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史家相對而言比較平靜,他們誰也沒支持,作出一副誰坐在龍椅上,就忠于誰,勤于王事的模樣,正好誰也不得罪,當然,圣上禪位,新皇登基,帶來的麻煩不只是這個,畢竟,大臣們除了站隊之外,也得上賀表,上賀儀,禮物的選擇也很麻煩,輕了讓新皇覺得你目無君上,重了讓太上皇覺得人走茶涼。史鴻他們還算好一點,若是一些原本出身不算高的官員,還得更拿捏著,萬一禮物太貴重了,還得擔心上頭懷疑自己貪墨。
不管怎么樣,老圣人退居壽康宮已經是定局,八皇子順利登基,不過鑒于根基未穩,羽翼未豐,依舊擺出一副為太上皇馬首是瞻的姿態,有想要逢迎拍馬的臣子建議如今就開始挑選決定新年號的,直接被圣上駁斥了一番。
太上皇退位之前的舉動,一方面是敲打一下不安分的兒子大臣,另一方面也是為新皇留下施恩的余地。誠然,太上皇原本對自己的八皇子一向平平,不過,他既然選中了八皇子為皇帝,自然也是相信八皇子能做一個好皇帝的。作為天子,很多時候個人好惡并不重要,要不然,禮法上也就不會有立嫡立長立賢的說法,有皇帝倒是想要立愛呢,不過后果多半不是那么美妙。就像太上皇寵愛甄貴妃所生的兒子,可是十二皇子年紀畢竟小,而且從小到大并未有過挫折,且急躁冒進,并非好人選。因此,太上皇愿意寵著十二皇子,讓他做個富貴閑王,卻不愿意讓他卷進皇位爭奪之中。
八皇子性子隱忍堅韌,他若是蠢,皇位也不會落到他頭上,因此自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登基之后,安撫了一下兄弟還有前朝重臣,兄弟們再次變成了親王,雖說心里多半有些不對勁,不過明面上還是得山呼萬歲,說些皇上圣明之類的話。背地里面難免要抱怨幾句老圣人實在偏心之類的話,卻沒有想到,在之前,他們大多覺得老圣人會偏向自己的。
前朝的事情,圣上暫時多半還得看老圣人的意思,但是后宮的事情圣上大半都能自己做主了,王妃變成了皇后,側妃被封了妃,原本的庶妃侍妾也各自得了冊封,問題是老圣人的后宮。老圣人元后早已過世,也就是故去的義忠親王的生母,后來倒也有過繼后,不過是當時的寵妃,油盡燈枯之前給了個安慰獎,剛剛冊封,舉行了大典,三天之后便去世了,后來老圣人便沒有再立后的意思。
當今圣上的生母云妃年輕的時候也受寵過一陣子,不過后來色衰愛弛,老圣人即便顧念舊情,一個月也就頂多見一兩次圣顏罷了,圣上當年不出頭,也是因為生母在后宮不得勢,幫不了多少忙的緣故,如今圣上是皇帝了,生母自然也要冊封,因此便直接從一個不受寵的妃子,一躍變成了太上皇后,搬進了慈寧宮。老圣人的其余的妃嬪各自也變成了太妃太嬪,不過,相比較以前妃嬪都能作為一宮主位來說,如今她們也就只能跟自己的老對頭擠擠了。哪怕圣上對甄貴妃很是膩味,但是太上皇喜歡,圣上也只能將其冊封為貴太妃,為了討好太上皇,甚至將慈安宮給了貴太妃,的確這一個舉措讓太上皇很是滿意。
禪位大典對史鴻這樣的人來說,大概最大的意義就是能多放三天假,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不過,國子監其他人難免有些人心浮動。新皇登基,一般都會加開恩科,鄉試會試都有,一些貢生已經連夜收拾了東西,等到消息確切了,就回鄉參加鄉試,當然,如果能得到國子監的推薦名額,自然也能留在順天府參加會試,但是總共加起來也就幾個名額,要先考一場,除非有絕對的信心,或者是有絕對的關系,他們才會留下來考試,要不,等到國子監這邊名單出來,發現自己不在名額里面,再回去,很有可能就來不及了。
林微他們也在討論要不要參加這次恩科,林微和楊時都有些躍躍欲試,李約也在猶豫中,只有史鴻早就做了決定,他現在年紀還小,而且,盡管之前也聽錢老夫子說過,他若是參加鄉試,十有七八是能中的,只是,在國子監上了這么長時間課,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與其現在跑過去考試,不如再學個兩三年,覺得十拿九穩之后再說。
李約倒是很想參加,不過卻被李守中給駁回了,說句老實話,跟李約的父親李守一相比,李約對自己這個伯父更加信服,誰讓李守一在他記事后不久就外放了,也只有回京述職的時候才能相處個幾天,而李守中在他之前的生命里卻是一直扮演了父親的角色,因此,在他跟李守中說起恩科的事情時,李守中卻是斷然駁回:“你如今才到國子監半年,學問尚未純熟,就想要好高騖遠,能正經在國子監念書的,哪個不是一時俊杰,他們尚且腳踏實地,你一個后學末進,倒是自高自大起來了!”
李守中的話說得毫不留情,李約對伯父的看法還是很在意的,不免覺得羞愧,終于打消了主意。
楊時和林微在知道之后,也猶豫不定起來,林微性子急躁一些,琢磨了半天,方才咬著牙說道:“我也就是下場試試,能中自然好,不能中,就當多個教訓罷了!”
史鴻搖搖頭,說道:“那你就要好好準備了,鄉試和會試總共九天呢!”如今卻不是考試的好時機,說是恩科,這會兒已經快要入深秋了,等到上面下了旨,下面再各方面通知準備一番,真正開考的時候,只怕都入冬一段時候了,偏偏鄉試和會試算是大考了,為了防止夾帶作弊,都得穿單衣,連夾衣都不行,冷成那個樣子,雖說為了體現皇恩浩蕩,考場里面肯定會安排炭盆之類的東西取暖,即便這樣,只怕也很影響考試狀態。不過,這種事情其實也是難免的,就算是正常的春闈秋闈,每次也都有熬不下去,半途暈倒甚至得病的,因為不到考試結束,不許離開,一些患病的人甚至會死在考場里面,這也不算稀奇。可以說,這會兒的科舉考試,除了考才學之外,還要看身體狀況,還有運氣。
林微也沒想這么多,他大概以為史鴻的意思是讓他好好復習,因此點了點頭,笑嘻嘻地說道:“不管中不中,回頭還是能回國子監的嘛,反正也沒什么損失,不是嘛!”
楊時琢磨了半天,還是決定不去了,他想著自己的文章比起李約史鴻來,還差點味道,他們兩個都不去,自己去了,只怕也中不了,回頭難免要被人笑話。