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一江天,
潁州是故園。
父母工作后,
落戶在淮南。
一九五七年,
降生臨人間。
三歲未成人,
舉家淮北遷。
初居三堤口,
后又棲東山。
小學二年半,
復又城里搬。
一九六六年,
文革風云卷。
休學回故里,
家鄉私塾念。
兩載賦悠閑,
務農在田間。
少兒不更事,
小童最貪玩。
田野小河畔,
猶是娛樂園。
割草牧羊時,
戲水捉河鮮。
夜晚明月懸,
麥場聽書弦。
老少各所取,
苦樂不覺寒。
匆匆兩年半,
生活無慮天。
突報家信到,
通知返校園。
結束農家樂,
多有心不甘。
回城續學業,
了卻父母愿。
局小復局中,
苦讀近五年。
高中轉校園,
環境重改變。
就讀市一中,
苦熬兩暑寒。
一九七五年,
畢業近眼前。
廣闊天地里,
二度見農田。
接受再教育,
知青多苦怨。
食不能果腹,
衣不御寒單。
拼死拼活干,
只為多表現。
城里招工時,
大隊先推薦。
干過突擊隊,
進過民兵連。
午收秋種時,
舍命搶爭先。
由于肯苦干,
連年做模范。
基層受贊譽,
招工機遇寬。
一九七七年,
天公降機緣。
省城招工人,
單位設計院。
自茲揮手去,
重寫新生篇。
豈知剛出海,
又落苦涯邊。
培訓分配后,
方知干鉆探。
日日宿野外,
工資十八元。
離家數百里,
酷暑霜雪寒。
野外作業時,
常常淚洗面。
命運凄楚連,
何日見云天。
夜晚月高懸,
發誓把命轉。
茅屋油燈下,
苦讀書萬卷。
日復一日去,
年又復一年。
終于天開眼,
不負苦心愿。
四川天府國,
成都地質院。
帶薪修學業,
從此命運變。
畢業返單位,
技術做骨干。
工作環境變,
學習干勁添。
日日苦讀書,
夜夜筆不閑。
文章古詩篇,
常常付筆端。
苦心天不負,
終于了宏愿。
文化廳招員,
調入文干院。
先在辦公室,
后又做教員。
一干四年半,
春風雨露軒。
歲在八三年,
機遇又再現。
安徽青年報,
學習做采編。
師從名家門,
所學業務換。
身雖在省會,
常常把家戀。
恰逢一良機,
設立記者站。
老師一舉薦,
站長不二選。
一紙文件下,
走馬家鄉還。
入住團市委,
配合做宣傳。
人勤手不懶,
文章發連連。
幫忙不添亂,
領導常夸贊。
駐站近十載,
人已到中年。
團口有俗成,
適齡宜離轉。
合該運濟圓,
法制報招選。
同是記者站,
工作性質變。
配合政法委,
普法做宣傳。
公檢法司民,
游刃在其間。
雖說駐淮北,
兼管皖北片。
地域面積廣,
業務范圍寬。
二十余年間,
自覺無悔怨。
時時守法紀,
年年皆率先。
半生簡介完,
以偏難概全。
淡然猶自在,
無悔笑當前。
附錄
感五言自傳
半世風雨艱,
人生苦亦短。
我賦五言傳,
閱后一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