遠沒有立刻帶著王石離開,徐思遠道:“你并非無情,甚至可是多情,城中眾人戲你辱你,可你臨走之時與他們一席話卻顯出了你與他們的親近,因此那城隍才能確定你心中真無芥蒂,那城隍甚至還會照拂他們一二。”
“夏蟲不可以語冰,他們不過不理解弟子罷了,對他們弟子心中的確無怨,而有弟子的提點,不一個郡城隍,便是做個洲城隍也不是不可能,那城隍照拂他們一二也不過是事。”王石道。
“的確,可你為何在你父母將去時顯得如此冷漠,在他們臨死時哭兩聲也許會顯得更正常一些,他們也許也能走得更安心一點。”徐思遠問道。
王石道:“非是弟子不愿,弟子畢竟曾是世間真神,弟子若真情流露,怕是會影響他們生生世世。但弟子只是他們這一世的孩子,他們還會在輪回中浮沉。”
“我是他們這一世的牽掛,但他們下一世還會有的新的婚姻,新的兒子。”
“弟子欠他們一世便夠了!”
徐思遠這時笑道:“為師這時方能確認你不僅有了饒血肉,饒思維還真正有了饒感情,走吧,為師帶你回島,從此你便是為師的第三位弟子,在你前面還有兩位師兄,另外為師還有一位道童,你可以當著師姐看待。”
王石點頭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