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文學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是中華文明燦爛的長卷中最為絢麗的華章,被奉為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而備受推崇,偉人英雄,歌以詠志;達官巨賈,誦以怡情;志者學人,習之修身。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唐代文學的最高標志,開創了中國詩歌發展的新紀元。唐詩作者眾多,最負盛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詩的題財非常廣泛,有的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是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是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其形式也多樣,古體詩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有絕句和律詩兩種,又各分五言和七言。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近體詩則要求比較嚴。今人讀唐詩,可以感受到其音節的和諧、文字的精練、意境的優美,并為之陶醉不已。
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故名“宋詞”。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巨鉆,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宋代最著名的詞人有蘇東坡、柳永、辛棄疾、李清照等,其中蘇、辛為“豪放派”的代表,其風格雄渾恢弘,視野廣闊;柳和李則為“婉約派”的代表,其風格典雅清婉、曲盡情態。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為兩段,稱雙調;有的分成三段或四段,稱三迭或四迭。詞又有詞牌,如《六州歌頭》、《西江月》、《念奴嬌》等,有的是沿用古代樂府詩題,有的是取詩詞中的幾個字,有的是根據某一歷史典故,還有的則是名家自制。
總之,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豐碑,是熱愛中國文學之人的必讀之物。本書在參考清代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清代朱祖謀編選的《宋詞三百首》和其他多種優秀選本的基礎上,兼顧詩詞發展脈絡及讀者的審美需求,將唐詩、宋詞輯錄成一冊,全面反映了唐詩、宋詞的發展概貌。需要說明的是,因詞萌芽于隋唐之際,成形于晚唐五代,所以本書酌收了唐五代時的佳作名篇,以示其源流變化之所自。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原作,達到對詩詞發展脈絡的整體認識,本書在編排上,吸收了當代和前代的研究成果,基本按體裁分類,以時間為序,另增設了相關輔助性欄目:注釋,對難解的字句進行解釋,掃除閱讀障礙,方便閱讀;賞析,在尊重原文的原則上,將作品的主題思想、創作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及作家的心境和作品的神韻予以解析,使讀者會意怡情,深入體味作品的內涵。所有這些內容,由點及面,或縱向深入,或橫向延展,都以方便讀者理解作品為出發點。盡管本書是一部具有指導意義的圖書,我們仍沒有忽視它的審美要求,精心選配了300余幅與文字內容相契合的圖片,包括人物畫像、山水景物、情境示意圖等,與文字相輔相成,讓讀者在輕松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文化熏陶、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審美情趣。
科學的體例、簡明的文字、精美的圖片、新穎開放的版式設計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為讀者打造一個多彩的閱讀空間,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距離,進入輝煌的文學殿堂,領略唐詩宋詞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和人生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