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1],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2],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3],長江獨至今。
【注釋】
[1]搖落:零落。[2]舊壘:指吳公臺。[3]南朝:指在金陵(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
【賞析】
吳公臺在今江蘇揚州市北,是南朝陳將吳明徹圍攻北齊軍的弩臺。安史之亂起后,詩人被迫南奔至揚州一帶,在一個秋日里登上了吳公臺。
于流落他鄉之際登臨高臺,思鄉是免不了的,而況所見是凄清秋色,所聞是寺中寒磬聲聲,心中鄉愁因而更為濃重。放眼望去,隔岸云白峰青,層層掩映;環顧四周,夕陽殘照,鋪落于古臺之上。當年吳公兵敗被俘后抑郁而終,令人嘆惋,而今國家危如累卵,又怎能不讓人惆悵?榮枯更替中,唯有莽莽長江日復一日,東流至今,見證著人世的滄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