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讀者您且寬心,無須我賭咒發誓,您也盡可相信,作為本人學識的產兒,我真心希望此書是一個人類能夠想象到的最靚麗、最俊美、最聰慧的孩子。然而誰也無法違背大自然的規律:每一樣事物都只能孕育與之近似的東西。因而以本人貧瘠又疏于耕種的天賦,生出的也只能是一個干癟、枯瘦、任性又滿腦袋匪夷所思、異想天開的兒子。這就如同一個出生在監獄中的孩子,只能在粗糲而悲慘的環境中成長。和煦宜人的場所、秀麗的田野、澄澈的天空、汩汩的清泉和安詳的心靈,都會幫助哪怕是最貧瘠的繆斯,使之變得豐沃,以誕下讓世界充滿奇跡和喜悅的兒女。
一個父親,即使自己的兒子不但樣貌丑陋,而且一無是處,也會被父子深情蒙蔽雙眼,使他不但看不到孩子的缺點,反而認為他既精致又漂亮,還常常向朋友們夸耀他是多么聰明可人。不過,我雖有一顆慈父之心,卻只能說是堂吉訶德的繼父。我不愿隨波逐流,更不愿像其他父親那樣,眼含熱淚地懇求您——無比珍貴的讀者——原諒我這個兒子身上的缺點,或對其視而不見。您與他非親非故,您的靈魂寓于自己的身體,因此享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在自己家里您是主人,正如國王之于貿易稅。您也知道,人們常說:有自己的斗篷遮擋,殺國王都是小事一樁。所有這些理由都說明,您沒有義務必須尊重本書,也無須受任何禮節約束。關于本書,各位盡可暢所欲言,不必擔心因為對其有所針砭而受到責備,當然也不會因為對其褒獎有加而受到獎勵。
筆者誠愿舍棄冗余的前言,將這部作品干凈利落地呈現給諸君,而不致拖泥帶水,也有意省略掉書籍開篇慣有的沒完沒了、花樣百出的十四行詩、諷刺詩或贊美詩。不瞞您說,雖然寫作這個故事花費不少心力,卻遠不及寫下這篇此刻您正在閱讀的前言那樣力不從心。很多次我提起筆來,又不得不放下,因為實在毫無頭緒。
有一次,我就這樣發著呆,紙攤在面前,筆夾在耳后,胳膊肘支在書桌上,手托臉頰,苦苦思索著該寫點什么。突然一個聰敏而風趣的朋友走進來,見我正冥思苦想,便問起緣由。我也直言相告:正絞盡腦汁為堂吉訶德的故事作序。雖是勉為其難,但對于一位如此高貴的騎士,我實在不愿他的事跡出版時連序言都沒有。
“事實上,我有足夠的理由誠惶誠恐。我沉寂多年,早已被世人遺忘,如今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不但年歲老邁,而且作品又如枯草般干瘦無趣,既無奇思妙想,也無鮮明風格,概念貧乏,學識欠缺,那位名叫‘大眾’的古老立法者看了會作何評論?書側沒有釋義,文末也無注腳,這可是其他任何書籍的必備要素。即便是杜撰的作品或異端邪說,字里行間都隨處可見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其他著名哲學家的名言警句。這些句子會讓讀者肅然起敬,認為該書作者必定是飽讀詩書、學識淵博的雄辯之人。更有甚者,當作者援引《圣經》的時候,人們會說,那一定是圣托馬斯或教會的某位博士再生。作者們往往對這一點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比如上一行還在描繪一位誤入歧途的戀人,下一行就開始了基督教的布道,不管是聽到還是讀到這些,對讀者來講都是一種愉悅和教益。
“然而這一切我的書里都沒有,既沒有什么可以在頁側標注的,也沒有什么值得在文末注釋的,更不知道自己在本書中參考了哪些作者,好效仿其他書籍,將參考書目按照字母表的順序列在小說正文之前,從亞里士多德開始,以色諾芬、索伊洛或宙克西斯結束,盡管最后這兩人,一個專愛罵人,一個只會作畫。
“本書也缺少開篇的十四行詩,尤其是公爵、侯爵、伯爵、主教、貴婦或著名詩人的手筆。雖然我知道,如果去懇求兩三位身居要職的朋友,他們一定會不吝筆墨,而且他們的文采連西班牙最負盛名的詩人們都望塵莫及。
“總之,我的朋友,”我繼續說,“我已經決定,就讓堂吉訶德先生從此埋葬于拉曼查的檔案館,直到有一天有人能為本書補齊上述缺少的裝飾品。我本人苦于才疏學淺,對此實在無能為力。能力欠缺、言辭匱乏也好,天性疏懶也好,總之我不想滿世界去尋找作者,因為有沒有他們的引薦,對故事本身的敘述并無影響。因此,朋友,你此刻所見的我正處于這種猶豫不決的狀態,而剛才這一番話正是充分的理由。”
聽到我這番話,這位朋友不禁撫額大笑,回答說:
“我的上帝啊!老兄,認識你這么久,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弄不明白,現在終于恍然大悟了。我一直以為你在任何事情上都是理性而明智的,然而此刻的你非但不是如此,反而相距甚遠!作為一個成熟而頗具才華的人,你怎么會對如此不值一提且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事情感到憂心忡忡、一籌莫展?你的天賦本應足以克服比它更大的困難。在我看來,這不是因為缺乏技巧,而完全是思維的懶惰和貧乏。要不要證實一下我的話?那么你聽好了,你會看到如何在一眨眼之間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你提到的所有欠缺的東西都完備妥當。這么點小事你就知難而退了?甚至不敢把著名的堂吉訶德的故事公之于世!他可是整個游俠騎士界的明星和典范!”
“說吧,”我聽了他的話,問道,“你打算以什么樣的方式填補我所恐懼的這個空洞,將一團亂麻般的困擾梳理清楚?”
對此他回答說: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書的開篇缺少十四行詩、諷刺詩或贊美詩,這些詩應該是某些重要的上流人士的手筆。這一點其實只要你自己花點工夫寫出來就行了,然后你可以為這些詩句洗禮,隨心所欲地假托他人之名,比如說它們是出自印度祭司王約翰或者特拉比松皇帝之手,據說這兩位都曾是著名的詩人。即便萬一傳言有誤,或者某些賣弄學識的人在背后質疑事情的真偽,對你來說也無關緊要,就算真有人來調查這個謊言,你也不會因為寫了這些詩而被砍手。至于說在書的頁側作旁注,或找一些作者以便在文中引用他們的格言警句,那只需在文中插入幾句你能背誦的名言或者拉丁語經典就足夠了,這些句子甚至現用現找也并不費勁。比如,關于自由和囚禁:
Non bene pro toto libertas venditur auro.(寧保自由一身,不取黃金萬兩。)
“也可以在旁注中援引賀拉斯或其他原創者,比如關于死亡的威力,就找這句話來救場:
Pallida mors aequo pulsat pede pauperum tabernas Regumque turres.(死亡如陰翳,踩皇宮、摧茅舍,一視同仁。)
“如果是關于上帝要求給予敵人友誼和愛,你就立刻拿出《圣經》,照本宣科,直接引用上帝本人的格言:
Ego autem dico vobis: diligite inimicos vestros.(但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
“如果提到居心不良,可以向《福音書》求救:
De corde exeunt cogitations malae.(因為由心發出來的是惡念。)
“若要形容友誼的變化無常,加圖那里就有現成的,可以把他的對句詩借你一用:
Donec eris felix, multos numerabis amicos. Tempora si fuerint nubile, solus eris.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通過這些拉丁文和其他類似的句子,至少讀者會將你視為語法大師,而在今天來講,成為一名語法大師可是件既榮耀又有利可圖的事。如果非要在文末加上腳注,你盡可放心大膽地這樣做:如果在書里提到了某個巨人,你就說是巨人歌利亞斯,憑這一點,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一個長篇大論的注釋。比如你可以寫:‘據《列王紀》記載,巨人歌利亞斯,又名歌利亞特,是非利士人,被牧羊人大衛用一塊巨石殺死在以拉山谷。’然后你再寫上這是在哪一章里提到的。還有,為了顯示自己在人類文字學和宇宙志學方面的淵博,你可以在故事中提到塔霍河,這樣就產生了另一段著名的釋義:‘塔霍河以一位西班牙國王的名字命名,它的源頭在某處,流經著名城市里斯本的城墻腳下,最后流入大西洋。據傳河里的沙子都是金沙。’諸如此類。
“如果你提到了強盜,我可以給你講講卡科斯的故事,這個故事我簡直倒背如流;如果涉及妓女的話題,我們還有蒙多涅多主教,他會把拉米亞、拉伊達和弗洛拉借給你,關于她們的注解會讓人們對你仰慕有加;說到殘忍,奧維德會把美狄亞借給你;如果提到巫師和巫術,荷馬有卡里奧索,而維吉爾有喀爾克;提到英勇的將領,尤利烏斯·愷撒本人的《高盧戰記》就可為你所用,而普盧塔爾克也可以為你提供無數個亞歷山大。如果說到愛情,你所僅知的那兩盎司托斯卡納語中就會遇到萊昂·埃布雷奧,他的金句取之不盡。如果你不想援引外國的著作,咱們自己就有豐塞卡的《上帝之愛》,里面包含著你或任何異想天開的人在這個主題上所能想到的所有問題的答案。
“總而言之,你只需要盡量提到這些名字就夠了,甚至你只要在故事中提及我剛才說的這些主題,加旁注和腳注的事就交給我吧!我發誓會把你的頁側填滿,再在書末加上洋洋灑灑四頁的腳注。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其他作者所列的參考書目,這也是你的作品所缺少的。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要做的不過是找一本列舉了所有作者的名錄,從A到Z,就像你說的那樣。你就在書里把這名錄依樣照抄一份,盡管是顯而易見的作弊,因為你幾乎用不到他們,但也無關緊要,或許真有人會以為你在這個簡單明了的故事中參考了他們所有人。雖說這份長長的作者名錄實際上一無用處,至少能讓本書顯得權威。此外,沒有誰會真的調查你究竟有沒有參考他們,犯不上操這份心。
“其實,我突然意識到,剛才提到的這些東西,你這本書里根本用不上,因為整個故事不過是對于騎士小說的反諷。而對于騎士小說,亞里士多德一無所知,圣巴西里奧從未留下只言片語,西塞羅也無緣一見。就騎士小說那些神乎其神的胡言亂語來講,不管是事實的嚴謹還是星象的科學都可以忽略不計。在這些書里,幾何測量學無足輕重,雄辯術對于情節的邏輯也毫無意義。也不必要求騎士小說有訓誡作用,因為把人與神混為一談,本來就是任何一個具有基督教知識的人都不會犯的錯誤。在寫作時只需利用模仿的手法,因為模仿得越完美,寫出的東西就越好。
“既然你這本書唯一的目的就是打破騎士小說在世界上、在平民大眾中的權威和光環,那就沒有理由到處去乞討哲學家的警句、《圣經》中的說教、詩人的寓言、修辭學的贊美或圣人的奇跡,只需要使用有意義的、端莊和恰當的詞匯,以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述你所稱頌的理念,傳達正直、理性的思想,在所有可能的方面力所能及地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圖,讓人們明白你的觀念,既不故弄玄虛,也不含蓄隱晦。還要盡量做到,讀者在讀這個故事時,沉默憂郁的人會忍俊不禁,生性樂觀的人會開懷大笑,頭腦簡單的人不感到乏味,學識淵博的人也拍案叫絕,嚴肅的人視若珍寶,審慎的人贊不絕口。總之,騎士小說被無數人厭棄,卻被更多人贊美,所以你應該把著力點放在瓦解騎士小說中毫無根基的情節上,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我默默地聽著這番高論,他的道理正合我意,所以根本無須討論,我就對此表示贊賞,并決定以此作為前言。親愛的讀者,通過這個前言您會發現,我的朋友是如此明智,而我又是如此幸運,收到雪中送炭的忠告解了燃眉之急。您也可以如釋重負,因為發現著名的堂吉訶德·德·拉曼查的故事原來是如此簡單明了、直截了當。在蒙帖爾曠野地區所有居民的記憶中,他是自古以來這一帶所出現過的最忠貞的戀人、最勇敢的騎士。讓你們得以認識如此高貴、可敬的騎士,我不想自夸說這是一份多大的人情,但希望您會因為認識他的持盾侍從、著名的桑丘·潘薩而感謝我。竊以為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被廣為傳頌卻毫無意義的騎士小說中這一類侍從身上全部的風趣。謹此,愿上帝賦予您健康,也愿上帝不要忘記我。后會有期。
塞萬提斯在發表《堂吉訶德》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伽拉苔阿》發表于1585年,其間二十年未發表任何作品。
托馬斯·阿奎那(約1225—1274),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哲學家、神學家。
色諾芬(前440年左右—前355),古希臘歷史學家、思想家。
索伊洛(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批評家。
宙克西斯,約活動于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畫師。
祭司王約翰,傳說在東方穆斯林和異教徒的地域中,存在由一名基督教(宗主教)的祭司兼皇帝所統治的神秘國度。
特拉比松帝國創立于1204年4月,是從拜占庭帝國分裂出的三個帝國之一。
出自《伊索寓言》。
昆圖斯·賀拉斯·弗拉庫斯(前65—前8),羅馬著名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古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自賀拉斯《頌歌集》。
見《圣經·馬太福音》5:44。
見《圣經·馬太福音》5:19。
馬爾庫斯·波爾基烏斯·加圖(前234—前149),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政治家、演說家,也是羅馬歷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拉丁語散文作家。
此處為作者筆誤,這兩句出自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哀歌》。
《列王紀》是《希伯來圣經》的一部分,原文用希伯來語書寫,約在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期間完成。
卡科斯,希臘神話中會噴火的盜賊。
即安東尼奧·德·格瓦拉教士(1480—1545),西班牙宮廷布道士、作家,其作品《書信集》中提到了三個女人,其中,拉米亞是馬其頓國王德米特里一世的情婦,弗洛拉是羅馬將領龐培的情婦。
美狄亞,奧維德作品《變形記》中的人物。
卡里奧索,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人物。
喀爾克,維吉爾作品《埃涅阿斯紀》中的人物。
普盧塔爾克(約46—119),羅馬帝國時期的作家、歷史學家。
托斯卡納語指意大利語。
萊昂·埃布雷奧(1470—1521),其作品《愛情對話》用托斯卡納語寫成。
豐塞卡(1550—1621),西班牙作家。
影射洛佩·德·維加,在其作品《朝圣者》中按字母表順序列舉了155位參考書目作者,《伊西德羅》中列舉了267位。
圣巴西里奧(329—379),希臘東正教主教。
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前106—前43),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法學家和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圣巴西里奧和西塞羅都是維加在《伊西德羅》中引用的書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